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丽 作品数:8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携带叠氮和氨侧基的脂肪族聚酯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 2008年 Functionalized aliphatic polyesters, especially those with pendent hydroxyl, carboxyl and amino groups, have attracted much resear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perfect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reactivity. Copolymerization of lactide with functionalized cyclic carbonate monomers proved to be an efficient way to functionalize aliphatic polyesters. However, random co-polyesters with pendent amino groups were seldom reported. This article reported a facile way to prepare aliphatic polyesters with random pendant azido and amino groups via Click reaction. 石全 陈学思 胡秀丽 孙静 肖海华 景遐斌关键词:脂肪族聚酯 叠氮 氨基 CLICK反应 环状碳酸酯 高分子药物学的研究进展与期盼 被引量:10 2013年 自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高分子前药的概念以来,伴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高分子药物学"作为高分子科学和材料学、纳米科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分析科学的交叉学科,正在悄然形成.本文综述了近年高分子药物在药物化学、制剂学、药效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概述了高分子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与小分子药物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高分子药物药效学、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难题和瓶颈,特别是高分子药物可能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从"纳米颗粒药"到"单个高分子药"再到"小分子药"的转变,分析了高分子药输送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屏障如毛细血管壁、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壁等,阐述了高分子药物的"生理靶向"和"EPR"效应的竞争,指出了高分子药在靶向输送和逆转耐药方面的优势,强调了发展相关分析方法的必要性,期盼高分子科学家与药物学家进行真诚有效的合作,大力促进我国高分子药物学和高分子药物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胡秀丽 谢志刚 黄宇彬 景遐斌多臂聚乳酸对线型聚乳酸结晶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4 2010年 以多端羟基聚酯为引发剂,经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多臂聚乳酸(MA-PLA)。MA-PLA在DSC二次升温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冷结晶峰(41.5J/g)和熔融峰(42.5J/g),而工业产品聚乳酸PLLA3051D没有这2个峰,确认该多臂聚乳酸的结晶能力优于3051D。MA-PLA多臂聚乳酸的左旋乳酸单元含量为97%,高于3051D的91%。将MA-PLA与PLLA3051D共混后,在DSC二次升温过程中出现了熔融峰和冷结晶峰。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共混物的成核速率和初期球晶生长速度加快。等温结晶动力学数据表明,110℃等温结晶的半结晶时间由空白样品的53.6min缩短至共混物的31.7min,Avrami指数n由空白样品的2.25增加至共混物的2.60,可见多臂聚乳酸对线形聚乳酸结晶性能的改善,主要是加快了成核速率。 程海波 陈学思 肖海华 胡秀丽 景遐斌关键词:球晶 成核 键合紫杉醇纳米胶束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疗效评估 被引量:2 2011年 以H22肝癌的balb/c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紫杉醇纳米胶束、紫杉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小鼠肿瘤的抑制效果。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纳米胶束低剂量组和紫杉醇纳米胶束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0 d的肿瘤相对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2%、49%和67%,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9%、45%和4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纳米胶束组呈现p53的高表达和bcl-2的低表达,说明紫杉醇纳米胶束对小鼠H22肝癌的抑制作用强于紫杉醇注射液。 盛世厚 于惠秋 刘铜军 柳时 郑勇辉 胡秀丽 宋祥福关键词:H22肝癌小鼠 紫杉醇 纳米胶束 应用光亲和分子进行PEG的光照修饰及蛋白质的光照偶联 被引量:2 2011年 合成了一种光活性标记分子-对叠氮苯甲酸,将其偶联到具有双羟基的碳酸酯与乳酸的共聚物P(LA-co-DHP)上,获得了具有光反应活性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P(LA-co-DAP),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将蛋白质方便快捷地共价偶联到P(LA-co-DHP)聚合物纤维上.在溶液中进行PEG与对叠氮苯甲酸的光照反应,通过核磁共振光谱检测,证明了对叠氮苯甲酸可以直接修饰到PEG侧链上,形成苯甲酸侧基PhCOOH.这是其它化学修饰方法很难做到的.实验还证明,对叠氮苯甲酸对PEG的光亲和修饰不但能在溶液中进行,而且能在PEG自组装膜的表面进行. 尉继征 杨立新 胡秀丽 黄宇彬 陈学思 景遐斌关键词:PEG修饰 叶酸高分子纳米胶束在小鼠体内的靶向分布 被引量:1 2012年 合成了带有叶酸靶向和荧光染料的聚合物FA-PEG-PLA和mPEG-b-P(LA-co-MHC/NIR),通过混合胶束的方法制备近红外染料胶束P(NIR)(含染料NIR6%),叶酸胶束FA-P(NIR)1(含染料NIR5.4%,叶酸LFA0.5%)和叶酸胶束FA-P(NIR)2(含染料NIR4.8%,叶酸FA0.9%);建立了H22肝癌小鼠模型,考察了高分子纳米胶束及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在H22肝癌小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高分子纳米胶束及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在小鼠体内分布都具有时间相关性,无叶酸配体的高分子纳米胶束在尾静脉注射24h后在肿瘤部位有少量聚集,大部分胶束在肝部聚集,30h内大部分已被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含有叶酸配体的纳米胶束在尾静脉注射后6~30h内在肿瘤部位有明显的聚集,其中,FA-P(NIR)1胶束在肿瘤和肝部位的聚集相当,FA-P(NIR)2胶束在静脉注射24h后在肿瘤聚集明显高于肝部.带有叶酸配体的高分子纳米胶束相对于不带叶酸配体的纳米胶束在小鼠肿瘤部位具有明显的聚集,并且随着叶酸含量的增大,聚集效果更明显. 胡秀丽 王瑞 岳军 柳时 景遐斌关键词:叶酸 胶束 主动靶向 侧链为光敏感基团的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2013年 设计合成2-甲基-2-肉桂酰氧甲基-1,3-丙二醇(MCO)作为扩链剂,并以聚乳酸二醇(PLA diol)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MCO为硬段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有肉桂基团的可生物降解聚氨酯.结果表明MCO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满足制备高分子量聚氨酯的要求.聚氨酯结构中的肉桂双键可在紫外光和光引发剂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快速的交联反应,短时间内形成交联结构.软段结构相同时,凝胶含量随M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硬段结构相同时,凝胶含量随软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少.适度的交联可提高拉伸强度和形变回复率. 杨立新 王亮燕 谢志刚 胡秀丽 黄宇彬 景遐斌关键词:交联 紫外光 阻燃型聚乳酸基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2016年 以聚乳酸二醇、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溴新戊二醇设计合成出一系列阻燃型聚乳酸基聚氨酯。通过核磁、凝胶色谱和红外等表征了材料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二溴新戊二醇作为扩链剂可满足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氨酯的要求,材料的热学性能随聚乳酸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和硬段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该类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在50 MPa附近,接近工业级别的聚乳酸。材料的阻燃性能随着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当溴质量分数为8.6%,聚氨酯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8,属于难燃级别材料。 杨立新 胡秀丽 黄宇彬 景遐斌关键词:含溴阻燃剂 聚乳酸 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