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华

作品数:52 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房颤
  • 18篇心房
  • 18篇心房颤动
  • 8篇心肌
  • 7篇消融
  • 7篇抗凝
  • 6篇心律
  • 6篇心律失常
  • 6篇华法林
  • 5篇导管
  • 5篇导管消融
  • 5篇心肌梗死
  • 5篇缺血
  • 5篇综合征
  • 5篇抗凝治疗
  • 5篇急性冠脉
  • 5篇急性冠脉综合...
  • 5篇梗死
  • 5篇冠脉
  • 5篇冠脉综合征

机构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1篇何华
  • 24篇马长生
  • 13篇贾平
  • 12篇曾玉杰
  • 12篇韩福生
  • 11篇董建增
  • 10篇韩福生
  • 8篇刘兴鹏
  • 7篇李勇
  • 7篇龙德勇
  • 6篇喻荣辉
  • 6篇史力生
  • 6篇汤日波
  • 5篇马临安
  • 5篇张铭
  • 4篇田颖
  • 4篇崔松
  • 4篇郑斌
  • 4篇刘小慧
  • 3篇康俊萍

传媒

  • 6篇中国医刊
  • 5篇心肺血管病杂...
  • 5篇中国医药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3篇2014年中...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ll-in-the-pocket”治疗方案概述
2008年
何华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心律失常药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 评价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首发AMI患者2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OC组(114例)和对照组(102例).所有病例按照常规方法行PCI.对照组在支架置入后不予其他干预;IPOC组在支架置入再灌注的1 min内,在支架上方血流处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球囊低压(4 kPa)扩张梗死相关动脉30 s,后球囊放气30 s,再扩张(6 kPa)30 s,重复3次.比较2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情况,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峰值,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灌注状况和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结果 对照组术后2hST段完全回落45例(44.1%),术后4hST段完全回落54例(52.9%),术后6hST段完全回落61例(59.8%);IPOC组术后2h ST段完全回落55例(48.2%),术后4hST段完全回落68例(59.6%),术后6hST段完全回落73例(64.0%).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术后2、4、6 hST段回落情况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术后肌酸激酶、CK-MB、c-TnⅠ峰值明显减低[(1 418 ±634)U/L比(2 324±862) U/L、(121±113) mmol/L比(188±147) mmol/L、(17±12) mmol/L比(21±1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22.8% (26/114)比41.2% (42/102),5.3%(6/114)比21.6%(2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肌Blush分级0-1级6例,2级33例,3级63例;IPOC组心肌Blush分级0-1级5例,2级21例,3级88例.与对照组比较,IPOC组心肌Blu
何华董道然李楠朱丹曾玉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后适应缺血再灌注损伤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35岁以下青年ACS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05.01-2010.08在本院就诊的18-35岁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ACS组,选择同期就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非ACS...
何华韩福生贾平刘巍曾玉杰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特征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特征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7例,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分析患者斑块负荷、斑块成分等斑块特征,同时抽血检测血脂各成分水平,并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特征与血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性患者分别为40例和57例;斑块负荷分别为(62.2±8.6)%和(67.3±1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患者,其临界病变累及血管均以左前降支为主(65.0%、68.4%),其次为右冠状动脉(20.0%、24.6%),累及左回旋支者最少(12.5%、7.0%);斑块成分均以纤维成分为主[(55.2±13.1)%、(58.3±10.4)%],其次为纤维脂质成分[(21.2±13.8)%、(24.6±12.5)%],再次为坏死成分[(16.9±8.9)%、(15.4±7.3)%],钙化成分最少[(5.6±4.2)%、(4.9±3.7)%].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的不同特征与各血脂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以纤维成分最多,钙化成分最少,其特征与血脂无相关性.
何华韩福生李勇田雪王喜福曾玉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脂
不同年龄对心房颤动再次消融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消融术后复发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进行再次射频消融并随访,探讨影响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术后复发的房颤患者再次进行射频消融64例,年龄(62±11)岁。其中男性47例,女性17例;阵发性房颤42例,持续性房颤22例。消融采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进行标测,将肺静脉电位隔离、三尖瓣峡部阻滞以及不能诱发房颤作为消融终点。消融术后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若仍存在房性心律失常则做为失败病例。所有病人随访12个月。结果性别、伴随疾病、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首次消融术后复发心律失常频率及持续时间与再次消融预后无关。亚组分析显示,年龄〉70岁或〈40岁人群复发率显著高于40~69岁人群。结论不同年龄段再次消融后的成功率不同,〉70岁或〈40岁患者再次消融后复发率较高。
田颖马长生董建增刘兴鹏龙德勇喻荣辉郑斌李旭平胡福莉汤日波张铭史力生何华陶海龙
关键词:年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复发
新活素治疗国人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新活素用于国人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DHF)的疗效、安全性、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DHF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新活素组,对照组(n=45)给予标准常规治疗,包括扩管、利尿、抗感染、病因治疗;新...
何华贾平韩福生李勇曾玉杰
关键词:新活素
文献传递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应用华法林被引量:11
2008年
何华马长生
关键词:华法林口齿不清抗凝治疗高危患者经济负担房颤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临床实践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越来越多见,但到目前为止少有研究涉及青年AC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本研究通过随访研究探讨35岁以下患者的预后因素.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CS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住院...
何华韩福生贾平张铭崔松马临安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青年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预后评估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威尼斯国际共识——2007解读被引量:13
2007年
何华马长生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心律失常
为什么要从严掌握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适应证?被引量:2
2007年
马长生何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