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杰

作品数:15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死亡教育
  • 5篇教育
  • 4篇护理
  • 3篇社区老年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心理
  • 2篇知信行
  • 2篇签约
  • 2篇临终
  • 2篇慢性病
  • 2篇护士
  • 2篇安宁疗护
  • 1篇心理感受
  • 1篇心理体验
  • 1篇需求为导向
  • 1篇叙事
  • 1篇学士
  • 1篇医学生
  • 1篇用药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西城区...
  • 3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14篇许丽杰
  • 10篇岳鹏
  • 4篇王凌云
  • 3篇周宇彤
  • 1篇陈亚红
  • 1篇赵晓维
  • 1篇马鹏涛
  • 1篇洪雪
  • 1篇吴静
  • 1篇秦苑
  • 1篇蔡卫新
  • 1篇袁媛
  • 1篇张冉
  • 1篇欧小红
  • 1篇高丽
  • 1篇徐海红
  • 1篇李海燕

传媒

  • 3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国医学伦理...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签约护士叙事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了解社区签约护士在运用叙事护理方法为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自身护理体验、个人成长收获及职业发展需求,为社区进一步推广叙事护理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市2所开展签约服务工作,且由护士对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开展叙事护理后,社区签约护士在工作体验和感受方面提炼出工作成就感增强、职业价值感凸显、叙事护理模式认同感提升、护患关系亲密感增加4个主题;在个人成长收获方面提炼出学会尊重、懂得理解、关爱彼此、自我赋能4个主题;在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方面提炼出希望人员配置更合理、渴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期望更大的护理交流平台3个主题。结论通过叙事护理在签约患者中的实施,社区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自我价值感明显提升。相关机构应给予护士更多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护士专业能力,为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许丽杰岳鹏
关键词:护理体验社区保健护理
护理本科生基础护理学临床见习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6
2016年
该文针对护理本科生基础护理学临床见习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集中见习课时、制作临床见习手册、实施"一对一"带教、配备专职教师及时解决见习中的问题等对策。实施后学生临床见习评价得分为(4.53±0.59)分,实施前为(3.99±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9,P<0.001)。但是见习中仍有问题需要解决,如见习和期末复习有时间冲突,有些科室基础护理操作项目较少,今后在见习时间安排和科室安排上应继续完善,以保证见习质量。
许丽杰岳鹏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医学生“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基于医学生的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初步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以“围死亡期”为时间框架,课程主线贯穿理论内容及实践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带领医学生直面生死真实场景,提高照护理念和产生照护行动。结果:课程内容包括“生命与关怀”和“死亡与告别”两大理论授课主题及“生命之旅”“照护力量”“自我关怀”“死亡之思”“告别之日”五大实践授课主题。课程初步实践效果好,多方相关利益人群给予课程高度评价。结论:该课程设计合理,实施方案明确、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生死问题在思想上的自知和照护行动上的自觉,可推广性强,能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岳鹏许丽杰高丽徐海红王凌云郭巧红顾思愉唐倩倩李朝煜肖瑶阚吟诗
关键词:医学生生命关怀死亡教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
“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在社区老年人中的实施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德胜社区120名老年人,按照"四阶梯"死亡教育模式,分批次开展系列死亡教育宣讲活动,统计入选对象活动参与度与满意度,运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评估教育前后死亡态度变化,运用死亡处理态度量表评估教育前及教育1年后死亡应对能力变化。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对该活动参与度为100%,满意度为98.3%。接受教育1年后,社区老年人总体和养老院老年人死亡态度在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2个维度得分较教育前显著降低;居民区老年人在趋近接受死亡维度得分较教育前显著升高。教育1年后社区老年人死亡应对能力及其中的生命省察能力和濒死处理能力较教育前显著提升。研究提示,普及性递进式"四阶梯"死亡教育有利于社区老年人死亡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并提升死亡应对能力;建议社区层面及时为社会民众特别是老年人进行死亡教育补课。
张帆白玉蓉许丽杰岳鹏周宇彤杨洁苏曼王凌云
关键词:老年人死亡教育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决策冲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决策冲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满足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决策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3—5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15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冲突量表、决策参与期望量表、决策准备度量表以及事件影响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50份,剔除答案呈现明显规律的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144/150)。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决策冲突量表总分为(34.95±9.9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的决策准备度及事件影响情况是其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的决策冲突,医护人员应对其决策准备度及事件影响情况予以关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决策干预措施,减少家属决策冲突,以促进医疗决策过程的顺利进行。
李淼战一鸣蔡卫新许丽杰袁媛张冉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护理家属
社区护士关怀能力培养方案的构建
2023年
运用访谈法探索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服务需求及社区护士人文关怀的学习需求,在需求分析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社区护士关怀能力培养方案,并通过两轮焦点专家小组访谈逐步修订培养方案。结果表明,社区护士关怀能力培养方案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特色的社区护理人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张晓天徐天梦王蒙蒙许丽杰岳鹏
关键词:社区护士关怀能力
北京德胜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知信行的状况调查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药现状,为慢病管理及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知-信-行测评问卷对北京市德胜社区医院前来就诊并符合调查要求的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测评得分较低者,征得本人同意后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对老年患者41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97.6%。问卷调查结果中,用药行为好的患者占61.0%;用药知识评价得分较低,掌握程度好的患者仅占13.8%,其余处于中、差水平。此外,用药知识、用药信念与用药行为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但两者对用药行为的影响不大(R2值分别为0.115和0.051)。结论北京市德胜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及用药行为较好,但是用药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增大用药风险,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许丽杰马鹏涛吴静路俞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知-信-行
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当前我国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缺乏统一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导致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水平未知且推动性差。本文从核心要素、评价指标、评估量表三方面综述国内外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旨在为开展符合中国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居家安宁疗护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阚吟诗岳鹏李朝煜许丽杰王梓丹张珊肖瑶
关键词:居家护理安宁疗护临终关怀
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医护签约服务模式感知的质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者对社区签约医护人员服务模式的感知情况,为今后社区服务模式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符合要求的11名社区医院慢性病患者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患者就诊感受,及对签约模式的认知程度。结果慢性病患者社区就诊时,对签约医护人员的心理感受升华出4条主题,分别是信任、有依靠;省时、省力;关系融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升华提炼出2条患者对社区医护服务模式的期望,分别是扩展服务项目和扩大服务人群。结论社区医护签约服务模式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矛盾,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在今后发展中,也应依据患者的需求不断探索和发展,以便更好地为社区患者服务。
许丽杰王凌云
关键词:慢性病心理感受感知
安宁疗护理念下破解终末期患者参与临床试验困境的建议
2025年
安宁疗护是公认的、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而此类患者参与到人类攻克重大疾病的临床试验的意义和作用也已成为广泛共识。但因疾病终末期受试者在身心和社会情况等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也更加严重和复杂。结合伦理实践经验,对这些看似共性的现象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结合针对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理念,研究提出了贯穿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改进建议,希望能够提高终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参加的临床研究的质量,同时有效保护研究参与者的安全与权益,并使其在参加临床试验或临床相关科学研究过程中得到合适的安宁照护。
洪雪许丽杰李海燕陈亚红
关键词:安宁疗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