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文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微球
  • 2篇壳聚糖
  • 2篇复合微球
  • 2篇包封
  • 2篇包封率
  • 1篇医药原料
  • 1篇脂质体
  • 1篇水杨酸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C
  • 1篇磷脂
  • 1篇硫辛酸
  • 1篇卵磷脂
  • 1篇木瓜蛋白酶
  • 1篇糊精
  • 1篇化妆品
  • 1篇化妆品添加剂
  • 1篇环糊精
  • 1篇固定化
  • 1篇Α-硫辛酸

机构

  • 4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4篇何秋星
  • 4篇王学文
  • 3篇宋平
  • 1篇陈文婷

传媒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精细化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α-硫辛酸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2011年
以大豆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超声乳化分散法制备了α-硫辛酸脂质体。研究了配方中不同组分的比例对包封率的影响,并对脂质体的结构和形态、稳定性、表面电位、存贮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大豆磷脂、胆固醇、α-硫辛酸的质量比为5∶1.5∶0.08时,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80.9%。该方法制备的α-硫辛酸脂质体为球形的单室结构,平均粒径为237 nm左右,表面电位为负,脂质体乳液的pH=6.5,适宜的贮存条件是3~5℃冰箱冷藏。
何秋星王学文宋平
关键词:化妆品添加剂脂质体Α-硫辛酸包封率
壳聚糖/卵磷脂复合微球固定木瓜蛋白酶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壳聚糖和卵磷脂为材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卵磷脂复合微球,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表征;再以此微球作为载体固定木瓜蛋白酶,以固定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固定化酶的制备工艺,并对固定化酶的半衰期、米氏常数(Km)、操作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卵磷脂复合微球呈完整的圆球形或椭球形;固定化酶的优化制备工艺为:m(壳聚糖)=250 mg,m(壳聚糖):m(卵磷脂)=1:2,V(戊二醛水溶液)=300μL,m(木瓜蛋白酶)=20 mg,此时制备的固定化酶的固定率达61.94%,半衰期为86.27 h,米氏常数为6.37 mg/mL,固定化酶有很好的操作稳定性。
何秋星王学文宋平
关键词:壳聚糖卵磷脂木瓜蛋白酶固定化
磁性壳聚糖/β-环糊精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以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β-环糊精复合微球。用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对模型蛋白(木瓜蛋白酶)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微球为完整的球形,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模型蛋白在微球上的吸附关系既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又可用计量置换吸附Freundlich方程描述,且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描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吸附的模型蛋白能从磁性粒子表面完整地脱附下来。
何秋星王学文陈文婷
关键词:壳聚糖Β-环糊精磁性微球医药原料
维生素C和水杨酸复合脂质体的制备被引量:6
2011年
以大豆磷脂为膜材,采用复乳-超声法制备同时含有脂溶性水杨酸和水溶性维生素C的复合脂质体。研究配方中不同成分的质量比、维生素C水溶液的pH、乳化温度、包衣等对脂质体包封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大豆磷脂)∶m(胆固醇)∶m(水杨酸)∶m(维生素C)=4∶1∶0.75∶1,维生素C水溶液的pH为5,初乳和复乳化温度分别为25、45℃时制备的复合脂质体中维生素C和水杨酸的包封率分别为48.2%和55.4%;包衣处理使水杨酸/维生素C复合脂质体稳定性提高。
何秋星王学文宋平
关键词:维生素C水杨酸包封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