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修明

作品数:147 被引量:1,962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1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1篇重症
  • 22篇通气
  • 22篇综合征
  • 19篇危重
  • 19篇机械通气
  • 19篇急性呼吸
  • 18篇呼吸窘迫
  • 18篇ICU
  • 17篇窘迫综合征
  • 17篇呼吸窘迫综合...
  • 17篇急性呼吸窘迫
  • 16篇急性呼吸窘迫...
  • 16篇监护
  • 15篇重症监护
  • 14篇重症医学
  • 13篇肾损
  • 13篇急性肾损
  • 12篇病死率
  • 10篇脓毒
  • 9篇住院

机构

  • 1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世纪坛医...
  • 5篇北京地坛医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47篇席修明
  • 28篇姜利
  • 22篇朱波
  • 13篇姜琦
  • 12篇崔颖
  • 10篇张进生
  • 8篇冯江
  • 7篇杜斌
  • 6篇骆辛
  • 6篇杨佳
  • 6篇王辰
  • 6篇李杰
  • 5篇刘大为
  • 5篇张福征
  • 5篇王力红
  • 5篇马朋林
  • 5篇张岩
  • 5篇毛羽
  • 5篇张琪
  • 5篇刘静

传媒

  • 1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医院管理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中华危重病急...
  • 7篇中华重症医学...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5篇中国医院
  • 4篇中华医院管理...
  • 4篇中华医学信息...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医院院长论坛...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17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特征及分析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水平、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24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压力源排序前10位的是工作责任重、风险大,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医疗管理体制问题,人员配备数量不足,各类检查考核频繁,医患关系紧张,物价上涨因素,经常加班超时工作,继续学习压力;认为职业压力中度及以上的占95.2%;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不同单位、科室、专业、职务等对职业压力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结合人口学特征与压力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压力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保持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与组织凝聚力。
王香平花蕾白弘冬王晓燕王明晓贺蓓席修明信彬汤哲赵利杰邢华刘佑琴王卓钱慧欣王建敏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源人口学特征
机械通气患者低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气囊压力情况及低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预计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气管插管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时及每日07:00、15:00、23:00的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以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或死亡为观察终点。根据患者观察期间低气囊压力发生率分为低气囊压力发生率<25%组(低气囊压少组)和低气囊压力发生率>25%组(低气囊压多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引起气囊压力变化的因素如体质指数、气管插管直径、气管插管使用时间、镇静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期间是否外出、翻身次数、吸痰次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引起低气囊压发生较多的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53例患者入选,共测压812次,46.3%的气囊压力不在正常范围内,其中低气囊压力204次(占25.1%)。低气囊压力发生率>25%的患者24例(占45.3%),平均低气囊压力发生7(4,10)次。与低气囊压少组比较,低气囊压多组首次气管插管使用时间明显延长〔h:162(113,225)比118(97,168),Z=-2.034,P=0.042〕,而两组间气管插管直径、气管插管至首次气囊压力测定的时间、ICU住院期间外出例数、镇静和镇痛时间、翻身次数、吸痰次数等可能影响气管插管气囊压力的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影响低气囊压力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28 d脱机成功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低气囊压多组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低气囊压少组〔d:13(8,21)比10(6,18),Z=-2.120,P=0.034〕。结论 非正常范围内的气囊压力在气管插管患者中较为常见,气管插管使用时间�
付优席修明
关键词:气管插管气囊压力机械通气影响因素
超声测量上腔静脉血流评估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胸壁多普勒超声测量上腔静脉流速随呼吸变异度对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并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的重症患者.于30 min内静脉输注林格液500 mL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按扩容前脉压差变异度(PPV)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PPV≥13%)和无反应组(PPV<13%).测量扩容前后同一呼吸周期中上腔静脉流速(A、S、D峰)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其变异度(ΔA、ΔS、ΔD),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上腔静脉流速对容量反应的价值.结果 共27例患者入选,有反应组14例,无反应组13例.有反应组患者扩容后上腔静脉A、S、D峰流速(cm/s)较扩容前明显增快(A峰:34.6±2.2比31.3±2.1,t =-2.493,P=0.027;S峰:39.1±1.3比35.3±2.1,t=-2.564,P=0.024;D峰:28.1±1.2比23.3±1.4,t=-4.995,P=0.000);而扩容后ΔA、ΔS、ΔD无明显变化.ΔA、ΔS、ΔD与PPV呈正相关(r1=0.040,P1=0.854;r2=0.350,P2=0.074;r3=0.749,P3=0.000).S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36[95%可信区间(95%CI)0.11 ~0.52],ΔS的AUC达0.68(95%CI 0.47 ~ 0.89);D峰的AUC 0.41(95%CI 0.19 ~ 0.63),ΔD的AUC高达0.95(95%CI为0.86~ 1.00),说明上腔静脉峰流速随呼吸变异度预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优于单纯峰流速.以ΔS≥20.7%为截点,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61.5%;以ΔD≥12.7%为截点,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92.3%.结论 经胸壁多普勒超声测量上腔静脉峰流速随呼吸变异度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
郭喆何伟侯静李彤周华许媛席修明
关键词:机械通气容量反应性
北京地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病率、临床特征和结局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后,分析危重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基于北京急性肾损伤课题组(BAKIT)数据库,收集2012年3月1日至8月31日北京地区28家三级医院30个ICU连续收治的90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AKI或脓毒症将患者分为无AKI无脓毒症组、有AKI无脓毒症组、无AKI有脓毒症组、有AKI有脓毒症组。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入ICU主要原因、伴随疾病、入ICU 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生理学与实验室指标、ICU住院期间治疗情况、基于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AKI分期,以及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ICU和院内病死率等预后指标。观察终点为出院或院内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CU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CU患者住院期间累积生存情况。结果最终纳入3107例重症患者,其中无AKI无脓毒症组1259例、有AKI无脓毒症组931例、无AKI有脓毒症组264例、有AKI有脓毒症组653例。与其他3组比较,有AKI有脓毒症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平均动脉压(MAP)更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及接受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比例更高(均P<0.01)。3107例患者中有1584例(51.0%)诊断为AKI,且脓毒症患者AKI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脓毒症患者〔71.2%(653/917)比42.5%(931/2190),P<0.01〕。无脓毒症患者中KDIGO 0期人群占比最高(57.5%),脓毒症患者中,KDIGO 3期人群占比最高(32.2%)。在同一KDIGO分期中,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脓毒症患者〔0期:17.8%比3.1%,1期:36.3%比7.4%,2期:42.7%比17.1%,3期:54.6%比28.6%,AKI:46.1%比14.2%,均P<0.01〕。有AKI有脓毒症组患者的ICU病死率(38.7%)和院内病死率(46.1%
高娜王美平姜利朱波席修明
关键词:重症监护急性肾损伤脓毒症病死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与气道炎症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质量浓度与气道炎症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0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了入选对象的血清α1-AT、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并对60例COPD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测。结果COPD患者血清α1-ATI、L-6I、L-8、N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α1-AT质量浓度与NE水平正相关;COPD患者血清α1-AT质量浓度与肺功能残气量/肺总量(RV/TLC)明显负相关。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慢性气道炎症持续存在,血清α1-AT质量浓度与气道炎症程度正相关,与肺气肿程度负相关。
刘羽翔杨汀叶艳平李晓斌陈谨叶寰何耀红李宁席修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Α1-抗胰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肺功能
B超检查对于ICU中肺急性间质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 cardiac pulmonary edema,ACPE)患者进行肺部B超和床旁胸片检查,以了解B超对肺间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ICU中25例ARDS和13例ACPE患者同时行肺B超和床旁胸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析两种疾病在B超检查中彗星尾的分布情况。结果ARDS组B超检查出现彗星尾的比例为92.0%,床旁胸片报告发现间质肺水肿的比例为38.9%(P<0.01);ACPE组出现彗星尾的比例为92.3%,胸片发现肺淤血的比例为38.5%(P<0.01),肺B超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床旁胸片。结论肺B超可用于诊断肺间质疾病并优于床旁胸片。
朱波席修明姜琦姜利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临床应用肺动脉导管对ICU患者死亡率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临床应用肺动脉导管对ICU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eMEDLINE、EMBASE、CochraneDatabase、中国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资料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学术会议论文集和学位论文汇编。收集国内外关于临床应用肺动脉导管对成年ICU患者死亡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11篇相关文献入选。8篇属于高质量文献,其他3篇文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方法学质量缺陷。根据治疗策略不同将所有入选文献分为超高血流动力学目标治疗组和基于医生经验的个体化治疗组。结果显示,临床应用肺动脉导管不能降低两组患者的死亡率(RR0.96,95%CI:0.76,1.21;RR1.02,95%CI:0.96,1.09)。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通过漏斗图观察,存在潜在文献发表偏倚的可能性不大。结论临床应用肺动脉导管并不能改善成年ICU患者的预后,因此肺动脉导管不应该在ICU患者中常规应用。我们期待更多设计良好的RCT进一步评价肺动脉导管在ICU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朱波李志强席修明
关键词:死亡率重症监护病房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评述被引量:35
2013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对于促进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各国的报告体系模式有所不同。借鉴国外报告体系的成功经验,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崔颖席修明张进生冯江
关键词:医疗不良事件
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诊治的创伤性脑损伤病人128例,观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别,分析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128例病人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28例,发生率为21.9%;25例病人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89.3%,共检出病原微生物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革兰阳性菌10株,真菌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使用广谱抗生素、体重指数、淋巴细胞计数、吸烟、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对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有影响(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广谱抗生素、体重指数、气管插管、淋巴细胞计数为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人90d后死亡率(46.4%)高于无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人(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4,P=0.000)。[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比较多见,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使用广谱抗生素、体重指数、气管插管、淋巴细胞计数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需要加强护理管理。
吕妍王妍席修明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广谱抗生素体重指数淋巴细胞计数
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与变迁被引量:5
2023年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的快速下降。AKI的定义与诊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风险、损伤、衰竭、功能丧失和终末期肾病(RIFLE)、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到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标准的变迁。文章将回顾AKI定义与诊断的变迁史,讨论AKI的内涵、AKI诊断的局限性与展望,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AKI。
王岩张锂泰何龙秦英刚朱熠冰叶明席修明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