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秀枝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北太平洋
  • 2篇ERA-IN...
  • 1篇行李箱
  • 1篇行者
  • 1篇有效波高
  • 1篇在行
  • 1篇制动
  • 1篇入土深度
  • 1篇水沙
  • 1篇水沙模型
  • 1篇水沙数学模型
  • 1篇轴承
  • 1篇桩墙
  • 1篇紊流边界层
  • 1篇旅行
  • 1篇旅行者
  • 1篇码头
  • 1篇海表
  • 1篇海浪
  • 1篇海浪场

机构

  • 5篇河海大学

作者

  • 5篇徐秀枝
  • 3篇诸裕良
  • 1篇周亮
  • 1篇冯向波
  • 1篇谢当汉
  • 1篇姚雨萌
  • 1篇闫晓璐
  • 1篇席欢
  • 1篇闫敏

传媒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水运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太平洋海浪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最新的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4年逐6 h的ERA-Interim有效波高和风速数据,分析近36a北太平洋海浪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效波高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的第1模态呈同相位分布,该模态与太平洋10 a涛动指数(PDO)和厄尔尼诺事件(ENSO)呈显著的遥相关,可以通过这些气候因子的变化来预测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第2模态表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有效波高有显著的递增趋势,而东部海域则逐渐减小;第3模态以45°N为界,西风带呈现高低纬反相的双涡型分布,并有显著的2.5 a左右年际变化周期。北太平洋海域有效波高和风速重现期极值的大值区位于西风带,重现期越长,日本群岛南部海域风速加强越显著,加强的极值区延伸到中国的东海甚至是菲律宾群岛的东部海岸。
诸裕良徐秀枝
关键词:ERA-INTERIM北太平洋有效波高EOF分解
北太平洋海浪场和风场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1979年1月2014年12月逐6 h的ERA-Interim有效波高和10 m风场资料,分析了近36年期间北太平洋海域海浪场和风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低纬度的西北太平洋波高有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大约在0.2~0.6 cm/a,而低纬度的太平洋东北部海域则以-0.4^-0.2 cm/a的趋势减小。2)风速线性变化趋势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东北部低纬度海域,约以1.0~2.0 cm/(s·a)的速度在增加。而日本岛四周、菲律宾半岛以南等海域大都以-1.0^-0.5 cm/(s·a)的速度减小。3)北太平洋海域波高和风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西风带内有一个个波高超过10 m的风暴圈,其波高受风浪和涌浪的双重作用。这可为航海、海洋工程设计、军事及海洋能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徐秀枝诸裕良冯向波闫敏
关键词:ERA-INTERIM北太平洋
防滑稳定的行李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稳定的行李箱,包括箱体、固定在行李箱脚轮支架上的制动臂、连接于所述制动臂一端的吊线架、通过止动轴承与所述吊线架连接的制动导线,以及与所述制动导线一端相连的制动开关,所述制动臂的另一端设有摩擦止动部...
徐秀枝蒋昊炜谢当汉周亮
文献传递
板桩码头板桩墙入土深度计算方法对比被引量:3
2016年
板桩墙的入土深度和内力是否准确关系到整个码头结构的稳定性,我国实际工程中板桩码头的内力计算以线性方法为主。以镇江中船重件码头为例,分别用弹性线法、竖向弹性地基梁法以及自由支撑法计算板桩的入土深度。将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利弊及改进方法,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席欢徐秀枝姚雨萌
关键词:板桩码头入土深度M法
波流耦合作用下紊流边界层水沙数学模型被引量:4
2016年
在河口地区,波流相互作用下紊流边界层的泥沙起动输移规律非常复杂,深入探讨其泥沙运动规律很有必要。该文基于波浪边界层的控制方程,引入了时均水流压力,通过波流相互作用下的摩阻流速反映波浪与水流的夹角,用标准k-ε模型封闭方程,建立了波流叠加的紊流边界层内的弱耦合水流模型,分别讨论了波浪速度振幅、时均流速等的分布情况,与实测数据对比得到了较好的模拟结果。其次,基于水流模型建立了泥沙模型,采用对称振荡流和波流相互作用两种情况下的泥沙实测数据验证了泥沙模型的正确性,讨论了不同分布规律的涡黏系数对于模型的影响,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诸裕良徐秀枝闫晓璐
关键词:紊流边界层水沙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