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松林

作品数:2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蒸馏
  • 5篇水处理
  • 5篇离子
  • 5篇空间站
  • 4篇蒸馏过程
  • 4篇潜热
  • 4篇离子交换
  • 3篇蒸发
  • 3篇污水
  • 3篇冷凝
  • 3篇航天
  • 2篇低能耗
  • 2篇端口
  • 2篇多层结构
  • 2篇载人
  • 2篇载人航天
  • 2篇蒸馏装置
  • 2篇蒸汽
  • 2篇蒸汽冷凝
  • 2篇制冷器

机构

  • 24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航天

作者

  • 24篇杨松林
  • 16篇丁平
  • 8篇赵成坚
  • 6篇李广利
  • 5篇吴志强
  • 5篇胡清华
  • 5篇李英斌
  • 4篇高峰
  • 4篇廖捷
  • 4篇傅岚
  • 3篇臧华兵
  • 2篇秦利锋
  • 2篇刘向阳
  • 2篇刘力涛
  • 2篇李春霞
  • 2篇任春波
  • 2篇杨勇
  • 2篇魏民
  • 2篇李文新
  • 1篇王传增

传媒

  • 6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载人航天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年份

  • 4篇2025
  • 8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真空环境的纤维膜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真空环境的纤维膜换热器,通过设置在热控回路中的蒸发腔体中的纤维膜管束使水流通过进行热交换,并通过蒸发腔体上的开孔使水蒸气排至腔外,从而通过水的相变带走热控回路中水流的热量;该纤维膜换热器利用水的真空...
杨朝舒臧华兵关毅鹏孙民政刘国昌胡清华杨松林王俊峰李文新
一种用于真空环境的纤维膜换热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真空环境的纤维膜换热器,通过设置在热控回路中的蒸发腔体中的纤维膜管束使水流通过进行热交换,并通过蒸发腔体上的开孔使水蒸气排至腔外,从而通过水的相变带走热控回路中水流的热量;该纤维膜换热器利用水的真空蒸发...
杨朝舒臧华兵 关毅鹏 孙民政 刘国昌胡清华杨松林 王俊峰李文新
一种提高卷式膜组件耐污染能力的隔网
一种用于螺旋卷式膜组件的新型多层结构隔网,它在提高螺旋卷式膜组件耐污染能力的同时,也可适当降低膜组件原料流侧的流阻,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隔网结构将膜组件中的原料流体分为膜表面和中间层两部分;在贴近分离膜侧的隔网网格结构用...
傅岚高峰杨松林任春波丁平
文献传递
球形活性炭对空间站舱室冷凝水模型中微量有机物吸附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对舱室冷凝水内的苯甲醇、己内酰胺、丙酮、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异丙醇、乙醇、1,2-丙二醇、乙二醇、甲醇、甲醛、甲酸12种有机物的吸附。方法通过单组分的吸附等温线;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己内酰胺、苯甲醇5种组分的竞争吸附;以及12种有机物混合溶液的穿透实验进行吸附研究。结果单组分吸附等温线中,苯甲醇吸附量最大,甲醇吸附量最小;竞争吸附实验中,苯甲醇竞争吸附能力最强,丙酮最弱;穿透实验中,达到穿透点时的流出液体积与单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吸附量大小基本相一致,吸附量越大,则达到穿透点时流出液体积越大。结论有机物极性越小,在水中溶解度越小,则吸附量越大;亲水基团越少、疏水基团越多,则吸附量越大。平衡吸附量越大、竞争吸附能力越强,达到穿透点时流出液体积越大。
王靖诗梁晓怿崔广志李建东赵成坚杨松林
关键词:活性炭微量有机物
一种陶瓷内芯耐高温静态水气分离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内芯耐高温静态水气分离器,包括:侧壁上均设有出液口且端口相互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管、连接在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管入口端的水气混合物入口、连接在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管出口的气路出口、将多个单管的出液口并联的液路出口、...
李广利杨松林曹适意熊涛王飞胡清华潘点飞
中国空间站污水特性与水再生技术研究
2025年
在空间站长期有人任务中,对站内产生污水的高效循环再生是实现空间站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空间站水再生系统由水处理、尿处理和CO_(2)还原子系统构成。尿处理子系统可将化学预处理之后的尿液蒸馏获得尿蒸馏水,CO_(2)还原子系统从CO_(2)和H2的还原反应中取得还原水,与冷凝水一并被水处理子系统深度净化为再生水,可以满足空间站内饮用、电解制氧、平台运营等所有净水使用需求。在长期在轨监测关键水质指标电导率和TOC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载人飞行任务下行站内的各种污水和再生水水样,开展了全面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尿液、尿蒸馏水、还原水和冷凝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在地面试验污水模型范围内,但种类、浓度存在一定的天地差异;站内再生水在有人任务期间可以保持在电导率≯1μS/cm,TOC≯1 ppm的纯水标准。研究表明:水再生系统在轨运行稳定、高效,综合污水回收比例≮85%,大幅降低了水资源上行的需求,为乘组在轨饮水、用水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为空间站长期经济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松林丁平刘向阳刘向阳程冬建李英斌熊涛褚厚娟刘相张震王俊峰
关键词:污水特性
一种基于集束三金电极的水体银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一种基于集束三金电极的水体银离子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洗三金电极,所述三金电极包括金质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在所述三金电极表面覆盖Nafion膜获得覆膜三金电极;使用连接所述覆膜三金...
杨松林韩亭亭褚厚娟丁平王伟李健牛利王俊峰梁佳
载银抗菌材料在载人航天水处理任务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
2024年
银具有广谱抗菌、低毒无耐药性的特点,是一种可应用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抗菌剂。本文首先介绍了银的抗菌机理,分别从抗菌剂和载体材料两个角度对载银抗菌材料进行了分类,重点关注载银抗菌材料的缓释性能,并从银离子负载优化、载体材料预处理和负载制备工艺优化三个角度总结了现阶段增强载银抗菌材料缓释性能的途径。结合地面水处理工程中载银抗菌材料的应用实际,现有载银抗菌材料的缓释效果有限,且银离子释放浓度低。基于长期载人航天任务中水处理系统杀菌抑菌的应用工况,要求载银抗菌材料能够实现长效稳定缓慢释放,基材性能稳定且无次生污染物溶出,并可耐受航天发射上行力学要求。如能实现,不仅是对现有空间站洁净水电解加银技术的补充,更对我国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的多场景抑菌杀菌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褚厚娟丁平胡清华曹适意熊涛杨松林
关键词:载人航天任务水处理系统
集成式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柱系统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根离子交换柱可靠集成,整个产品体积小,对安装空间要求低,同时设备本身装配、拆解过程简单,可实现使用后只换树脂、重复利用壳体,并且能有效固定柱体内的树脂颗粒,防止其运动造成树脂颗粒相互摩擦磨损,由此...
丁平赵成坚杨松林李广利秦利锋
文献传递
半导体制冷器潜热回收型污水蒸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蒸馏过程中汽化潜热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污水蒸馏处理的能耗;利用旋转机构强制水气分离,消除设备工作对重力条件的依赖,可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使用;通过密封结构设计实现减压蒸馏,降低污水的蒸馏温度,提高...
赵成坚丁平杨松林魏民李春霞杨勇廖捷李广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