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9
- 2014年
-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积极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置入内固定治疗Evans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7例Evans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治疗28例,Gamma钉治疗3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6-4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①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出现感染1例,经换药半年后拔除内固定治愈,Gamma钉1例肥胖患者治疗后3周下床活动时再次受伤,出现远端锁钉处骨折,经更换长Gamma钉后愈合,Gamma钉组有4例患者因大转子固定欠稳定,卧床时间超过6周出现重症肺炎,经转内科治疗后治愈。②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Gamma钉组3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治疗时间更长,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和Gamma钉均是治疗Evans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要根据骨折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等综合分析。
- 周强陆骅俞思明王占朝茅宇仑姚兵张天浩
- 关键词:植入物GAMMA钉
- 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背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是治疗骨折成败的重要因素,生物可吸收材料成为骨折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的材料特点以及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病例分析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采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氏针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5.7岁,观察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活动功能。并深入了解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材料种类和特性以及内固定的强度,比较生物可吸收张力带与金属张力带内固定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茎突的36例患者,随访2个月-2.5年,平均随访8.5个月,X射线检查结果均提示骨折愈合,采用AO的GartIand-Werley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估,优24例,良10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说明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以逐渐转移应力,保持骨折部位的强度,材料的可降解性使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可见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氏针治疗尺骨茎突骨折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周强陆骅王占朝茅宇仑俞思明
- 关键词:生物材料聚乙交酯聚丙交酯尺骨茎突骨折
- 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影像学及力学变化的动态观察
- 2018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生物力学的动态变化。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及骨折模型,监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糖浓度的变化,造成右胫骨骨折后,通过X线检查动态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将右胫骨标本进行弯曲强度、扭转强度力学测试,对照两组之间的力学强度。结果骨折后第1,4,8周X线检查显示糖尿病组骨痂形成较对照组少,骨折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慢,骨折后4,6,8周生物力学测试表明糖尿病组大鼠骨折部位生物力学强度较正常对照组低。结论相比于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速度变慢,生物力学强度降低。
- 周强王占朝张豪杰陆骅
-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力学测试骨折愈合
- 胰岛素干预对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及骨痂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损伤身体多个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并且糖尿病患者骨折后的愈合情况一般都不理想。目的:动态检测胰岛素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取90只静脉注射5%四氧嘧啶溶液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另取30只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做对照。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糖尿病组。将3组大鼠右胫骨中段标准横断骨折,胰岛素治疗组每日胰岛素皮下注射1次,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次日检测大鼠血糖情况;骨折后第1,4,8周拍X射线片观察大鼠骨折的愈合情况;造模后第4,6,8周测定每组大鼠离断后右胫骨骨痂的生物力学强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痂内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X射线片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愈合速度明显低于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而后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造模后4,6,8周糖尿病组骨折处骨痂的机械强度均明显低于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而后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2)骨折后1-4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痂中广泛表达,糖尿病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和滞于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而后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较正常大鼠,骨痂形成速度和生物力学强度降低,骨折断处组织细胞的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明显滞后和下降,运用胰岛素干预治疗后可显著提高骨折部位细胞因子的水平,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骨折愈合。
- 周强陆骅王占朝张豪杰蒋雷生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骨折愈合骨组织工程骨痂
- 微创手术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人骨科及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收治的86例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内窥镜下改良Okutsu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根据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优良率;采用肌电图仪于术前及术后14、30、90 d测定2组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及运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使用上肢功能(DASH)量表评价2组患者术前、术后14、30、90 d的上肢功能;采用Jamar手指捏力测试仪和Jamar握力测试仪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30、90 d的捏力和握力。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30、90 d DASH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CV和MCV明显快于对照组,DML明显短于对照组,SNAP明显大于对照组,握力和捏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窥镜下改良Okutsu法治疗腕管综合征,术后予以高压氧辅助治疗,提高了治疗优良率,改善了正中神经电生理功能,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为治疗腕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卡压疾病造成的慢性损伤提供参考。
- 张豪杰王晖陈洪雷王占朝何继业周强
- 关键词:微创手术高压氧腕管综合征
- 单、双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远端外侧单钢板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 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股骨远端C3 型骨折患者5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 例)和对照组(25 例),观察组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
- 李博张豪杰周强毛宇仑王占朝陆骅
- 关键词:股骨远端C3型骨折双钢板
- 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7
- 2013年
- 背景:随着胫骨远端骨折发生率的增加,锁定钢板内固定已成为首选的内固定治疗方法。目的:研究分析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比较内侧锁定钢板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差异。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胫骨远端骨折时踝关节的应力分布机制以及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胫骨远端骨折,足处于跖屈位时,易引起胫骨后踝骨折;中立位时,易引起Y型骨折;背屈位时,易引起胫骨前缘压缩。锁定钢板在抗扭转外力上比髓内钉效果要好,且腓骨的完整对于2种固定的效果均有一定的帮助。当腓骨不能够有效固定的时候,锁定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比髓内钉固定的稳定性更好。且内侧锁定钢板固定与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时的骨折愈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谢晶晶宋烜王占朝陈羽刘昌海周强陆骅
- 关键词:骨折胫骨骨折腓骨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被引量:63
- 2014年
-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C型臂X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 刘昌海王占朝陆骅俞思明茅宇仑周强
- 关键词:植入物骨科植入物胫骨下段骨折解剖钢板
- 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比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微创移植术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患者70例,分为自体组36例和异体组34例。2组均行微创移植术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自体组采用同侧患肢内侧的半腱肌肌腱进行移植,异体组采用同种异体韧带,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康复训练。结果自体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异体组(P<0.01),发热和伤口愈合时间则显著少于异体组(P<0.05或P<0.01);2组术后1年的踝与外足评分、距骨倾斜角及距骨迁移距离均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2年后,自体组疗效优良率为74.29%,与异体组68.7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与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各有利弊,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茅宇仑周强张平超
- 关键词:自体移植异体移植
- 围手术期高压氧联合关节镜微创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4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压氧(HBO)联合关节镜微创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STA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人骨科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138例ST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常规手术治疗组(A组)46例,关节镜微创治疗组(B组)43例,HBO(术前3 d及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联合关节镜微创治疗组(C组)49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3组患者手术前后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Mcguire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B、C组患者较A组Mcguire评分明显增高,VAS明显降低;治疗后C组患者较B组Mcguire评分明显增高,VAS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总有效率B组(86.0%)、C组(95.9%)明显高于A组(71.7%),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A组(P<0.05或P<0.01);C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恢复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或P<0.01);C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关节镜微创治疗STAA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较快恢复踝关节功能。
- 周强王晖陈洪雷王占朝何继业
- 关键词:围手术期高压氧关节镜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