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 作品数:24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础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0年
- 选择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34例、试验组3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基础护理,试验组患者行基础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5),具有统计学意义。
- 张红高婷婷
- 关键词:基础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头颈部肿瘤放疗
- 胜任力为导向的PBL、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探索
- 2020年
- 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带教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医学生从理论走向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本科室见习,2019年实习的9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名学生,观察组采用基于胜任力为导向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待其实习结束后对其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进行综合测评,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学生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理解力,岗位胜任力进行自评,教师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创新性、临床思维、岗位胜任力测评。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成绩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观察组,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理解力、岗位胜任力自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更自信,教师评价其岗位胜任力、医患沟通能力、创新性、临床思维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见习带教中,基于岗位胜任力的PBL联合CBL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妇产科岗位的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力。
- 张红丁红梅蔡红红陈友国
- 关键词:医学教育岗位胜任力PBLCBL
-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在转移性骨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以及癌症诊疗水平提高后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尸检证明70%~80%的肿瘤均可发生骨转移。目前转移性骨肿瘤已成为影响癌症病人生存质量、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问题。
- 张红苏成海
- 关键词:转移性骨肿瘤继发性肿瘤
- 卵巢癌癌因性疲乏与卵巢功能丧失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与卵巢功能丧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11例卵巢癌幸存者资料。采用癌症疲劳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测量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并评估调查。采用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结果211例卵巢癌幸存者中,206例患者报告有疲乏症状。在初始治疗前仍有月经患者的CFS评分明显高于初始治疗前已经绝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0,P=0.009)。CFS评分在接受治疗后的前2年最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更容易疲乏(P=0.002),而且血红蛋白越低,CFS评分越高(r=-0.156,P=0.023)。CRF与化疗周期数、化疗方案及卵巢癌的病理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CRF在卵巢癌患者中普遍存在,激素水平突然下降会导致CRF发生率升高,说明CRF可能与性激素的缺乏有关。为了改善CRF,可考虑在治疗方案中适当补充激素。
- 蔡红红孙桦婷周金华王娟丁红梅张红陈友国沈芳荣
-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更年期激素补充治疗
-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装置,属于妇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外侧套设有护套,且所述床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呈前后设置,通过设置有激光笔、艾灸盒,在对患者进行关元穴艾灸治疗子宫内...
- 池迟李珉周金华张洁张红刘伟侯文杰
- 输液热敷贴预防PICC送管困难和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输液热敷贴在预防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送管困难和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96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置管前后使用输液热敷贴,比较2组患者送管困难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送管困难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输液热敷贴能够降低PICC送管困难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常娟孙红娟张红
-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
- HPV分型与整合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与整合检测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HPV分型与整合检测的2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行阴道镜下子宫颈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HPV整合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PV整合结果是患者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联合患者HPV分型整合检测结果和年龄建立子宫颈病变的诊断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灵敏度为82.60%,特异度为91.60%。结论:HPV整合状态与子宫颈病变息息相关,HPV分型与整合检测对子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能对HPV阳性患者进行精准分流,可作为阴道镜检测的有效补充,共同评估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展风险。
- 柳欢歌施秀陈友国沈芳荣丁红梅张红周金华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
- 基于16S rDNA测序的子宫颈病变阴道微生态菌群特征与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变化对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外周血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存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的患者55例为病例组,同时期子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16S rDNA测序,采集血液学样本进行免疫细胞因子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阴道微生态菌群分布情况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各组阴道微生物在门、种、属水平上丰度最高的分别为厚壁菌门、乳杆菌、惰性乳杆菌(P<0.05)。通过比较SqrtIVt值发现,对照组短双歧杆菌(0.39)、约氏乳杆菌(0.31)及格氏乳杆菌(0.42)sqrtIVt值高于子宫颈病变组,提示三者可能可以成为子宫颈病变生物标志物。在外周血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方面,白细胞介素-2(IL-2)与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呈负相关,P<0.05。随着子宫颈病变加重,干扰素γ(IFN-γ)、IL-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整体免疫状态的失衡包括外周血免疫因子IFN-γ、IL-2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阴道微生态失调密切相关,从而进一步推动子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短双歧杆菌、约氏乳杆菌及格氏乳杆菌可能在对预防及延缓子宫颈病变上存在保护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
- 孙燕婷杨丽芸程晨晨孟菲刘诗雨王娟丁红梅张红陈友国周金华沈芳荣
-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子宫颈病变免疫细胞因子子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外照射联合^(89)Sr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局部外照射联合氯化锶(89SrCl2)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2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进行局部外照射治疗21例,局部外照射+89Sr内照射治疗21例,所有病例均随访两年。结果:单纯外照射组(单放组)疼痛缓解率为61.9%,缓解时间平均为4.8个月,局部外照射联合89Sr内照射(综合组)疼痛缓解率为95.3%,缓解时间平均为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外照射联合89Sr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止痛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外照射,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 张红
- 关键词:骨转移瘤
- 伴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胸腔肿瘤患者行上肢PICC置管化疗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伴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胸腔肿瘤患者行上肢PICC置管化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需化疗的伴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胸腔肿瘤患者66例,根据静脉治疗小组与责任医师共同分析及患者知情同意自主选择原则,将34例作为观察组,行上肢PICC置管化疗;另32例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下肢开放静脉通路化疗。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治疗期间上腔静脉综合征症状缓解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上腔静脉综合征症状缓解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伴隐匿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胸腔肿瘤患者行上肢PICC置管化疗安全可行,经严密的安全管理,不会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 蔡丽华常娟肖扬张红
- 关键词:胸部肿瘤上腔静脉综合征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