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心城
  • 1篇中心城区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周边环境
  • 1篇污染情况调查
  • 1篇环境因素
  • 1篇监护
  • 1篇监护病房
  • 1篇公园
  • 1篇杆菌
  • 1篇鲍曼不动杆菌
  • 1篇病房
  • 1篇不动杆菌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公园

机构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作者

  • 2篇唐毅
  • 2篇马晓芸
  • 1篇高强
  • 1篇樊坚
  • 1篇宿飞
  • 1篇曹晖
  • 1篇范明秋
  • 1篇田靓
  • 1篇黄钰亮

传媒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周边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周边环境物体表面的污染情况,分析造成污染的范围和影响因素。方法采样并检测感染患者周边环境物体表面样品中的鲍曼不动杆菌,选出与患者痰液样品耐药谱一致的菌株。结果 41件(14. 2%,41/288)样品检出鲍曼不动杆菌,32件(11. 1%,32/288)样品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与相应患者痰液样品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一致。氧气湿化瓶/呼吸机、被褥和病床扶手是最常见的污染部位。病房内检出率(15. 8%)高于病房外(7. 7%);主要接触者为医护人员、清洁员、患者的检出率依次为5. 4%、12. 5%、23. 6%;表面材质为金属硬质、织物与非金属硬质的检出率依次为3. 8%、11. 7%、14. 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房内不同表面材质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24),病房外不同表面材质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3)。结论非金属硬质物品表面和病房内的织物呈现出较高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应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做好主动监测。
黄钰亮田靓马晓芸唐毅宿飞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
上海市黄浦区公园蜱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因素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蜱类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明晰上海市黄浦区蜱虫的流行种类、优势种,为蜱及蜱传病的综合监测、防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23年1—12月,在黄浦区人民公园采用布旗法2次/月开展游离蜱季节消长调查;2023年5月,在黄浦区所有公园绿地各开展1次游离蜱横断面调查,同时做好现场环境气象因素的记录。结果2023年共进行25次蜱调查,总拖行6810 m,共捕获蜱1019只,经形态学鉴定均为褐黄血蜱(Hae⁃maphysalis flava)。季节消长分析发现蜱总密度呈双峰分布,分别在2023年6月26日及2023年9月21日,蜱密度分别为216.00、67.33只(/布旗·100 m)。草地处监测点蜱总密度较枯叶处监测点低,蜱密度分别为3.11、23.22只(/布旗·100 m)。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蜱总密度与地表测量温度(r_(s)=0.88)、当日低温(r_(s)=0.80)、月均低温(r_(s)=0.79)、当日高温(r_(s)=0.77)、月均高温(r_(s)=0.81)、地表测量相对湿度(r_(s)=0.86)、月降雨日(r_(s)=0.43)、月均日照时间(r_(s)=0.58)、月均风速(r_(s)=0.53)呈正相关;蜱总密度与当日气压呈负相关(r_(s)=-0.65,P<0.05)。黄浦区横断面调查仅在南京东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发现了蜱活动,密度分别为0.05、0.14只(/布旗·100 m)。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城市公园的优势蜱种为褐黄血蜱,蜱密度在6月份最高,枯叶处蜱密度比草地处高,在蜱活跃高峰时期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灭蜱措施。
温和毅金姝青樊坚曹晖唐毅严梦晓马晓芸蔡心怡黄哲徐陈茜茜高强范明秋
关键词:中心城区城市公园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