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喜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4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西妥昔单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产生抗癌作用的机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胃、肠癌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对照组采用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常规FOLFOX4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0.9%,临床症状控制率为90.2%,癌细胞凋亡率为27.3±2.83%,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34.1%,临床症状控制率为68.2%,癌细胞凋亡率为25.4±2.67%,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靶向药物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能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变化。 王磊 白喜玲 朱道奇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及镇痛临床效果分析 2017年 总结肿瘤介入治疗后疼痛特点,探讨其合理镇痛治疗原则。方法235例肿瘤患者共接受了489次介入治疗,统计疼痛发生率,分析疼痛的相关因素。重度疼痛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止痛,观察疼痛变化趋势和镇痛药的不良反应。21例次使用了超前镇痛。结果 术后24小时内出现疼痛289例次,疼痛发生率60.1%,重度疼痛221例次,45.1%。介入后疼痛与栓塞剂、靶血管水平、多脏器同时治疗、合并基础慢性癌痛密切相关。单独使用即释强阿片类药物,可使52.1%重度疼痛患者在一天内明显缓解,其余重度疼痛者需联合使用强阿片类药物,3天以上可明显缓解。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介入后疼痛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超前镇痛可减轻介入后疼痛程度。结论 介入治疗后疼痛是急性疼痛,以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首选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安全、有效。超前镇痛应有良好效果。 王磊 白喜玲关键词:肿瘤介入 疼痛 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 2007年 目的总结超声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使用百胜DV3型彩超仪,日本八光18 G或20 G的PTC针,99.7%无水乙醇为硬化剂,在超声显像的实时引导下进行肾囊肿的抽吸硬化治疗。结果31例患者穿刺39个囊肿,有效率100%,一次成功率96.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的硬化治疗,成功率较高,并发症极少,方法简便易行,疗效肯定。 刘杰 钟华 白喜玲 马秀芝关键词:超声引导 肾囊肿 硬化剂 无水乙醇 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26例囊肿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2 6例囊肿的疗效价值。方法 :无水酒清治疗直径大于 5 0mm的囊肿 2 6例 38个囊肿 ,观察局部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2 6例穿刺成功率 10 0 %。 1~ 3个月后行超声检查 ,治愈率达 10 0 % (包括治疗两次 ) ,与国内报道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对囊肿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无并发症、简便经济 。 宋淼 刘杰 白喜玲关键词:超声 囊肿 无水酒精 木犀草素负向调节核糖体蛋白S12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2 2023年 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多种肿瘤细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Lut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静息状态下核糖体蛋白S12(ribosomal protein S12,RPS12)表达水平。并采用MTT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Lut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水平,胞内RPS12及c-Myc的表达,以及PI3K/Akt、mTOR和S6K的磷酸化。同时采用c-Myc及PI3K/Akt、mTOR抑制剂处理组细胞,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以及细胞内RPS12以及c-Myc表达。随后构建RPS12启动子报告基因,研究Lut对其转录的影响。最后在细胞内过表达c-Myc,或采用siRNA沉默RPS12表达,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变化。结果显示,RPS12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细胞系中均呈高水平表达。采用不同浓度Lut处理细胞后,其增殖均明显降低,PI3K/Akt、mTOR及S6K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弱,c-Myc和RPS12表达也显著受到抑制,PI3K/Ak和mTOR抑制剂也具有类似结果。此外,抑制c-Myc后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内RPS12表达以及转录活性,但细胞过表达c-Myc后RPS12水平显著增高,而沉默RPS12则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表明Lut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下调c-Myc的表达,最终抑制RPS12表达有关。 郑媞 董欣敏 张子英 李华 白喜玲 张剑关键词:木犀草素 乳腺癌 细胞增殖 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研究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胸腹腔穿刺行闭式引流干净胸腹腔积液后,治疗组给予5-氟尿嘧啶1000mg加上43℃-45℃的生理盐水,胸腔积液患者需2000ml-2500ml生理盐水;腹腔积液患者需2500ml-3000 ml生理盐水,以HGGZ-102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注入胸腹腔,使进入胸腹腔的液体温度维持在41℃-43℃,循环2h;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0ml+5-氟尿嘧啶1000mg胸腹腔注入。两组均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3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6%,Karnofsky评分增加率85.7%;对照组有效率62.5%,Karnofsky评分增加率59.4%。治疗组胸腹腔积液控制率、Karnofsky评分增加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两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近期疗效好且安全。 温珍平 杨俊飞 那顺孟和 白喜玲 王磊 冯铁虹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 热灌注化疗 5-氟尿嘧啶 CDFI在诊断颈动脉疾病中的运用130例分析 2009年 白喜玲替吉奥联合I^(125)放射性粒子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CT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I^(125)放射性粒子联合单药替吉奥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针对25例75岁以上NSCLC患者,应用单药替吉奥联合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进行临床治疗,观察2~4个月CT扫描的病情变化。结果术后2月、4月、6月随访,25例有效率分别为84%,88%,88%;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少量咯血、厌食、轻度呕吐、皮肤色素沉着、白血球下降。结论应用单药替吉奥联合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治疗75岁以上老年NSCLC安全、并发症轻、近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冯铁虹 王磊 那顺孟和 白喜玲关键词:放射性粒子 胰头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评价胰头癌的超声诊断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超声检查51例胰头癌,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胰头癌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B超诊断准确率为87.9%。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不适、黄疸、纳差、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及肿瘤转移至胰头邻近器官的相应症状。CA19—9、CA50和CEA可升高。结论:紧密结合临床、熟练操作技法和丰富经验是提高胰头癌超声诊断准确率的有效途径。 白喜玲 马大光 刘杰关键词:超声诊断 胰头癌 木犀草素通过逆转OPCML基因甲基化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以及对OPCM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对照组)以及5、10和20μmol/L的木犀草素处理孵育24 h或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提取胞内总mRNA和蛋白,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PCML的mRNA及蛋白变化;同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OPCML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细胞内甲基化酶的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经5、10以及20μmol/L木犀草素孵育24 h后,随着浓度的递增,细胞活性逐渐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也显示,不同浓度木犀草素可不同程度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5)。此外,木犀草素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MDAMB-231细胞表达OPCML mRNA和蛋白(P<0.05)。MSP结果也显示,木犀草素可显著下调OPCML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上调非甲基化OPCML的水平,并能降低细胞内甲基化酶的活性(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影响OPCML基因的表达以及甲基化水平有关。 董欣敏 郑媞 张子英 白喜玲 李华 张剑关键词:木犀草素 乳腺癌 OPCML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