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东辉

作品数:34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公路
  • 7篇路段
  • 5篇高速公路
  • 4篇布设
  • 4篇布设方法
  • 4篇车辆
  • 3篇匝道
  • 3篇直剪
  • 3篇直剪仪
  • 3篇水平力
  • 3篇水箱
  • 3篇塑性材料
  • 3篇温度
  • 3篇温控
  • 3篇交通安全
  • 3篇交通参数
  • 3篇交通冲突
  • 3篇交通流
  • 3篇恒定温度
  • 3篇车道

机构

  • 28篇中交第一公路...
  • 10篇长安大学
  • 4篇西安航空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陕西省住房和...

作者

  • 34篇单东辉
  • 12篇靳媛媛
  • 11篇张志伟
  • 5篇马小龙
  • 5篇史恒
  • 4篇贾兴利
  • 4篇任君平
  • 3篇强耀锋
  • 3篇张超
  • 3篇汪托
  • 3篇沈鹏
  • 3篇马宝富
  • 3篇丁明畅
  • 3篇雷天
  • 2篇许金良
  • 2篇杨林
  • 1篇王元庆
  • 1篇郭忠印
  • 1篇罗京
  • 1篇刘伟强

传媒

  • 5篇公路
  • 3篇中外公路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公路工程
  • 1篇中国交通信息...
  • 1篇交通运输研究
  • 1篇隧道建设(中...

年份

  • 6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无信号交叉口主动安全防控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属于交通安全和智能交通领域,涉及一种无信号交叉口主动安全防控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交叉口场景情况,确定主路优先的通行方向,明确路权的分配;以高精度感知、高可靠通信技术为依托,以边缘计算单元数据汇聚...
刘建蓓单东辉靳媛媛马小龙刘玮蔚史恒邓涵月赵斌赵超杰马媛媛杨林
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高速公路风险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融合多源数据的高速公路风险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交通冲突风险、驾驶行为风险和车辆安全性风险作为风险维度,根据交通冲突风险、驾驶行为风险和车辆安全性风险选取风...
单东辉刘建蓓刘瑞丰刘玮蔚靳媛媛刘贤勇
基于ALINEA算法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优化控制策略被引量:3
2021年
为缓解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交通拥堵,采用匝道管控技术,以实际工程为依托,收集了道路实际小时观测数据;将主线交通状态根据上下游实时监测的交通数据分为畅通、拥堵、阻塞3种状态,对应不同状态及之间的过渡,将入口匝道管控策略分为无控制策略、控制放行策略、关闭匝道策略;借助VISSIM仿真平台建立道路仿真模型,基于ALINEA算法,设定ALINEA控制参数;以工程高峰小时交通量为输入,对比分析了无控制和ALINEA控制条件下主线交通量、主线运行速度、匝道排队长度的参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主线平均运行速度方面,无控制策略和ALINEA控制策略主线平均运行速度分别为52.93、77.64 km/h,采用ALINEA控制策略的主线平均运行速度增大了46.20%;在主线交通量方面,无控制策略和ALINEA控制策略主线平均交通量分别为235.50、270.08 veh/h,采用ALINEA控制策略的主线平均交通量增大了14.7%;在匝道影响方面,无控制策略和ALINEA控制策略匝道平均排队长度分别为13.79、15.50 pcu,采用ALINEA控制策略情况下匝道平均排队长度增加了14.7%。可见,ALINEA匝道管控能够有效提升主线平均运行速度和交通量。
谢羲任璐单东辉
关键词:交通管理VISSIM仿真运行速度
主动安全防控技术在国省干线公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针对国省干线公路机非冲突严重、不良交通行为突出、交通安全管控难度大等问题,立足系统安全和风险管理理念,提出了国省干线公路“风险分级、分层施策”的安全智能化提升改造方法,构建了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的“低、中、高”智能化技术体系;从交通安全主动预警、不良交通行为警示教育等角度,形成了智慧化技术方案,并在G310国道东海段开展了应用示范;实现了在保障干线公路基本功能的前提条件下提升整体交通安全水平,对于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单东辉靳媛媛谢羲史恒
温控式直剪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式直剪仪,包括剪切盒、水平力加载装置、将试件置于恒定温度下的测试水箱、水温检测单元和测量机构,由下剪切盒和上剪切盒组成的剪切盒安装在测试水箱内,上剪切盒通过传力机构与测量机构相接,测试水箱水平放置...
张超马宝富强耀锋任君平丁明畅单东辉汪托
文献传递
进藏通道交通阻断特性及参数识别模型研究
2025年
进藏通道行车环境错综复杂,在特殊地理地质条件、地质灾害、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发生交通阻断事件的风险较高。为深入研究该区域交通阻断特性,梳理、统计了4条进藏通道(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发生的879起交通阻断事件,对各通道交通阻断成因、阻断时长和里程、阻断事件严重度等参数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集成学习模型框架和基学习器(决策树C4.5算法、LightGBM、XGBoost和AdaBoost),构建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进藏通道交通阻断参数识别模型,并运用XGBoost算法确定交通阻断参数的重要性。结果表明:4条进藏通道中,导致青藏通道阻断的主要因素为交通事故,平均阻断时长和里程最高,阻断事件严重度最高;川藏通道主要阻断因素为泥石流,其平均阻断时长低于青藏通道,但因阻断里程较短,阻断事件严重度与滇藏、新藏几乎相同;新藏通道交通阻断特性与滇藏通道类似,导致阻断的主要因素为积雪;所构建的集成学习模型对4条通道阻断参数的识别精度较高,加权平均精度为0.90;交通阻断里程指标在交通阻断参数识别模型中重要度最高。上述结果说明:在地质、气候、地形等条件上,各进藏通道沿线复杂多变,其交通量和承担功能也有一些不同,所以,在成因和特性方面,交通阻断事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集成学习模型可适应于进藏通道交通阻断参数识别。
吴玲刘建蓓张志伟许甜单东辉
关键词:交通安全
基于脉冲响应的公路运输需求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整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DF检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3个节点城市的公路运输需求与三大产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沿线公路运输需求与三大产业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公路运输能够促进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公路客运量与第一、二产业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公路货运量与第一、二产业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雷天许金良单东辉贾兴利
关键词:公路运输产业结构脉冲响应格兰杰检验
无人机视频的交通参数提取方法及验证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研究无人机监测视频准确提取运动车辆交通参数信息,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和实际道路场景验证试验方法,提出一种基于YOLO v3神经网络模型的目标检测和Deep-Sort多目标跟踪算法相结合的运动车辆参数提取方法。为了验证无人机交通参数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可靠性,采用试验路段场景数字化、特征点标记、世界坐标采集的方法,标定世界坐标与图像坐标转换矩阵。采用装载高精度GNSS-RTK定位和车载OBD的试验车辆实时记录车辆微观运动参数(时间、速度、加速度等),对比验证视频提取车辆参数的准确性。共进行7组不同飞行高度(150~350 m)、不同行驶速度(40~90 km/h)验证试验,累计获得70 min试验路段监测视频,2辆试验车共获得5 400帧、1 192个速度验证信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视频识别算法目标检测精度为90. 88%、追踪精度为98. 9%,提取的车辆速度参数整体绝对误差在±3 km/h以内、相对误差在2%以内,参数提取整体准确率达98%。验证了无人机视频交通参数提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交通管控提供了一种监测方法和数据提取手段,也为交通行为研究提供了数据采集手段。
刘建蓓单东辉郭忠印郭忠印张志伟
关键词:智能交通准确率
一种公路路段交通监测器的优化布设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段交通监测器的优化布设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建立公路路段上车辆的行程时间误差估计模型,计算公路路段L上的M个车辆的行程时间估计误差;建立了道路监测器优化布设的0‑1整数规划模型,将公路路段L...
刘建蓓单东辉张志伟靳媛媛
基于高精度实测数据的高速公路小客车横向偏移特性
2024年
针对车辆行驶过程横向偏移特性研究多基于仿真模拟而实测数据不足的问题,依托新一代雷视一体化设备,借助人工智能分析和提取算法,采集了24697条车道级高精度轨迹数据,分析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车辆横向偏移特征规律,建立了一定速度区间内的行驶速度与侧向偏移关系模型,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了小客车安全行驶的有效车道宽度。结果表明:不同车道上车辆横向偏移特征有较大差异,在高速公路内侧两车道上,车辆偏左行驶,而在最外侧车道上,车辆偏右行驶。车辆左右侧边距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车道的左侧边距、右侧边距略有差异。当运行速度在80~110 km/h范围内时,侧向偏移对行驶速度变化不敏感,速度与侧向偏移呈非线性相关关系。建立了小客车有效车道宽度与运行速度的拟合模型,有效车道宽度的95%分位值、90%分位值、85%分位值分别建议为3.2 m,3.1 m和2.9 m。研究成果可为小客车专用道、客货分离、客车专用道等技术改造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单东辉刘建蓓刘贤勇靳媛媛靳媛媛
关键词:交通工程小客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