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花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光子晶体中纳米直孔周期性阵列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子晶体中纳米直孔周期性阵列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实现纳米级光子晶体中直孔阵列的自定位周期性制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材料,接着制备样品,在硅片上PECVD淀积氮化硅,接着进行光刻,再用离子束轰击...
- 葛道晗张金花钱栋梁张立强程广贵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半球光子晶体复周期结构的高出光效率二极管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半球光子晶体复周期结构的高出光效率二极管,包括至下而上依次连接的蓝宝石衬底、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层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设有正方晶格的半球光子晶体复周期结构阵列;所述半球光子晶体复...
- 葛道晗黄修康张立强张金花卢乐程广贵丁建宁
- 文献传递
- 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性能研究
- 本文对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设计空隙率的增大,多孔混凝土试样的吸声系数峰值对应的共振频率向高频发展,综合平均吸声系数逐步增加;在空隙率相近的情况下,随骨料粒径的增加,其综合平均吸声系数有降低的...
- 高建明张金花王修田
- 关键词:多孔混凝土空隙率吸声系数
- 文献传递
- 聚合物对透水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6年
- 试验研究了聚合物的不同掺量对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透水性混凝土的新拌性能,显著提高透水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对透水系数的影响较小。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考虑,聚合物在透水性混凝土中的适宜掺量在15% ̄20%之间。
- 张金花高建明翁智财霍亮
- 关键词:透水性混凝土透水系数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 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对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设计空隙率的增大,多孔混凝土试样的吸声系数峰值对应的共振频率向高频发展,综合平均吸声系数逐步增加;在空隙率相近的情况下,随骨料粒径的增加,其综合平均吸声系数有降低的趋势;在空隙率、粗骨料级配相同的条件下,试件厚度越小,其吸声系数峰值所对应的共振频率越高。
- 朱春银高建明张金花
- 关键词:多孔混凝土空隙率吸声系数
- 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的制备研究
-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居住区及市区的生活环境,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所研制的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功能砌块...
- 张金花
- 关键词: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空隙率吸声系数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风车型缺陷的具有大的TM禁带的二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车型缺陷的具有大的TM禁带的二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结构,包括高折射率的介质柱和低折射率的背景介质;光子晶体结构由高折射率介质柱按正方晶格排列成正方晶格光子晶体;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为a;高折射率...
- 葛道晗张金花张立强黄修康卢乐程广贵丁建宁
- 磨细矿渣粉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 采用等温吸附法测定了混凝土在系列NaCl溶液中的平衡氯离子浓度,计算了磨细矿渣粉混凝土对氯离子的总结合能力、物理结合能力和化学结合能力,研究了磨细矿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固定水胶比和胶凝材料...
- 余红发翁智财孙伟陈浩宇张金花
- 关键词:磨细矿渣氯离子化学结合物理吸附
- 文献传递
- 二维复周期光子晶体禁带特性及缺陷态研究
- 光子晶体是具有禁带特性的周期性人造晶体,它能够控制不同频率的光波传输。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并且在光学器件上具有独特应用,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简单的光子晶体相比,复周期光子晶体具有更好的光学可控性。因此,二维复...
- 张金花
- 关键词:二维光子晶体禁带特性平面波展开法缺陷态
-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Cl^-结合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6年
- 测定了混凝土颗粒样品与氯化物溶液之间的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作用,研究了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对其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对氯离子结合的等温吸附曲线,整体上符合于Freundlich非线性吸附关系,其中,物理吸附亦服从于Freundlich非线性吸附关系,而化学结合则符合线性吸附关系,给出了氯离子结合等温吸附的相关参数。进一步进行的研究指出,水灰比一定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越多,其氯离子结合能力越大;水泥用量一定时,水灰比越大,则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也就越大。
- 翁智财余红发孙伟张金花陈浩宇
- 关键词:混凝土氯离子化学结合物理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