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欣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养胃
  • 3篇萎缩性
  • 3篇萎缩性胃炎
  • 3篇胃炎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萎缩性
  • 3篇慢性萎缩性胃...
  • 2篇电针
  • 2篇逆转
  • 2篇中医
  • 2篇组方
  • 2篇功能性便秘
  • 2篇便秘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电针结合
  • 1篇短链脂肪酸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糖

机构

  • 10篇秦皇岛市中医...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西医学高等...

作者

  • 10篇杨欣
  • 3篇杜明
  • 3篇周淑华
  • 1篇王真权
  • 1篇王彩霞
  • 1篇吴颂
  • 1篇单友琴
  • 1篇王海涛
  • 1篇张丽娟
  • 1篇王宏
  • 1篇王秋平
  • 1篇张学新
  • 1篇王秋萍
  • 1篇郭晓梅
  • 1篇赵琦
  • 1篇赵杨
  • 1篇邵炜军

传媒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中医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治疗组口服养胃配方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胃镜学指标。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胃黏膜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周淑华杨欣吴颂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中医药疗法
电针辅以养血滋阴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电针辅以养血滋阴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6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养血滋阴组(采用养血滋阴法治疗)和养血滋阴联合电针组(采用电针辅以养血滋阴法治疗),每组81例。比较两组排便情况(排便频率和排便时间),肠道神经递质(P物质、一氧化氮)及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短链脂肪酸水平(短链脂肪酸含量、短链脂肪酸浓度),中医证候评分(脘腹胀满评分、欲便不畅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P物质、一氧化氮、短链脂肪酸含量、短链脂肪酸浓度、胃泌素、胃动素、脘腹胀满、欲便不畅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频率、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P物质、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排便时间、一氧化氮水平、短链脂肪酸浓度、脘腹胀满和欲便不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养血滋阴联合电针组排便频率、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P物质、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养血滋阴组[(6.14±0.90)次/周比(4.16±1.19)次/周、(52.17±13.14)mg/g比(35.21±11.24)mg/g、(41.37±9.26)ng/L比(26.28±6.24)ng/L、(42.15±10.57)ng/L比(32.15±7.45)ng/L、(294.71±51.42)ng/L比(216.47±35.42)ng/L](P<0.01),排便时间、一氧化氮水平、短链脂肪酸浓度、脘腹胀满和欲便不畅评分低于养血滋阴组[(14.11±2.12)min比(23.46±6.23)min、(72.41±15.01)mmol/L比(94.36±18.29)mmol/L、(40.10±12.14)mg/L比(64.26±18.10)mg/L、(20.10±7.12)分比(29.44±10.42)分、(24.15±8.24)分比(32.14±10.21)分](P<0.01)。养血滋阴联合电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养血滋阴组[96.29%(78/81)比87.65%(71/81)](χ^(2)=4.098,P=0.043)。养血滋阴联合电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养血滋阴组[4.93%(4/81)比14.81%(
杜明骆璐璐杨欣王真权王秋平张学新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电针短链脂肪酸
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进一步观察养胃配方颗粒组方的临床研究。方法:动物实验,应用大、小计量养胃配方颗粒组方及维酶素分别对成年SD大鼠进行灌胃。30d后观察大鼠胃酸、血清胃泌素含量,G细胞数量。临床观察,观察临床90例病例。用药3个月后进行病理检查。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血清胃泌素含量逆转和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具有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功能。
周淑华杨欣董兵轮黄俊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胃泌素
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及临床研究
周淑华赵杨董兵轮王宏王秋萍邵炜军郭晓梅单友琴杜明张丽娟杨欣王海涛付䶮
养胃配方颗粒组方为院内协定处方,在临床应用多年。以健运脾胃为主,理气化浊、行瘀止痛为辅。药物配伍合理,符合中医理论。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中药饮片,患者服用方便,依从性好。课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养胃配方颗粒组方在一定程度上能升高...
关键词: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中医理论
临床药师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的实践与评价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参与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的实施情况及效果,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方法与参考。方法:利用鱼骨图推测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案。选择某院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PDCA循环管理前(2019年7~12月)、PDCA循环管理后(2021年7~12月)的合理用药相关指标情况,评价基于PDCA循环的中药注射剂用药管理的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后,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患者比例由71.3%提升至76.5%(P<0.05);溶媒选择不适宜、适应症或证型不适宜、配伍禁忌、用药前后未冲管等药学相关问题发生率均低于PDCA循环管理前(P<0.05);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率低于PDCA循环管理前(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但仍需从用药评价、药学监测信息化、PDCA管理理念的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确保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有效。
王思颖侯瑞蕊杨欣刘喆芦阳
关键词:PDCA循环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师
磷水平对广藿香药效成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施磷水平对广藿香药效成分的影响,为提高广藿香的产量和药用品质提供磷肥施用依据。方法以海南藿香为研究材料,设5个不同磷水平施肥处理,每盆施用P2O5分别为0 g,1.0 g,2.0 g,3.0 g,4.0 g,并用P0、P1、P2、P3和P4表示,各处理其它养分施用均相同。每盆定植1株6 cm高广藿香组培苗。采收期分为定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每个处理每次采取4盆。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广藿香药效成分。结果实验发现,P2盆的广藿香中产出的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量是最多的,第二是P3盆,然后是P1盆和P4盆。没有施加磷的P0盆产量是最低的。并且广藿香茎叶油的产量也是P2盆最多。结论中低水平磷肥对广藿香药效成分很大促进作用。
杨欣卢丽兰杨新全张玉秀王彩霞符式龙魏建和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广藿香磷肥药效成分
电针结合养血滋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型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电针结合养血滋阴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科收集的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型功能性便秘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以养血滋阴的中药口服,同时联合电针穴位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以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44/54),P<0.05,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电针结合养血滋阴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电针结合养血滋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简单便捷、疗效确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杨欣张岩刘喆王思颖侯瑞蕊杜明骆璐璐
关键词:养血滋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TGF-β1含量、TβRI、Smad2、Smad3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外周血TβRI、Smad2、Smad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河北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12周时评价临床疗效,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和慢阻肺生活质量评价表(QLICD-COPD)评价,检测肺功能指标肺功能仪检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血清TGF-β1、外周血TβRI、Smad2、Smad3的mRNA表达水平;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COPD急性发作(AECOPD)和再入院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周时,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QLICD-COPD评分、FEV1、FEV1/FVC、MVV水平高于对照组(χ^(2)=7.781,P<0.05),CAT评分、血清TGF-β1含量、外周血TβRI、Smad2、Smad3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1,t=7.400、4.114、4.803、5.369、3.818、13.007、8.654、4.929、5.623,P<0.05);治疗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AECOPD的累积发生率和再住院的累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4.145,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稳定期COPD显著改进疗效、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抑制TGF-β1/Smad通路灯盏花素注射液的治疗作用相关。
王思颖赵琦杨欣王虹芦阳
关键词:灯盏花素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头孢西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西丁钠,2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20 mL加入100 mL葡萄糖液中,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部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8、CRP、WBC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IL-18、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药物安全性良好。
王思颖杨欣王虹邵玉锋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
运脾调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血糖血脂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运脾调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旨在分析运脾调糖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90例2型糖尿病(脾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脾调糖方。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Pearson法分析肠道菌群与血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统计中医症状改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78%vs 82.22%,P<0.05);治疗后,研究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及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BG、2 h PG、HbA_(1)c、TC、TG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拟杆菌及乳杆菌与FBG、2 h PG、HbA_(1)c、TC、TG及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肠杆菌和肠球菌与FBG、2 h PG、HbA_(1)c、TC、TG及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调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肠道紊乱菌群,提升血糖、血脂控制效果,增强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芦阳董兵轮王思颖杨欣邵玉锋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血糖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