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 作品数:22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9-2018年青海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09-2018年青海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腮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青海省流腮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流腮年均发病率22.02/10万,呈现4年一个发病周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96.18,P<0.01);发病率最高的县为海西州天峻县(77.95/10万),发病数最多的乡为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办事处。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20~23周和45~48周,发病主要集中在5~10岁人群,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5月和10月,2010年、2014年和2018年出生人群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全省应优先针对2002-2008年出生的免疫空白人群进行流腮疫苗的补种,对10岁以下儿童应增加1剂次疫苗接种。
- 张华一赵金华范丽霞石燕徐莉立李永红曹海兰王卫军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呼吸道传染病
-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在高原地区青海省流感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青海省2009-2018年流感病毒活动的季节性特征,为高原地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以月为单位导出流感核酸检测阳性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集中度、圆形分布法和相关性分析高原地区青海省2009-2018年流感病毒活动在时间上的特征。结果高原地区青海省2009-2018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共检出7788份阳性标本,其中2009、2014和2016-2018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标本数均高于2010-2013年和2015年;2009-2018年集中度M值分别为0.92、0.85、0.59、0.49、0.85、0.89、0.38、0.90、0.90和0.89;圆形分布γ=0.6091,α=340.09°,S=57.06,Z=2889.15,P<0.05,即高原地区青海省流感发病高峰日为12月10日,流行高峰期为1月6日-10月14日;M值和γ值呈高度相关(Pearson系数为0.905,P<0.001)。结论高原地区青海省2009、2014、2016-2018年流感病毒活动水平高于2010-2013年和2015年;前者流感病毒活动季节性在严格季节性和很强季节性两者之间波动,后者则在一定季节性、较强季节性和很强季节性范围内波动;流感病毒活动高峰日在当年11月中下旬、12月及和次年1月中上旬,高峰期在当年10月-次年3月。
- 赵金华马永成石燕马斌忠曹海兰李永红徐莉立
- 关键词:流感病毒集中度
- 2012-2016年青海省炭疽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2-2016年青海省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预防和控制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全省炭疽病例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炭疽2016年发病数较2012年上升238.0%,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季节为7-11月,藏族发病最高,地市级医院报告最多,为41.7%;所有患者症状均有炭疽痈处瘙痒疼痛,主要在手指,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为5.5 d,使用抗生素时间早于采样时间1.9 d,检出率较低(6.8%),感染方式主要为剥皮(46.1%),病死畜组织和炭疽痈渗出液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0%和5.8%。结论加大对地市级医院的监测力度,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是提高检测率的关键,屠宰时应加强手部的防护。
- 张华一李永红曹海兰石燕王卫军徐立莉
- 关键词:炭疽个案分析
- 2012-2016年青海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2-2016年青海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12-2016年青海省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青海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026例,年均发病率27.27/10万。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1.88,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市,两市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9.58%;手足口病上报医疗机构最多的为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全年发病高峰在20~32周(即5月中旬~8月上旬);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儿童,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实验室确诊2 373例病例,其中EV 71占36.24%,Cox Al6占34.77%,其他肠道病毒占28.57%,各型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79.212,P<0.05),Cox A16全年检出率时间早于EV 71和其他肠道病毒。结论根据2012-2016年青海省手足口病三间分布流行特征,应在5月中旬~8月上旬之间对农业区的1~5岁儿童进行重点防控。
- 张华一徐立莉李得恩石燕曹海兰李永红王卫军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肠道病毒
- 流动人口中发生狂犬病一例报告
- 2004年
- 朱永林李永红曹海兰张华一
- 关键词:狂犬病接诊转诊发病前狗咬伤打工
- 基于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的青海省手足口病季节特征分析被引量:36
- 2018年
- 目的分析青海省手足口病的季节性分布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月汇总收集2012-201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青海省的手足口病例数,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在Excel 2007中通过编制计算公式来分析青海省手足口病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青海省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M=0.613),发病高峰期为5~8月(r=0.610,珔a=181.322°,s=57.004°)。采用Watson-Williams检验对各年数据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92,P<0.001),即各年度发病高峰出现的时间及长短不全相同。结论青海省手足口病具有季节高发性,应在高发期来临前尽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重症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发生。
- 饶华祥石燕蔡芝锋李永红赵金华张华一徐莉立
- 关键词:集中度圆形分布法手足口病
- 2021年青海省一起职业暴露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 2023年
- 目的 分析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日青海省西宁市一起职业暴露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探讨职业人群在COVID-19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处置工作,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核酸检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部分确诊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本次疫情涉及病例11例,其中3例为家庭聚集性,8例为医护人员,女性9例;男性2例。共传3代,平均潜伏期为3.18 d,发病地点主要集中在办公室区域,共同使用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是本次疫情的高危行为,病例首发症状以咳嗽为主(10例,90.97%)。现场流调人员脱防护服时不规范以及防水靴套设计不科学,成为本次职业暴露的最主要风险点。本次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属于VOC/Delta变异株。结论 本起疫情主要为职业暴露,建议流行病学现场防护服穿脱时指定专人监督和评估,建议改良防水靴套脚踝处设计,进入过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减少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
- 张华一赵金华曹海兰李永红石燕尤小慧赵建海马小军丁小津陈露胡玉芬王卫军
-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 2010-2019年青海省水痘发病趋势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水痘报告病例和突发疫情事件进行趋势分析,为今后水痘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青海省2010-2019年的水痘报告病例个案和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采用ArcGIS 10.20绘制水痘发病县区分布图。结果2010-2019年青海省水痘发病率在20.78/10万~72.00/10万间波动、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95/10万;总体发病年龄中位数为7岁,其中2010-2014年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8岁,2015-2019年水痘发病年龄中位数9岁。主要报告年龄为19岁以下人群,其报告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66%,报告人群主体为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其报告发病数占总病例89.23%。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年龄依次为7岁、6岁、8岁、9岁和10岁;男女性别比为1.18∶1;11月报告发病最多,其次为6月和12月。水痘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县区依次为门源县(84.07/10万)、乌兰县(83.76/10万)、同仁县(76.34/10万)、格尔木(68.99/10万)和化隆县(68.72/10万)。水痘聚集性疫情以小学为主、占疫情事件总发病数的84.26%,水痘疫情事件报告中位数为12天、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44天。结论青海省水痘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无后移现象,高发地区和场所为青海省西北地区、海东市的小学校,强化上述区域疫情监测敏感性,及早发现疫情苗头有利于控制疫情;建议将水痘纳入法定传染病,提倡水痘免疫策略。
- 赵金华龙江马永成石燕马斌忠徐莉立曹海兰李永红
- 关键词:水痘疫情发病趋势
- 一种流感疫情应急处置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感疫情应急处置箱,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盖合连接在下筒体的顶部,上筒体和下筒体卡和合后形成一个中空的内腔,应急处理腔还包括套筒;第一收纳盒、第二收纳盒和第三收纳盒;其中,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均...
- 赵金华马永成郭鹏石燕徐莉立李红曹海兰李永红李寿江
- 文献传递
- 青海省24829例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青海省24 829例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流感流行动态,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13-2014年青海省上报的24 829例流感样病例信息数据,采用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差异性分析。结果 24 829例流感样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共报17 24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9.44%(17 241/24 829),门急诊就诊百分比高峰在2013年第5周和2014年第51周,呈现12月~次年1月的冬季高峰;对11 893份鼻咽拭子采用RT PCR检测,共检出阳性标本888份,阳性率为7.47%(888/11 893)。不同年份检出阳性标本型别有所不同,2013年以乙型流感为主、2014年以甲型H3N2为主,其中258例流感样病例为暴发疫情监测病例,疫情阳性标本型别与当年病原学检测主要型别一致。结论青海省流感样病例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冬季为高发季节,不同年份优势毒株不同;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是流感样病例暴发的重点防控场所。
- 赵金华石燕徐莉立李永红李红卢囡囡窦艳丽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