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燕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耐药
  • 3篇单胞菌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耐药率
  • 3篇假单胞菌
  • 2篇耐药性
  • 2篇杆菌
  • 1篇蛋白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生化鉴定
  • 1篇嗜血杆菌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耐药
  • 1篇葡萄球菌
  • 1篇青霉烯
  • 1篇球菌
  • 1篇外排泵
  • 1篇卫星

机构

  • 6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卢赞
  • 6篇赵红燕
  • 3篇伏改芬
  • 2篇任宝军
  • 2篇胡大春
  • 2篇刘德华
  • 1篇尹利民
  • 1篇杨旭
  • 1篇钱净
  • 1篇王霞
  • 1篇宋贵波

传媒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5~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该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分布及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 9年共分离出964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713株为多重耐药菌。2005~2008年分离量较少,分别为30株、26株、22株、19株。2009年和2010年开始增多,分别为65株和50株,2011年开始检出率剧增,2011~2013年分别为157株、229株、366株。9年中分离率最高的前三位科室为ICU、神经外科和呼吸科,标本来源始终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分泌物标本其次,近几年来血液、尿液及引流液等标本检出率有所增加。13种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部分药物耐药率有一定下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易引起院内感染且不易清除,在重症患者集中科室高发,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致病类型,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配合控感部门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爆发。
卢赞胡大春刘德华任宝军伏改芬赵红燕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昆明某院2005~2013年葡萄球菌种类分布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该院葡萄球菌种类分布特征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检出的葡萄球菌的种类组成及耐甲氧西林菌株情况。结果 9年共分离到葡萄球菌3 561株,由21个种及亚种组成,另有13株未鉴定到种。2005~2013年菌种组成呈递增趋势,2005年由5种组成,至2013年达到12种。各年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检出率自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从2010年的76.3%降至2013年的25.6%。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平均检出率较高,在70.0%左右保持稳定,各年有波动性变化。结论该院葡萄球菌菌种分布逐年复杂,提示条件致病葡萄球菌引起感染的机会增多,耐甲西林菌株检出率较高,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
卢赞尹利民刘德华胡大春钱净伏改芬王霞赵红燕
关键词: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
昆明地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10种膜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 掌握昆明地区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膜蛋白表达的分子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外排泵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昆明地区四所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8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使用SYBR-PCR法定量检测10种膜蛋白编码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RE),包括mexA,B,C,D,E,F,X,Y及oprD,M。根据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CFP)、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耐药表型组合将菌株分为5组,包括全敏感组(Ⅰ组),全耐药组(Ⅱ组),IPM,MEM耐药、CAZ及CFP敏感组(Ⅲ组),IPM耐药、MEM非耐药(敏感或中介)组(Ⅳ组)和IPM,MEM耐药、CAZ和CFP非耐药组(Ⅴ组),分析不同耐药表型组间各膜蛋白编码基因的RE中位数情况。结果 共收集108株铜绿假单胞菌,Ⅰ组24株作为对照,84株为碳青霉烯耐药组,包括Ⅱ组32株,Ⅲ组22株,Ⅳ组13株和Ⅴ组17株。耐药组mexD,mexE,mexF,mexX和mexY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09.5~661.0,均P<0.05);mexA,mexB,mexC,oprD,opr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67.0~1 004.5,均P>0.05)。各膜蛋白编码基因RE在不同医院来源菌株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914~7.407,均P>0.05)。四组不同表型中,mexA和oprM RE在各组无规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_(mexA)=95.0~264.0,U_(oprM)=143.0~331.0);各组mexC RE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4.0~344.5,均P>0.05);mexE和mexY RE均高于对照组(U_(mexE)=48.0~230.0,U_(maxY)=83.0~184.0),mexB在Ⅳ组中低于对照组(U=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xD和mexF表现一致,在Ⅲ,Ⅳ,Ⅴ组表达高于对照组(U_(mexD)=34.0~102.0,U_(mexF)=65.0~113.0),mexX在Ⅱ,Ⅳ,Ⅴ组表达高于对照组(U=164.0,58.0,111.0),oprD仅在Ⅲ组表达低于对照组(U=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rD在Ⅱ,Ⅳ,Ⅴ组中表达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81.0,102.0,144.0,均P>0.05)。结论 mexCD,mexEF,mexXY是昆明地区CRPA主要外排泵
卢赞赵红燕李春付尹利民任宝军宋贵波杨旭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耐药外排泵膜蛋白
2016~2022年昆明市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及交叉耐药表型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该院七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及耐药表型特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早期经验治疗提供依据,并为后期耐药机制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使用Whonet 5.6软件按年统计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2022年从临床标本分离并报告的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数据,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等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统计并分析上述药物不同耐药性组合下其它抗生素耐药性情况。结果七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920株,其中多黏菌素耐药率最低为1%;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平均耐药率分别为6.4%,8.6%,5.1%;喹诺酮类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相似,在10%~20%之间;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未显示出更优秀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21.3%和18.4%。各主要抗生素耐药率在七年间存在波动,多数自2017年上升,至2018年达峰值后回落,2020年后趋于平稳并与国内平均水平一致;亚胺培南敏感株1393株,该部分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6.2%;美罗培南敏感株1451株,该部分亚胺培南敏感率为89%。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共369株,该部分头孢他啶敏感率为33.1%。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种类越多,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率越低。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总体较好,应坚持严格的抗生素使用管理。氨基糖苷类可作为经验治疗首选药物,喹诺酮类次之,碳青霉烯类和头孢他啶亦为备选。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呈多样性,碳青霉烯耐药株可由不同机制分别或共同介导。
卢赞赵红燕李春付李代碧贺洋尹利民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交叉耐药耐药表型
1918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918株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2022年分离的191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临床分布特征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91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1555株,81.1%),其次是尿液(131株,6.8%)和分泌物(75株,3.9%);科室分离率前三位分别为呼吸内科(758株,39.6%)、重症医学科(322株,16.9%)、老年病科(230株,12%);平均耐药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20.9%),其次是氨曲南(19.5%)和美罗培南(18%),最低的是多粘菌素B(1%);肝胆胰科和重症医学科耐药率相对其他科室较高,呼吸内科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易感染呼吸道,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是主要检出科室,不同科室间耐药率不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科室耐药性监测和感染防控,减低耐药菌的流行。
赵红燕卢赞李代碧李春付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VITEK 2 compactNH卡鉴定卫星试验阳性菌株的性能观察
2020年
目的:根据因子需求对卫星试验阳性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及NH卡进行生化鉴定,观察NH卡鉴定结果与初步鉴定结果差异情况,为临床实验室提高嗜血杆菌鉴定准确性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回顾分析471株卫星试验阳性的细菌其卫星特征和VITEK2 compactNH卡鉴定详细情况。结果:①以卫星试验因子需求特征初步鉴别的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为基础,相应菌株NH卡鉴定一致率分别为80.5%、80.9%、0%、18.9%。②所有菌株经NH卡鉴定,80.7%的菌株获得唯一可接受结果(鉴定值>80%),19.3%的菌株鉴定值(id%)低于80%,备选条目id%之和均大于80%,所有条目分布于10种菌,均为嗜血杆菌属和近亲细菌。③NH卡严重忽略细菌溶血特征而使具有溶血能力的嗜血杆菌鉴定时出现%id大于80%,但实际不符合的结果。结论:①部分与嗜血杆菌亲缘关系较近的苛养菌会出现卫星试验阳性,不能仅根据因子需求特征鉴定嗜血杆菌,种的鉴定必须采用系统鉴定方法。②与嗜血杆菌近亲的苛养菌干扰NH卡的鉴别能力。③所有的NH卡鉴定结果均需结合细菌溶血特征进行判断或修正。
卢赞尹利民李代碧许婷赵红燕伏改芬
关键词:嗜血杆菌卫星试验生化鉴定苛养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