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复方芪蛭通脉滴丸的成型工艺
- 2025年
- 目的:优化复方芪蛭通脉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复方芪蛭通脉滴丸成型工艺的关键因素,以优选出的关键因素(药物与基质配比、滴速、滴距、滴制温度)为自变量,以外观评分、重量差异、溶散时限为因变量,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复方芪蛭通脉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建立复方芪蛭通脉滴丸成型工艺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优选出的复方芪蛭通脉滴丸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配比1∶3,滴速32滴/min,滴距11 cm,滴制温度65℃。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复方芪蛭通脉滴丸的生产提供指导。
- 张海波刘秋艳金燕飞段佩利
- 正交实验优化谷青通窍颗粒提取工艺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确定谷青通窍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干膏率及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对谷青通窍颗粒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指标性成分黄芩苷含量高,可用于谷青通窍颗粒的制备。
- 刘秋艳孙玉信金燕飞金燕飞
- 关键词:黄芩苷
- 响应面法优化骨瘤康颗粒提取工艺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骨瘤康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芍药苷含量与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骨瘤康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出的最佳水提工艺为煎煮时间102.44 min,加12倍量水,煎煮3次,综合评分104.389。结论得出的骨瘤康颗粒最佳水提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制剂生产。
- 刘秋艳段佩利张海波金燕飞
- 关键词:芍药苷
- 国槐槐枝及槐叶中芦丁含量比较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为获得优质药材,充分利用槐枝和槐叶,扩大芦丁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槐花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槐枝不同部位及槐叶中芦丁的含量。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槐枝,嫩枝中芦丁含量最高;槐枝的不同部位中,枝皮的含量最高,木质部中也含有芦丁;不同植株槐叶中芦丁含量不同。结论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生长年限槐枝、槐枝不同部位以及槐叶中芦丁含量的差异,为获得优质药材和芦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 熊维政金燕飞姜家书石磊张春霞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
- 骨瘤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建立骨瘤康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骨瘤康颗粒中的熟地黄、白芍、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瘤康颗粒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熟地黄、白芍、川芎的薄层色谱鉴别主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良好,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芍药苷在20~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96.74%,RSD为1.48%(n=6)。结论:所建立的骨瘤康颗粒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以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能够有效对该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 刘秋艳段佩利金燕飞张海波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芍药苷
- 正交实验法优化冬苡消脂颗粒提取工艺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优选冬苡消脂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荷叶碱的含量、干膏率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冬苡消脂颗粒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提取工艺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叶碱含量,岛津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水-三乙胺-冰醋酸(27∶70.6∶1.6∶0.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荷叶碱线性范围为4.28~41.11 mg/L(R^(2)=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8%(RSD=0.80%)。冬苡消脂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出的冬苡消脂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冬苡消脂颗粒的生产制备。
- 刘秋艳张海波段佩利金燕飞张朝辉孙玉信高青
- 关键词:荷叶碱正交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