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1篇血管钳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手术
  • 1篇眼内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 1篇治疗青光眼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视网膜脱离手...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口
  • 1篇女性
  • 1篇切口
  • 1篇网膜
  • 1篇小梁
  • 1篇开角型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仁和...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3篇龚晋
  • 3篇岳军
  • 3篇郑娇
  • 2篇杨庆国
  • 2篇覃光海
  • 2篇王平
  • 1篇陈瑜
  • 1篇刘中文
  • 1篇仲苏鄂
  • 1篇王军令
  • 1篇贺大菊
  • 1篇高学军
  • 1篇丁熊
  • 1篇易慕华
  • 1篇廖勇
  • 1篇王春双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进修...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医用简易取硅油装置
医用简易取硅油装置,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医用管道一端,一次性医用管道另一端设有接口,接口连接静脉留置针,所述一次性医用管道上活动套接有血管钳。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简易取硅油装置,克服现有眼科手术中抽取硅油费力的缺点,该装置用于...
刘中文易慕华高学军龚晋贺大菊郑娇王春双岳军
文献传递
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可松解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可松解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完成追踪观察的264例(363只跟)各型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术组)132例(185只跟)和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术组)132例(178只眼),观察组术中扭转巩膜条带并缝合于巩膜床上,联合应用巩膜瓣调节缝线技术控制房水渗漏量。结果:术后随访5-84个月,平均34.6个月,其中≥12个月者占81.3%。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1±2.18)mmHg和(18.40±1.89)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5,P〈0.01);两组功能性滤过泡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26.351,P〈0.01);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术式。
王平岳军陈瑜廖勇赵战鹰覃光海郑娇杨庆国龚晋丁熊仲苏鄂
女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118例女性POAG患者及对照人群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信息,分析女性POAG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年龄≥50岁(OR=0.402,95%CI:0.240~0.673,P〈0.05)是女性POAG发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OR=2.213,95%CI:1.322~3.712,P〈0.05)、高度近视(OR=3.893,95%CI:2.319~6.535,P〈0.05)、一级亲属有青光眼家族史(OR=8.954,95%CI:1.783~45.128,P〈0.05)是女性POAG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高度近视、一级亲属有青光眼家族史是女性POAG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女性雌激素可能是女性POAG的保护因素。
杨庆国王平岳军覃光海王军令龚晋郑娇
关键词:青光眼开角型女性病例对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