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5篇染病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疫情
  • 3篇碘缺乏
  • 3篇碘缺乏病
  • 3篇手足口病病原
  • 3篇奥运
  • 3篇肠道
  • 2篇碘盐
  • 2篇碘盐监测
  • 2篇症状监测
  • 2篇卫生信息
  • 2篇卫生信息系统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24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24篇陈立新
  • 6篇李秋虹
  • 4篇王宝兰
  • 4篇李洪军
  • 4篇刘秀军
  • 3篇王芳
  • 3篇杨艳娜
  • 3篇刘晓峰
  • 2篇饶丹
  • 1篇李淑敏
  • 1篇解艳涛
  • 1篇高志勇
  • 1篇甄博君
  • 1篇刘慧
  • 1篇李秋虹

传媒

  • 5篇首都公共卫生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第三届传染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通州区的手足口病病毒病原谱情况。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健康儿童和患儿家长的粪便或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
陈立新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肠道病毒监测分析
文献传递
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单次和重复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了解通州区手足口病单次和重复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整理通州区2008年1月-2017年7月手足口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单次和重复感染病例的三间分布、临床类型及病原学特征。结果 2008年1月-2017年7月通州区报告手足口病30 090例,重复感染率为4.91%。单次感染和重复感染发病高峰均在5~7月。重复感染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04d,84%的重复感染发生在30个月以内。重复感染好发年龄为1~3岁,重复感染者首次感染时散居儿童占63.11%。重复感染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64∶1。重症、轻症病例重复感染率分别为9.86%和4.88%。EV71感染者的重复感染率高于CoxA 16感染者。结论通州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高发人群为低龄、男性儿童,首发为重症或EV71感染更易发生重复感染。应加强社区、家庭和流动人口密集地区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工作。
李秋虹李沐李洪军陈立新杨艳娜郗璐郑燃燃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北京市通州区居民传染病相关健康素养及行为调查被引量:7
2013年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日趋密集且流动性强.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意识、知识与技能对于该类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健康素养作为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反映了公众获得健康的能动性。为了从传染病防治角度测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建议.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对北京市通州区公众的传染病防治相关健康素养及行为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刘秀军刘慧李洪军陈立新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防治工作经济发展
2008年通州区奥运肠道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监测情况
目的 为了提高网络技术在肠道传染病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4月1日-10月31日,北京市通州区肠道门诊运行奥运肠道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结果 肠道门诊开诊期间,奥运肠道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监测的初诊就诊患者为5...
陈立新
关键词:肠道门诊
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监测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病原的情况。方法 2008~2010年采集患儿、健康儿童和患儿家长的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调查了262例患儿、29名健康儿童和9名患儿家长。患儿中EV71阳性率为25.4%,CoxA16为8.3%,其他肠道病毒为14.9%,各年病毒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重症患儿中EV71阳性率为18.8%,其他肠道病毒为12.5%,未检出CoxA16。8名健康儿童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2.8%。患儿家长未检出病毒。结论患儿病毒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oxA16。重症患儿中以EV71、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健康儿童也会携带其他肠道病毒。
陈立新刘秀军刘晓峰王宝兰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
卫生信息系统在奥运保障和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为了掌握传染病发病的早期预警信息和详细信息。方法:通过各种卫生信息系统,监测和预警传染病发病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结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供了法定传染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重要信息,通过北京传染病监测及流行病...
陈立新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预防监测预警系统
文献传递
2011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碘盐监测
2011年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是胎儿、婴幼儿脑发育时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的免疫力、记忆力、生命力都有重要影响,缺碘造成人类智力严重损害,胎儿和婴儿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生长期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陈立新
关键词:碘盐碘盐合格率
一起腺病毒3型引起的小学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通州区某小学一起腺病毒3型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类似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制定病例定义,描述流行特征;采集患者咽拭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确定致病原。结果 2015年11月4—17日累计发现病例34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咽拭子标本检测确认为腺病毒3型感染,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0%)为主,伴有咳嗽(64.71%)、头痛(32.35%)、咽痛(23.53%)等症状。结论该疫情是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学校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时空分布呈现明显聚集性,传播途径可能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首发病例发病后晨午检未发现继续上课是造成这次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学校应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和做好教室通风和消毒工作。
解艳涛杨艳娜李洪军李秋虹陈立新
关键词: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监测结果及居民认知行为调查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1—2022年寄生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寄生虫病特征。按照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虫卵,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随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认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01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26例,其中疟疾21例、血吸虫病2例、包虫病2例、华支睾吸虫病1例,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除华支睾吸虫病例外均为输入性病例。2015年调查1500人,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感染率为0。2019年调查1015人,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感染率为0。对319人进行了土源性线虫病问卷调查,知晓率为71.79%,对379人进行了华支睾吸虫病问卷调查,知晓率为3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7,P<0.0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寄生虫病例以输入性为主,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知晓率较高,华支睾吸虫病知晓率较低,食源性寄生虫病有本地发病风险,应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随着外地和外籍病例到通州区就诊量的增多,对寄生虫病的培训、监测等防控工作始终不能放松。
陈立新李秋虹艾薇朴锦龙白连军张杰
关键词:感染率
卫生信息系统在北京市通州区奥运保障和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为迅速掌握传染病发病的早期预警和确诊信息,及时开展调查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加强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确保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公共卫生安全,北京市通州区运行着卫生信息系统,对于全面提升通州区快速控制传染病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
陈立新
关键词:卫生调查疾病控制卫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安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