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翔宇
- 作品数:38 被引量:7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山羊奶与牛奶和人奶营养成分的比较被引量:72
- 2012年
- 对山羊奶、牛奶和人奶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了3种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别。通过比较发现,山羊奶在总体营养成分方面优于牛奶,更接近人奶。但山羊奶存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较低以及羊奶膻味的问题,应在营养上对这方面加以重视。
- 顾浩峰张富新梁蕾孙翔宇张怡
- 关键词:山羊奶牛奶营养成分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4
- 2012年
-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合成类二十烷酸化合物的前体,它们在体内的平衡对于稳定细胞膜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维持细胞因子和脂蛋白平衡、抗心血管病、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营养生化研究热点之一。随着PUFAs开发应用领域的扩大,纯PUFAs脂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利用PUFAs的新来源——即利用微生物技术来生产PUFAs。介绍了PUFAs的生理作用和来源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体内代谢、生理功能、ω-3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生物发酵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 孙翔宇高贵田段爱莉顾浩峰李冰薛骞
-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生物发酵营养
- RP-HPLC法同时测定果酒中13种酚类化合物被引量:2
- 2016年
- 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果酒中13种多酚类化合物(5种黄烷-3-醇、4种黄酮醇、2种酚酸、2种芪类)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Li Chrospher 100 RP-18e柱,流动相A为水(0.1%磷酸),流动相B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 L/min,检测波长为272 nm。在该色谱条件下各个物质在48 min内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各物质的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且回收率在73%~123%之间,重复性好,具有定量准确、快速等特点。运用该方法测定了6种葡萄酒、7种蓝莓酒、5种桑葚酒中13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酒中含有全部13种多酚化合物,蓝莓酒中有10种,桑葚酒中有9种。葡萄酒中黄烷-3-醇的含量较高,蓝莓酒和桑葚酒中黄酮醇的含量较高,葡萄酒和桑葚酒均含有白藜芦醇,蓝莓酒不含。该方法准确、可靠,可适用于多种果酒中13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王滢雪刘雪平孙翔宇侯彩云战吉宬
- 关键词:果酒酚类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RP-HPLC法同时测定葡萄酒、果酒、果醋中16种单体酚的含量被引量:15
- 2014年
- 新建一种同时适用于天然果蔬饮品葡萄酒、果酒、果醋中8种酚酸、4种黄烷-3-醇、3种黄酮醇、1种芪类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使用Waters XBridgeTM Shield RP18(4.6×250 mm,3.5μm)色谱柱,乙腈-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进样量20 u L,梯度洗脱,柱温30.0℃,DAD检测器同时采集280 nm和320 nm下的信号。16种单体酚均可有效分离,各物质的含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且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具有定量准确、快速等特点。运用该方法测定了3种葡萄酒、3种果酒、3种果醋中16种单体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能被定量的单体酚分别有14种、14种、9种单体酚;苹果酒中能被定量的单体酚有7种,樱桃酒7种,石榴酒8种;苹果醋中能被定量的单体酚有8种,柿子醋9种,猕猴桃醋中8种。该法准确、可靠,可同时适于不同天然果蔬饮品葡萄酒、果酒、果醋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分析。
- 孙翔宇杜国荣马婷婷刘兴艳王晓宇战吉宬
- 关键词:葡萄酒果酒果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苹果醋、柿子醋、猕猴桃醋中酚类物质测定与比较被引量:18
- 2013年
- 确定苹果醋、柿子醋和猕猴桃醋中酚类物质特征,为果醋的加工、营养评价以及特征物质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福林-肖卡法(Folin-Ciocalteu)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苹果(富士)醋、柿子(月柿)醋和猕猴桃(秦美)醋中总酚和单体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水果醋中,猕猴桃醋的总酚含量最高(754.50 mg-GAE/L),柿子醋次之(343.67 mg GAE/L),苹果醋相对较低(274.08 mg/L)。HPLC检测显示,以没食子酸等16种单体酚作为标准品,苹果醋中能被定量的单体酚有8种,柿子醋和猕猴桃醋中均有9种。苹果醋中绿原酸(6.56 mg/L)、咖啡酸(3.03 mg/L)和根皮苷(1.76 mg/L)含量较高,是苹果醋的特征物质,占可定量单体酚总含量的86.7%。柿子醋和猕猴桃醋中含量最高的均是没食子酸,浓度分别达到22.92 mg/L和9.67 mg/L。同时,儿茶素仅在柿子醋和猕猴桃醋中检测到。
- 李晓娇王晓宇袁静卢敏孙翔宇王瑞花全志杰
- 关键词:苹果醋柿子醋猕猴桃醋酚类物质
- α-桐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α-桐酸是共轭十八碳三烯酸的一种异构体,是天然存在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桐油和苦瓜籽油中。α-桐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癌(细胞毒性)、抗致癌(抑制癌症形成)和改变脂代谢等效应。对α-桐酸的化学结构、制备、表征、吸收代谢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α-桐酸的应用前景。
- 孙翔宇高贵田赵金梅谷留杰马文娟薛骞
- 关键词:吸收代谢药理作用安全性
- 基于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的葡萄酒品质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建立了葡萄酒中7种常见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条件下7种有机酸均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各有机酸的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低,加样回收率准确度较高。使用该方法对年份葡萄酒和品种葡萄酒进行分析,发现年份和品种均对(红/白)葡萄酒中有机酸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品种的影响较大,年份的影响较小,年份对于白葡萄酒的影响远大于红葡萄酒。此外,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有机酸组成也明显不同,红葡萄酒中主要为酒石酸和乳酸,柠檬酸含量很低;而白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为柠檬酸和苹果酸,其次为酒石酸。进一步分析发现,北京市售葡萄酒中有机酸品质状况整体较好,所测103款葡萄酒样品中,柠檬酸超标仅有5例,超标检出率为4.9%。使用有机酸可以有效区分葡萄酒与非葡萄酒;使用柠檬酸总量,以及柠檬酸与有机酸总量比值,可以初步检测勾兑假葡萄酒,尤其是"三精一水"勾兑的低劣等葡萄酒。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不同产区葡萄酒、不同酒庄葡萄酒的有机酸特征均不相同。
- 于静孙娅娜孙翔宇马婷婷吴颖马婷婷
- 关键词:葡萄酒有机酸
- 葡萄酒在北京高校学生中的接受度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中国作为葡萄酒新世界国家,大众对葡萄酒的认知和接受度不大,未来葡萄酒的发展势必要靠年轻一代来推动,而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最能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群体,了解他们对葡萄酒的认知和接受度对未来葡萄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研究以北京地区六所高校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来获取该群体对葡萄酒的接受和认知度,从调查结果了解到北京大学生很少饮酒,对葡萄酒的了解很少,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单一而稀少,对葡萄酒保持固有的印象,同时又缺乏改变这种印象的渠道和方法,通过此文调查的内容能够大概掌握北京大学生对葡萄酒的接受和了解程度,以期为葡萄酒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 徐平康孙翔宇战吉宬
- 关键词:北京高校大学生
- 红枣浑浊汁贮藏过程中浑浊稳定性的研究
- 2013年
- 为研究红枣浑浊汁在贮藏中的浑浊稳定性,进行了4、25、37℃贮藏枣汁67d的实验。测定了红枣浊汁贮藏过程中浊度、可溶性蛋白、总酚、可溶性固形物、澄清度、褐变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对红枣浊汁的浊度影响较大,在贮藏前10d内,25℃贮藏条件下枣汁的浊度最大,贮藏10d后,37℃贮藏条件下的枣汁浊度最大,4℃贮藏条件下的枣汁浊度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贮藏温度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总酚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红枣浑浊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20d略有波动,贮藏后期趋于稳定;贮藏温度越高红枣浑浊汁透光率越低,并且在贮藏前10d,红枣浑浊汁的透光率明显增大;贮藏50d以后,透光率呈下降趋势;褐变指数随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温度对枣汁贮藏过程中稳定性影响较大,贮存温度越高,枣汁的浑浊稳定性越差。实验发现4℃贮藏有利于其原有品质的保持,有利于保持枣汁的浑浊稳定性。
- 马婷婷黄瑞蕊田呈瑞孙翔宇梁涛黄微
- 关键词:红枣浑浊汁贮藏稳定性
- 单品种葡萄酒、商业葡萄酒酚类物质分析及发酵时去籽时间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影响
-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分离及HPLC测定,建立了一种分离葡萄酒中十五种单体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产区葡萄酒的酚类物质组成与抗氧化活性。为客观评价葡萄酒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给消费者提供参考。同时研究...
- 孙翔宇
- 关键词:葡萄酒葡萄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