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原
- 作品数:2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万物一体”看王阳明治世的平等思想被引量:1
- 2009年
- "万物一体"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大家庭,众人是吾人的兄弟姐妹,万物是吾人的同类朋友,吾人要以血亲关系来看待天地之间的众人和万物。所以圣人和凡人是平等的,从事不同的职业的人也应该平等。王阳明的"圣凡平等"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表明人与人在成圣的可能性上是一致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将士农工商提高到一个平等的高度,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缓解当时的社会矛盾。阳明的平等思想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平等来说还很不完善,以致于他自己都不能一以贯之。
- 王中原
- 关键词:万物一体
- 论现代企业良心的价值、内涵及其塑造
- 2010年
-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其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正如个体人之于社会。社会生活中个体人讲良心,社会才会和谐,同样企业必须讲良心,即遵循基本的市场之道,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企业良心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觉意识到应有的使命、职责和任务而产生的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企业良心的根本点是"仁"、"诚"、"正"。要培养企业良心,需要企业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心力"的作用,借鉴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
- 王中原刘莉
- 关键词:企业良心
- 王阳明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人物。作为政治家,阳明既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精华又不乏创新性;他创立的“良知”学说为封建统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既切中时弊、又救治人心,有效维护了封建统治。 在为政活动中,...
- 王中原
- 关键词:政治伦理思想官德思想政治理想
- 文献传递
- 孟子“善治”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治理的启示被引量:4
- 2013年
- 孟子的善治思想,主要是指他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精神的思想。他以行"仁政"为最高目标的善治理想蕴涵了他的善治主张,也为统治者提供了善治的基本规范。从整体来看,他的善治思想主要有"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民生观,"民贵君轻、仁民爱物"的权力观,"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绩观,"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用人观以及"取于民有制"、"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的廉政观。从他的民生观、权力观、政绩观、用人观和廉政观中可以得出当代大学治理的三点启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 吴磊王中原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红色文化发展的“四化”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近百年来,红色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与国民党白色文化、殖民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相互斗争,历经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红色文化的发展主线,在第一次飞跃期间,红色文化实现了从由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由区域文化到主导文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在第二次飞跃期间,红色文化坚守公益性宗旨,不断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来,增添了新内容、具有时代性,实现了时代化。
- 刘莉王中原
- 关键词: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王阳明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修复被引量:3
- 2010年
- 王阳明的"内圣外王"思想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在对待修身养性上坚持抑私欲、去功利,强调人心"纯乎天理",他的"内圣"具有平民化和单一化倾向。但在治理国家时,却总是坚持以利为标准,重视建功立业和"济世安民"。这种"心"的去除功利与"行"的追求功业,反映了王阳明德高为范的人品以及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
- 王中原刘莉
- 关键词:内圣外王
- 邓小平和平发展思想及其哲学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邓小平和平发展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中国国内发展与世界和平之关系问题的科学认识。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思想是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国情的产物,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平发展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找到了中国社会问题症结的解决办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平发展思想不失为中国发展的金钥匙。
- 王中原
- 关键词:哲学意义
- 反对虚无主义与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2016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思想交流的融合,产生于西方社会的虚无主义涌入中国,在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伦理道德领域表现出强大的侵蚀效应。该思潮已经渗透到青年群体,并对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造成很大的冲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晴雨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国家复兴的主力军。当前阶段,理应将教育引导与青年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弘扬正能量,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虚无主义的挑战。
- 徐艺榕王中原
- 关键词:虚无主义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被引量:6
- 2016年
- "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它的诠释很多,其中以朱熹与王阳明的最为著名,然而朱、王"格物致知"的内涵却相去甚远。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理论以良知作为心之本体,奠定了道德修养可行性的理论基础;以良知被外物蒙蔽、失去行为导向功能,昭示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最后以"知行合一"作为修养境界,以"致良知"作为最终目标,凸显了王阳明修养理论的系统性。以此理论为依据,王阳明提出了静坐、事上磨练、改过等道德修养方法。
- 王中原
- 关键词:格物致知
- 商业伦理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03年
- 当今社会,商业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德治商,文明经商,遵循商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从事商业活动,这是商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伦理学界对商业伦理的研究中,主要围绕以下理论话题而展开,即如何从理论上阐明产品责任的归属问题,商家自利与利他问题,商业腐败问题,商业诚信等等。
- 王中原罗文俊
- 关键词:商业伦理道德规范商家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