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利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材料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磷酸铁
  • 2篇磷酸铁锂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形貌
  • 1篇形貌控制
  • 1篇氧化铁
  • 1篇熔盐法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碳热还原
  • 1篇碳热还原法
  • 1篇热还原

机构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张建利
  • 4篇朱华丽
  • 4篇陈召勇
  • 3篇朱伟
  • 1篇邓雅平
  • 1篇熊礼俊
  • 1篇杜柄林
  • 1篇王航
  • 1篇王文华
  • 1篇李杉杉

传媒

  • 2篇合成化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沉淀法制备FePO_4的形貌控制被引量:3
2013年
分别以FeCl3.6H2O,FeSO4.7H2O和Fe(NO3)3.9H2O为铁源,NH4H2PO4,H3PO4和(NH4)3PO4.3H2O为磷源,用沉淀法制备了FePO4.研究了沉淀过程中原料、pH值以及表面活性剂对FePO4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别对样品的物相、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FePO4的形貌控制可以通过铁源、磷源、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pH值等的控制来实现.H3PO4为磷源,以FeCl3.6H2O为铁源,当pH<1时,制备的样品为均匀的铁皮石斛形,加入PEG后为自组装的圆片状,当pH>1时,形貌为鸟巢形;以FeSO4.7H2O为铁源制备的样品形貌也以鸟巢形为主;以Fe(NO3)3.9H2O为铁源制备的样品表现为花状;以FeCl3.6H2O为铁源、(NH4)3PO4.3H2O为磷源制备的样品为不规则的片状;以FeSO4.7H2O为铁源、NH4H2PO4为磷源时制备的样品为类球形.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片状FePO4的制备.
陈召勇王文华朱华丽杜柄林王航熊礼俊张建利
关键词:沉淀法FEPO4不同形貌
Fe_2O_3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0年
分别采用高温热分解法(A)和熔盐法(B)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2O3A和Fe2O3B,其结构与形貌经XRD和SEM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2O3A为三方晶相,呈片状结构团聚而成的类球形颗粒;Fe2O3B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从立方相转变为三方相。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于550℃制备的Fe2O3A和Fe2O3B初始容量分别高达1 312.1 mAh.g-1和1 412.2 mAh.g-1。采用交流阻抗图谱和循环伏安对其充放电过程的界面特性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充放电的进行,Fe2O3界面形成SEI膜。
陈召勇张建利朱华丽朱伟李杉杉
关键词:氧化铁负极材料熔盐法电化学性能
Li_2Fe_(0.5)Mn_(0.5)SiO_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10年
以醋酸锂、醋酸锰、纳米二氧化硅和硝酸铁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利用固相反应法在氮气氛中、650~750℃煅烧前驱体制备Li2Fe0.5Mn0.5SiO4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Li2Fe0.5Mn0.5SiO4的结构、形貌和晶粒尺寸。结果表明:Li2Fe0.5Mn0.5SiO4结晶良好,具有正交斜方晶型;在700℃合成的Li2Fe0.5Mn0.5SiO4基本无杂相,晶粒细小,尺寸为50~200nm。以制备的Li2Fe0.5Mn0.5SiO4粉体作为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700℃保温5h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05C(16mA/g)进行充放电测试时,其放电容量达到122mAh/g。
陈召勇朱伟朱华丽张建利
关键词:溶胶-凝胶
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的研究
磷酸铁锂晶体结构稳定、比容量高、放电平台平稳和循环寿命长,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之一。作为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其存在三个缺陷:一是电导率低,导致材料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都难以发挥;二是振实密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面影响...
张建利
关键词:磷酸铁锂碳热还原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FePO_4的制备及其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分别以FeC2O4.2H2O(a),Fe2O3(b)和Fe3O4(c)为铁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3种LiFePO4(LFP)(简称LFPa,LFPb和LFPc)。采用碳包覆法制备了LFPa~LFPc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LFPA~LFPC)。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铁源对其结构的影响和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对锂离子脱嵌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XRD分析结果表明,LFPa~LFPc均具有单一的橄榄石结构。LFP在循环过程中结构基本稳定,结晶度有所降低。充放电测试表明,LFPA~LFPC在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0mA.h.g-1,147mA·h·g-1和152mA·h·g-1。其中LFPA拥有较好的倍率性能;CV和EIS研究发现,LFPA在充放电过程中极化小,可逆性好。
陈召勇张建利朱华丽邓雅平朱伟
关键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交流阻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