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启跃
- 作品数:49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红外光谱的共挤复合薄膜厚度测量及成分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共挤复合薄膜厚度测量及成分识别方法,采用共挤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作为对象,具有快速、无损、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红外光谱信息量丰富。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首先建立共挤复合薄膜...
- 王晓东 倪力伟许启跃叶树亮
- 一种应用于合成反应热分析仪准确性评价的模拟热发生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合成反应热分析仪准确性评价的模拟热发生系统,包括:监控模块,与中央控制器通信,用于下发待模拟的反应参数,采集回传的实验数据,计算可控加热器实际释放的总热量。中央控制器,利用热分析仪的反应器实际温度,...
- 许启跃叶树亮
- 一种半导体控温型合成反应器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温方法
-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反应安全测试及自动化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控温型合成反应器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所述的半导体控温型合成反应器构建系统的动态传热模型;根据所述的合成反应器传热模型...
- 孟航鑫许启跃
- 一种抑制超调的混合油浴装置控温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超调的混合油浴装置控温方法。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当混合油浴装置设定的目标温度升高时,通过反馈控制热回路比例阀打开相应开度,使得油浴温度迅速接近目标温度。其次是在油浴温度与油浴设定的目标温度偏...
- 吕少伟许启跃
- 一种连续流动反应系统热动力学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流动反应系统热动力学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实时改变实验时的流量条件,快速测量样品温度随实验时间的变化曲线,进而转化为反应过程中样品温度变化曲线。利用连续流动系统反应过程机理参数,建立反应过程样...
- 高天浩许启跃
- 融合C80数据的绝热加速量热法热惯量因子修正被引量:5
- 2019年
- 受限于仪器原理,绝热加速量热法数据分析需进行热惯量因子修正。然而,现有的修正方法均违背由反应物比热及炉体温度动态追踪效果变化等引起热惯量因子动态变化的事实,导致动力学参数求取存在偏差。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C80与绝热加速量热数据联用的绝热加速量热热惯量因子修正及动力学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基于Friedman法分析C80数据获取无模型动力学参数,将其代入绝热数据求解反应体系比热容与等效热惯量因子乘积,并在绝热平衡方程中由上述乘积替代恒定热惯量因子及比热实现动力学计算。以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和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两种量热模式联用的热惯量因子修正方法避免了热惯量动态变化对动力学分析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动力学参数。
- 丁炯陈琪许启跃杨遂军叶树亮
-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型差示扫描量热
- 化学反应量热实验数据处理中对损失热流的修正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反应量热实验数据处理中对损失热流的修正方法。本发明针对利用自动反应量热仪获得的化学反应量热实验数据进行后处理,在热力学参数标定过程中,识别和设置了损失热流的修正点,并计算修正点对应的热损基准温差值。同...
- 李冬叶树亮许启跃王宫权
- 基于分布式测温的流动反应量热方法研究
- 2024年
- 目的:面向流动生产过程工艺风险评估和优化的需求,针对其流动反应量热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管式反应系统的热平衡设计了流量调节式和标定式流动反应量热方法,其中流量调节式量热方法依据温度信息和流量信息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通过多组数据线性拟合计算反应焓;标定式量热方法通过标定管路的等效总传热系数,结合热平衡等式计算反应焓。依据测量原理搭建了流动反应实验平台,利用管路不同位置分布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实验数据。结果:以丙二酸二乙酯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为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分段步长条件下,两种流动反应量热方法反应焓计算结果与文献参考值范围值中位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33%。结论:两种量热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流量调节式量热方法实验效率更高,实验过程更安全,标定式量热方法计算结果稳定性更好。
- 沈阳许启跃叶树亮
- 关键词:连续流热分析温度分布
- 一种锂电池热参数在线监测方法及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热参数在线监测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建立电池的一维传热模型,利用运行中实测的电池表面温度变化反演求解有限元模型,实现锂电池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平均温度及产热功率P的联合监测。同时,本发明仅需在电...
- 徐林耿悦屈俊夫许启跃
- 一种高精度音圈电机位置控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音圈电机位置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基于音圈电机的工作原理,根据电平衡方程和力平衡方程对音圈电机建立数学模型,由音圈电机的各项参数得到其传递函数。根据此传递函数,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根据音圈电机控制系统...
- 韩强许启跃叶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