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虎 作品数:36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腹部肿瘤根治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腹部肿瘤根治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肿瘤根治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男50例,女42例,年龄≥65岁,BMI 18~28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给药时间为10~15 min,随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入室时、术毕即刻、术后6、24 h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HR和MAP。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心动过速)的发生情况。记录入PACU 10 min时、出PACU时、术后6、24 h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记录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术后心血管事件(低血压、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入室时比较,术毕即刻、术后6、24 h两组CK-MB、cTnI、MDA、TNF-α、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SOD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毕即刻两组MAP明显降低(P<0.05),C组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术毕即刻、术后6、24 h D组CK-MB、cTnI、MDA、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毕即刻HR明显增快(P<0.05),MAP明显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心动过速、入PACU 10 min和出PACU NRS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腹部肿瘤根治术后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术后心肌损伤。 丁佳慧 吴建江 程虎 王江关键词:糖尿病 腹部手术 心肌损伤 肿瘤 miRNA-21介导MAPK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探讨miRNA-2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16周龄SD雄性大鼠75只,体质量200~300 g,平均体质量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氟醚组、异氟醚+miRNA-21过表达组(过表达组)、异氟醚+miRNA-21低表达组(低表达组),每组1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4 h复制模型。缺血前30 min采用1.38%异氟醚吸入麻醉。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在异氟醚吸入麻醉前经尾静脉注射200 pmol/(kg·d)慢病毒,连续注射3 d。分别在再灌注前后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NA-21,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核因子-κB(NF-κB)、Cleaved-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p-P38 MAPK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前后CK-MB、cTnI、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异氟醚组再灌注前后CK-MB、cTnI、IL-6和TNF-α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过表达组比异氟醚组升高,而低表达组比异氟醚组进一步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0.10%±0.02%)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13.21%±1.51%)显著增加(t=19.48,P<0.05);异氟醚组(7.73%±0.54%)比模型组显著减少,过表达组(10.21%±1.01%)比异氟醚组增加,而低表达组(5.04%±0.22%)比异氟醚组进一步减少(t=7.67、4.84、10.32,P<0.05)。与假手术组(2.14%±0.23%)相比,模型组(33.23%±5.64%)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12.32,P<0.05);异氟醚组(20.14%±4.63%)比模型组显著减少,过表达组(29.76%±3.24%)比异氟醚组增加,而低表达组(12.64%±2.01%)比异氟醚组进一步减少(t=4.01、3.81、3.32,P<0.05)。与假手术组(1.00±0.02) 高蕤 木开达斯·马合木提 胡云 程虎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异氟醚 心肌 MIRNA-2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一种吸入式麻醉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入式麻醉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内侧活动连接有开关推拉门,所述主体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吸入面罩,所述主体的底端端部固定... 亚力·亚森 程虎 黄一丹 吴建江右美托咪定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发肾损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构建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诱发肾损伤模型,观察小鼠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鼠心肌IR引发肾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0只,体质量20~3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IR+右美托咪定组(IRD组)、IR+HIF-1α抑制剂组(IR-M组)、IR+右美托咪定+HIF-1α抑制剂组(IRD-M组)各10只,IR组、IRD组、IR-M组、IRD-M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小鼠心肌IR引发肾损伤模型;假手术组LAD仅穿线,不结扎。IRD组、IRD-M组LAD结扎前30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kg;IR-M组、IRD-M组LAD结扎前5 min腹腔注射HIF-1α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15 mg/kg。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尿素氮、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及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HIF-1α、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再灌注120 min时,IR-M组、IRD-M组、IR组、IRD组、假手术组血清乳酸脱氢酶[(1 405.30±12.42)、(1 209.00±11.49)、(1 006.30±13.25)、(802.50±15.14)、(567.80±15.69)u/L]、肌酸激酶同工酶[(945.00±30.28)、(842.00±31.20)、(748.50±31.63)、(541.50±26.25)、(332.00±19.75)u/L]、肌钙蛋白I [(1.31±0.04)、(1.25±0.03)、(0.97±0.03)、(0.59±0.04)、(0.19±0.04)μg/L]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38.30±2.21)%、(37.50±2.52)%、(35.10±2.33)%、(18.30±3.74)%、(1.53±0.4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71~189.058,P均<0.05),且均依次降低(P<0.05);IR-M组、IRD-M组、IR组、IRD组、假手术组血清肌酐[(76.00±1.83)� 于文彬 程虎 朱阔 任炳楠 吴建江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1Α 小鼠 NLRP3炎性小体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25年 本项研究聚焦于NLRP3炎性小体在DEX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用54只20-30克SPF级雄性C57BL/6小鼠,分Sham、I/R、I/R+DEX三组,每组18只。以I/R模型实验,LAD结扎45分钟再灌注2小时,I/R+DEX组缺血前5分钟腹腔注DEX。检测各组小鼠血流动力学并评价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分析蛋白表达、以ELISA技术检测炎症因子浓度,执行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现象,研究心肌病理学特征。结果 I/R组小鼠心脏功能显著衰退,射血分数(EF)与缩短分数(FS)明显降低(P<0.05),LDH、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及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上升(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相比之下,I/R+DEX组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组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I/R+DEX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 据学者研究右美托咪定对NLRP3炎性小体活化起到抑制作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校正心功能,具有潜在的心肌保护作用。 程虎 马源 袁文熙 王江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细胞凋亡 一种用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组分包括:太子参20‑50份;麦门冬20‑50份;丹参20‑50份;玉竹10‑20份;瓜蒌壳... 王江 吴建江 戴晓雯 程虎 詹海婷HA380血液灌流治疗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价HA380血液灌流治疗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2024年1—12月于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206例,男120例,女86例,年龄37~75岁,BMI 18.5~32.0 kg/m^(2),ASAⅢ或Ⅳ级,手术类型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或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联合手术。根据术中是否使用HA380血液灌流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HA组(n=82)与对照组(n=124)。记录术后7 d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及术后1个月的认知功能。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于切皮前、术后6、24、48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损伤标记物ta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A组术后7 d内PO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 h IL-6、IL-8、TNF-α和GFAP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 IL-6、IL-8、TNF-α、tau和GFAP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 IL-6、TNF-α和tau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B心脏手术患者使用HA380血液灌流治疗能够降低术后炎性因子及脑损伤标记物浓度,降低POD发生率。 程虎 李雪燕 程逍 亚力·亚森 吴建江 王江关键词:心脏手术 心肺转流 术后谵妄 血液灌流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肠损伤的机制并评价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18~20月龄健康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体重24~3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HIF-1α激动剂DMOG组(IRD组)、心肌缺血再灌注+HIF-1α抑制剂2ME2组(IRM组),每组10只。除S组外,其余三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术中小鼠左心室变白、心电图ST段抬高为结扎成功标志。S组仅穿线不结扎。IRD组术前24 h腹腔注射40 mg/kg的DMOG;IRM组术前30 min腹腔注射15 mg/kg的2ME2;其余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Chiu’s评分定量;比较各组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各组肠组织HIF-1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及Occludin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LVEF、LVFS降低(P<0.05)。S组肠上皮细胞完整,层次清晰;IR组肠道组织完整性被破坏,小肠不规则排列的微绒毛部分脱落,间质内较多炎症细胞浸润;IRD组肠道组织较完整,部分肠绒毛变钝;IRM组肠道完整性被破坏,出现细胞脱落现象,炎症浸润明显。与S组比较,IR组Chiu’s评分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D组Chiu’s评分降低,IRM组Chiu’s评分升高(P<0.05)。与S组比较,IR组HIF-1α、NLRP3表达及I-FABP、DAO、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Occludin表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D组HIF-1α、Occludin表达升高,NLRP3表达及I-FABP、DAO、TNF-α和IL-1β含量降低(P<0.05);IRM组HIF-1α、Occludin表达降低,NLRP3表达及I-FABP、DAO和IL-1β含量升高(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肠道炎症反应发生;肠组织稳定HIF-1α表达可减轻心肌缺血再 朱阔 程虎 于文彬 杨雪 坎安·吐尔逊 王江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 心肌缺血再灌注 肠损伤 紧密连接蛋白 一种简易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呼吸器,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球囊、面罩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三个接口且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球囊与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面罩与所述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 马海平 程虎 艾来提·塔来提 王江文献传递 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中麻醉深度实时调控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中麻醉深度实时调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麻醉深度实时调控)与对照组(实施传统麻醉),每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用药量,置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的HR、SBP、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用药量、瑞芬太尼用药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3手术时段的HR、SBP、DBP水平及BI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R、SBP、DBP水平和BIS值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中实施麻醉深度实时调控,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拔管与苏醒时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罗丹 程虎关键词:骨科机器人 麻醉深度 生命体征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