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
-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及前移脱模方法
- 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及前移脱模方法。芯模的芯模头和夹板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形相配合的曲母线形。夹板一端的端面与芯模头一端的安装面贴合。芯模头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表面相同的曲母线形,其轴向长度为工件非筋部的轴向长度与...
- 詹梅杨合江志强陈飞李甜
- 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
- 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芯模的芯模头和夹板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形相配合的曲母线形。夹板一端的端面与芯模头一端的安装面贴合。芯模头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表面相同的曲母线形,其轴向长度为工件非筋部的轴向长度与夹板轴向长度之...
- 詹梅杨合江志强陈飞李甜
- 文献传递
- 铝合金大型复杂薄壁壳体旋压研究进展被引量:54
- 2011年
- 大型复杂薄壁壳体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迫切需求,带横向内筋大型复杂薄壁壳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然而,带横向内筋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多道次复合旋压却是一个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复杂塑性成形过程。作者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铝合金带横向内筋大型复杂薄壁壳体为代表,建立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复合旋压全过程仿真平台与模型,研究不同条件下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复合旋压及其特征结构旋压过程中的不均匀塑性变形行为和成形缺陷的形成机理。揭示不同塑性变形行为对工件内筋质量的影响规律,获得对不同塑性变形行为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确定合理的毛坯、工艺和旋轮参数的选择准则。研究结果对发展大型复杂薄壁壳体精确成形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杨合詹梅李甜王巧玲
- 关键词:铝合金
- 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及前移脱模方法
- 一种带横向内筋件旋压用芯模及前移脱模方法。芯模的芯模头和夹板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形相配合的曲母线形。夹板一端的端面与芯模头一端的安装面贴合。芯模头的外形为与成形工件内表面相同的曲母线形,其轴向长度为工件非筋部的轴向长度与...
- 詹梅杨合江志强陈飞李甜
- 文献传递
- 可缓释功能分子的脑皮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缓释功能分子的脑皮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传统ECoG电极植入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影响脑电信号采集质量,甚至植入失败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1)制备基底和柔性电路,其中,所述基底为载药细菌纤...
- 李鹏吉博文李甜周宇昊谭亦夫吕瑢皓
- 热剪切旋压过程中芯模对零件形貌和壁厚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揭示芯模对钛合金加热剪切旋压成形的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贴模和不贴模加热剪切旋压件的形貌以及壁厚分布。结果表明:成形前期,二旋压件的平直度和锥度均较好,成形中后期(65%)后,不贴模旋压件母线会塌陷。工件在变形区的壁厚减薄由纯剪切变形和拉伸变形共同作用产生,且纯剪切变形起主导作用。贴模旋压件壁部壁厚较均匀,而不贴模旋压件的波动较大,呈现中部小两端大的趋势。成形中后期的母线塌陷使得不贴模旋压件壁厚减薄不足,因此其靠近凸缘部位的壁厚远大于该区域贴模旋压件的壁厚。为了提高不贴模旋压件的直线度和锥度,不贴模旋压过程中需要对工件凸缘施加约束以防止母线的塌陷,或预先通过设定合适的旋轮轨迹进行塌陷补偿。
- 詹梅李甜王巧玲杨合
- 关键词:芯模旋压力
- 铝合金大型复杂薄壁壳体多道次旋压缺陷形成机理被引量:21
- 2013年
- 铝合金大型复杂薄壁壳体旋压是多道次、多参数耦合作用下的复杂非线性过程,该过程中易出现反挤、鼓包、破裂等缺陷。采用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这些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过大减薄率引起的旋轮前方金属隆起是导致反挤、鼓包、环状剥离及周向开裂的主因,过高的芯模转速会导致周向开裂和鳞状剥离等缺陷。提出了相应的缺陷防止措施,即采用24%以内的减薄率可以避免旋轮前方金属的严重隆起;限制芯模转速过高,以避免周向开裂和鳞状剥离等缺陷的发生。采用这些措施旋制出了合格的铝合金大型复杂薄壁壳体。
- 宋晓飞詹梅蒋华兵李甜杨合
- 关键词:铝合金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