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
-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长春新碱和依托泊苷及卡铂联合化疗致儿童肾上腺危象
- 2025年
- 1例5岁男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及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2岁3个月时因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予介入、激光、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切除术及视网膜复位术等治疗。3岁4个月时因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行腹膜肿瘤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术后规律给予氢化可的松2.5 mg口服、3次/d和氟氢可的松0.02 mg口服、1次/d。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切除术后3年,肿瘤复发,再次行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切除及复网术,术后使用长春新碱(1.06 mg静脉滴注、第1天)+依托泊苷(105 mg静脉滴注、第1~2天)+卡铂(395 mg静脉滴注、第1天)(VEC)联合化疗,28 d为1个治疗周期。化疗2 d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5 d后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精神差,实验室检查示血皮质醇29.6μg/L,血钠133 mmol/L,随机血糖2.4 mmol/L;考虑为VEC化疗导致的肾上腺危象。停用口服氢化可的松,改为氢化可的松10 mg静脉滴注、3次/d,同时予补钠等对症治疗。2 d后患儿症状好转,7 d后患儿无恶心呕吐,皮质醇升至291.0μg/L,血钠、血糖恢复正常。
- 郭晴吴越
- 关键词:抗肿瘤药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肾上腺危象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孕25周胎膜早破患者使用宫缩抑制剂的病例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治疗与药学监护中的工作要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孕25周胎膜早破患者的抑制宫缩、延长孕周治疗用药方案的调整及用药监护。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特点,协助医师选择最适合的宫缩抑制剂-利托君,并配合全程化药学监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无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结论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分析与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
- 吴越冯欣徐媛杨勇龙恩武王爱华韩朝宏
- 关键词:临床药师未足月胎膜早破宫缩抑制剂药学监护
- 静脉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素对盐酸川芎嗪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 吴越王凌蒋学华
- 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规范被引量:14
- 2023年
- 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简称“《目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牵头与多个医疗单位的多位专家共同编写了《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规范》。编写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和总结相关药物的国内外文献证据,采用改良德尔菲法统一专家意见,并应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方法对形成的证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重点对《目录》中30余种药物的超说明书适应证的评估、合理用药要点和药学监护要点进行了概括,旨在推进临床用药的科学规范和有效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不良药物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风险,促进合理用药,改善公众健康。
- 边原陈岷陈岷李文渊杜姗尹琪楠崔小娇黄雪飞陈祝君雷洋侯盈盈易小清王玥媛雷洋刘心霞吕子彦吴越李炼郑兮刘心霞闫峻峰吴越
- 关键词:合理用药
- 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新型治疗药物神经激肽3受体拮抗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血管舒缩症状(vasomotor symptoms,VMS)是更年期女性的标志性症状。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作为VMS的一线治疗方案,出于对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及乳腺安全等方面的担忧,限制了其在部分目标人群中的应用。神经激肽3受体(neurokinin 3 receptor,NK3R)拮抗剂是治疗更年期VMS的一种新型非激素口服药物,通过阻断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与kisspeptin/神经激肽B/强啡肽(kisspeptin/neurokinin B/dynorphin,KNDy)神经元的结合,避免KNDy神经元过度激活,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敏感性,使其恢复正常的体温调节功能,从而降低潮热和盗汗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本文将重点对已知NK3R抑制剂及其治疗VMS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年期女性患者药物治疗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个性化的药物选择。
- 郑链吴越李梅侯盈盈
- 关键词:更年期女性潮热
- 一例辅助生殖术后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通过分析1例妊娠8周的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疾病发生原因及高危因素,权衡利弊调整治疗药物,观察降低胆汁酸药物与护肝药物在妊娠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对胎儿的安全性,监护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探讨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辅助生殖技术中使用黄体酮注射液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治疗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药物并进行药学监护。黄体酮注射液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使用可能会引起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停止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在首选治疗药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过敏的情况下,联合使用熊去氧胆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甘草酸制剂对妊娠8周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有一定效果,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高羽吴越梁华李根
- 关键词:黄体酮注射液
- PDCA循环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成效初探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通过进行为期1年的PDCA循环科学质量管理,考察某院外科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611份,并与2012年数据进行对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考察PDCA循环管理的合理性。结果 2013年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合理性明显改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46.55%下降至19.48%(P<0.05);人均抗菌药费用、抗菌药物占总药品费用、抗菌药物消耗量明显下降(P<0.05);药物选择及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时间的不合理用药频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P<0.05);在卫计委要求的7种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均控制在5%以下(冠脉造影术要求不用抗菌药物预防);基本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得到改善。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好转,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 边原肖洪涛杨勇吴越李刚龙恩武
- 关键词:PDCA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 全面触发工具在药品不良事件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验证全面触发工具用于检测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2.1)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10—12月500份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病历记录中可能存在的药品不良事件。结果在调查的500份住院病历中,39项触发器有25项触发器显阳性,触发器阳性频次为459次。其中抗过敏应用药物项(编号:33)触发频次最多,71次,占15.5%。确定药品不良事件77次,涉及53例患者,ADE检出率为16.8%(77/459)。阳性预测值以血钾异常项(编号:7、8)较其他高,分别占34.8%和30.0%。不良事件伤害分级集中在"轻微伤害"与"中度伤害"级别。结论全面触发工具在防范药品不良事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尚待完善。
- 边原闫峻峰杜姗刘心霞张敏陈岷吴越
- 关键词:药物毒性药物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反复流产后再次妊娠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成功分娩1例被引量:2
- 2024年
- 1病例报告.患者,30岁,因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2年,孕15^(+6)周双胎妊娠,阴道血性分泌物5+小时,于2021年1月21日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2年前因诊断不孕症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助孕过程中1次生化妊娠,1次孕7周胚胎停育,建议患者行胚胎染色体检查,但患者拒绝。后辅助检查示间隔12周2次狼疮抗凝物(LA)阳性(LA-148.3秒,LA-R 1.5;LA-144.74秒,LA-R 1.4)、抗β_(2)糖蛋白I抗体阳性(33.87 RU/ml,29.64 RU/ml),诊断OAPS,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LDA)、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治疗后IVF-ET助孕妊娠1次,孕7周胚胎停育,胚胎送染色体检查无异常。
- 陈欢吴越
-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胚胎停育狼疮抗凝物绒毛膜下血肿染色体检查
- 基于冠心病标准化患者的药学监护案例教学实践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标准化患者场景的药学监护案例教学的实践过程和教学特色。方法教师扮演1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且依从性差的标准化患者,引导学生参与《药学监护方法与实践》课程的药学问诊、药物治疗评估、监护计划制定及随访评估等实践环节。结果基于标准化患者场景的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解决实际药物治疗问题的能力,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能力,减少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结论本教学团队寓教于学,初步探索了以提升学生药物治疗管理服务能力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案例教学的模式特点,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邹林珂闫峻峰闫峻峰刘静边原刘心霞边原刘心霞
- 关键词:药学监护案例教学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