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鹏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研究
  • 1篇血压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效应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推广应用
  • 1篇中枢神经
  • 1篇足三里
  • 1篇足三里穴
  • 1篇颞叶
  • 1篇临床随机对照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5篇陈鹏
  • 4篇田捷
  • 4篇赵百孝
  • 3篇陈红燕
  • 3篇秦伟
  • 2篇白丽君
  • 2篇艾林
  • 2篇樊永平
  • 2篇周冰
  • 2篇戴建平
  • 1篇王新卷
  • 1篇艾琳
  • 1篇李少武
  • 1篇李梦远
  • 1篇王凯
  • 1篇陈红艳
  • 1篇刘姗姗
  • 1篇王爽

传媒

  • 1篇中国针灸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针刺中枢神经加工机制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
戴建平田捷白丽君艾林秦伟赵百孝樊永平陈鹏陈红艳
穴位特异性作为整个中医针刺理论的核心,对该问题地深入阐述仍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申报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以及北京市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经过长达八...
关键词:
关键词:针刺治疗
基于功能磁共振的针刺机制初步研究——从问题到方法被引量:22
2007年
当前基于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RI,fMRI)的针刺机制研究面临诸多基本问题,例如由于针刺持续性效应所带来的对研究方法的重新审视、围绕针刺特异性问题探讨控制组的选取原则,以及针刺作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混淆的因素,已成为其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基于静息态种子点相关的脑网络分析方法和Reblocking方法,通过对控制组更严格的实验设计,较好地验证了针刺穴位的特异性以及针刺持续性效应对静息态脑网络的调节作用。
田捷秦伟艾琳陈鹏陈红燕赵百孝
关键词:针刺功能磁共振
针刺大陵穴对大脑皮质的影响--MRI研究被引量:46
2008年
目的:探讨针刺大陵穴治疗精神性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大陵后脑功能区变化。纳入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每名受试者在大陵穴接受针刺刺激,刺激模式为"休息-刺激-休息-刺激-休息",最终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分析其作用部位。结果:针刺大陵穴所获得的脑激活区主要位于额下回的Brodmann46/47/44/9区,额中回的Brodmann6区,颞上回的Brodmann22区,中央后回和顶下小叶的Brodmann40区。结论:额颞叶损伤、额叶功能低下或激活程度不够与精神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针刺大陵穴对精神性疾病治疗作用的起效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端脑额颞叶皮质完成的。
陈鹏赵百孝秦伟陈红燕田捷樊永平周冰刘姗姗
关键词:穴位研究
艾灸足三里穴预防中老年人感冒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预防中老年人感冒的效果。方法:将24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114例,采用艾炷灸足三里。具体方法:受试者端坐放松,双膝约成90°,露出穴位,并穿上裤套以防着凉;艾灸师用棉棒在足三里穴...
赵百孝王新卷周冰陈鹏
关键词: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老年人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静息态脑功能MR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MRI 方法,探究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效神经系统加工机制以及针刺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途径.方法 30例右利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73±9.29)岁,平均...
陈红燕陈鹏尤伟艾林李少武王凯戴建平李梦远哈婷婷王爽卫文娟白丽君田捷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针刺治疗静息态脑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