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霞
- 作品数:3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多层梯田式花卉培育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培育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梯田式花卉培育装置,包括培育座,培育座的表面螺接有固定套,定位滑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滑槽的内部,伸缩杆的内壁螺接有减速电机,培育座的表面焊接有安装架,培育槽的内部对接有花卉,...
- 周兴文李博叶晓霞朱宇林庞国斌胡小虎
- 文献传递
- 广西蝴蝶兰属(兰科)新资料被引量:7
- 2010年
-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一新记录种洛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Rchb.f.)H.R.Sweet)和广西一新记录种版纳蝴蝶兰(P.mannii Rchb.f.)。根据该2种蝴蝶兰的资源现状,提出了保育对策。
- 叶晓霞黄俞淞农东新许为斌
- 关键词:兰科
- 金花茶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为深入研究金花茶花瓣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分子机理,在成功提取金花茶花瓣总RNA的基础上,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命名为CnIPI。碱基序列分析表明:CnIPI基因全长916bp,包含有一个长度为747bp编码248个氨基酸的开发阅读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CnIPI蛋白质分子量为27.97kD,为稳定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CnIPI蛋白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β-折叠所占比例最少;CnIPI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CnIPI蛋白与茶、月季、杜鹃等植物IPI蛋白的同源性高于86%。CnIPI基因的克隆使全面理解金花茶花瓣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分子途径取得了新的突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nIPI基因的功能及金花茶花瓣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分子机理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 王辉叶晓霞朱宇林项文化周兴文
- 关键词:金花茶基因克隆
- 小分子化合物VCH-916在墨兰根状茎芽分化培养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小分子化合物VCH‑916在墨兰中间繁殖体根状茎芽分化培养中的应用,将墨兰带茎尖根状茎接种在根状茎芽分化培养基进行芽分化培养,所述的根状茎芽分化培养基含小分子化合物VCH‑916。蛋白质糖基化在植物糖信号转导...
- 叶晓霞梁钧淞范娴迟赵仕花
- 夹竹桃科DNA条形码的初步筛选被引量:4
- 2022年
-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COI序列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的鉴定,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序列能鉴定所有植物物种。为探索适合于夹竹桃科植物DNA条形码序列,拟用matK、ITS2、ITS 3个常规引物序列对夹竹桃科5个属的部分植物进行基因序列对比分析,并运用MEGA 7.0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在ITS2、ITS、matK 3个引物序列中,只有matK引物序列能正常扩增目的基因,扩增成功率达到100%,并且该引物序列对比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的鉴定结果一致。建议将matK序列作为夹竹桃科DNA条形码鉴定候选序列之一。
- 方振名赵仕花卢海啸温玉婷梁津慧叶晓霞
- 关键词:夹竹桃科DNA条形码分子鉴定MATK
- 广西博白县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准确全面掌握广西博白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为针对性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博白县开展踏查和标准地调查,分析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生活型和入侵原产地,根据对当地农林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的危害影响原则划分入侵危害等级。【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及标本鉴定,共发现博白县外来入侵植物达85种,隶属于27科,以菊科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34.1%。从生活型来看,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大部分入侵植物原产于美洲。依据危害程度将博白县外来入侵植物共划分为6个入侵等级,分别是恶性入侵类(1级,10种,占比11.76%)、严重入侵类(2级,12种,占比14.12%)、局部入侵类(3级,8种,占比9.41%)、一般入侵类(4级,41种,占比48.24%)、待观察类(5级,11种,占比12.94%)、建议排除类(6级,1种,占比1.18%)。【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得知,博白县有外来入侵植物85种,占广西已知入侵植物种的70.2%,约83.53%的种类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仅有14.12%的种类处于观察阶段。防治外来入侵植物,任重而道远。
- 宁海叶晓霞叶志敏符慧文黄红宝
-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地
- 干旱与复水对喀斯特地区红背山麻杆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为了探讨红背山麻杆对喀斯特地区干旱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以一年生红背山麻杆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旱法,对轻度(干旱14 d)、中度(干旱28 d)和重度(干旱42 d)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的红背山麻杆扦插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红背山麻杆扦插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株高和基径增长缓慢,复水后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基径无明显变化;(2)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扦插苗叶片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a+b)]含量及Chla/b先增加后降低,并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后均显著高于对照(CK),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复水后高于对照,重度干旱胁迫复水后也能恢复至对照水平。(3)随干旱胁迫加剧,扦插苗叶片荧光参数F_(o)显著增加,F_(m)、F_(v)/F_(o)、F_(v)/F_(m)逐渐减小,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_(bs)/R_(c)、T_(ro)/R_(c)、E_(to)/R_(c)显著增加,代表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的参数Ψ_(po)、Ψ_(o)、Ψ_(Eo)下降,表示热耗散的参数D_(io)/R_(c)急剧增加。不同干旱胁迫复水后,F_(o)、A_(bs)/R_(c)、T_(ro)/R_(c)、E_(to)/R_(c)、D_(io)/R_(c)、ΨDo比干旱胁迫处理降低,F_(m)、F_(v)/F_(o)、F_(v)/F_(m)、Ψ_(po)、Ψ_(o)、Ψ_(Eo)适度恢复,F_(m)还能恢复到CK水平,而Ψ_(o)、Ψ_(Eo)均未恢复到CK水平。可见,红背山麻杆幼苗生长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影响较小,而受重度干旱胁迫影响较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比值在干旱胁迫后显著增加;重度干旱胁迫导致PSⅡ反应中心失活,电子传递受阻,热能耗散增加;但他们在水分环境条件改善时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红背山麻杆具有强的抗旱性和较高的旱后恢复能力,可作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先锋物种。
- 赵英吴敏叶晓霞任琪邓平朱宇林
-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参数
- 生物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文章以玉林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形式,进行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和分析对生物师范生课程和教学提出建议。
- 叶晓霞赵仕花潘姿锟方振名
- 关键词:生物师范生TPACK
- 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摸清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资源的本底资料,在多次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的种类、数量特点及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有六万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93科423属764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63属101种;裸子植物4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57科352属65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林场内维管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单种科59科5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科数的30.57%;寡种科94科253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科数的48.70%。国有六万林场区系地理成分比较丰富,以热带成分为主,科的区系类型热带成分比例达62.18%,属的热带成分占比达66.90%,呈现明显热带性质。研究成果基本掌握了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种类及区系地理分布特征,为该地区今后开展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覃梅叶晓霞马宏伦黄红宝吴有栋彭家昆
- 关键词:维管植物区系特征植物多样性
- 一种用于金花茶花瓣叶片磨粉的筛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筛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金花茶花瓣叶片磨粉的筛分装置,包括筛分筒体,筛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扣板,连接扣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表面设置有加料口,且防护罩的顶面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
- 周兴文方琨康梅生朱宇林叶晓霞刘合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