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旌
- 作品数:27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LED-IB复合窄光谱光动力治疗微静脉畸形280例近期疗效分析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卟啉注射液结合LED-IB复合窄光谱光动力治疗微静脉畸形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治疗的280例微静脉畸形患者,其中男116例,女164例;病变位于头面部162例、颈部63例、四肢30例、躯干25例;病变大小6.3~92.0 cm^2,平均30.7 cm^2。按3~5 mg/kg缓慢静脉推注血卟啉注射液,推注半量后,立即给予LED-IB复合窄光谱光动力治疗仪照射20~35 min,照射剂量为儿童80 m W/cm2,成人100 m W/cm^2。对比治疗前、后红斑消退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280例患者共治疗504次,平均1.8次。随访1~4 a,平均2.1 a。效果:优204例、良62例、差14例,有效率达95%,随访期内未见复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水肿3~5 d、结痂5~7 d;2例患者水肿达20 d;5例患者发生一过性色素沉着;1例患者出现皮肤暂时性光敏反应,避光时间长达3个月;2例患者因结痂太厚加上护理不当留有瘢痕。结论:LED-IB复合窄光谱光动力治疗微静脉畸形技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光敏剂使用安全,治疗后和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少。
- 周天元赵海光汪小勇郑家伟戈旌
- 关键词:微静脉畸形
- 一种MEAW辅助牵引工具
- 本发明公开一种MEAW辅助牵引工具,包括操作端、转动轴和手柄,操作端与手柄通过转动轴连接,且操作端的工作平面与转动轴的旋转不在同一平面,所述操作端包括头部和连接部,所述头部为凹槽型,包括外侧部、槽部和内侧部,所述内侧部和...
- 马志贵杨驰谢千阳戈旌沈佩张善勇
- 双侧髁突特发性吸收患者和关节正常者的颅颌面基骨和咀嚼肌体积的比较:回顾性研究
- 目的:测量双侧髁突特发性吸收患者和关节正常者的颅颌面肌骨量,探索双侧髁突特发性吸收与颅颌面肌骨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接受关节磁共振、...
- 戈旌卜令同张大河魏翔李佳宜赵炅岳史婧谢千阳沈佩马志贵杨驰
- 关键词:颅颌面骨咀嚼肌
- 高浓度唑来膦酸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凋亡及成骨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高浓度唑来膦酸对体外分离的健康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健康人牙周膜干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5、10μmol/L)处理,不加药组为空白对照。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ALP、茜素红染色及半定量分析检测细胞体外成骨分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COL1A1)和骨钙素(OCN)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OCN和COL1A1蛋白的表达。结果唑来膦酸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唑来膦酸处理后,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上升(P<0.05);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表示唑来膦酸用药组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较对照组下降(P<0.05);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结果提示,药物处理后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OCN和COL1A1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唑来膦酸显著抑制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及体外成骨分化,并诱导其凋亡。
- 李萌宇俞叶佳施越琦戈旌王绍义
- 关键词:唑来膦酸人牙周膜干细胞颌骨坏死凋亡
- 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病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颞下颌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研究生、规培生及进修生共2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实验组采用MDT+CBL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CBL线上线下教学法。经过3个月的教学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技巧、团队协作、档案管理、病历书写、临床思维能力及文献查阅方面的自我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病实践教学中应用MDT结合CBL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职业素质,增强临床综合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马志贵沈佩戈旌谢千阳赵宁董敏俊杨驰
- 关键词:案例教学颞下颌关节疾病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MSCs;CCK8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细胞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中ALP、RunX2、COL-1、VEGF、b FGF和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常氧条件下,GDF15可以在48 h内促进BMSCs的增殖,并上调VEGF的基因表达,且具有浓度相关性,50μg/L的rh-GDF15可以显著降低BMSCs的G1期,上调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促增殖作用最显著。结论 GDF15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BMSCs的增殖和VEGF基因表达,其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 戈旌李萌宇华洪飞王宁涛汪湧张志愿王绍义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骨髓干细胞增殖
- GDF15对成血管和成骨/破骨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生长分化因子15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中的一员,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GDF15可被多种因素(比如缺氧、炎症、射线、急性损伤或癌变)诱导表达,通过SMAD通路和非SMAD通路发挥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微环境下,GDF15对于血管生成,骨代谢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本文就GDF15在不同生物背景下对成骨/成血管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 戈旌郑家伟杨驰王绍义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血管生成骨代谢
- 微创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方法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 :应用牵引拔牙、截冠和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观察术后产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全景片和锥形束CT(CBCT)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分别采用3种方法拔牙各20例,术后检查下唇麻木情况。结果:应用牵引拔牙技术和截冠方法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第三磨牙,术后无人发生下唇麻木,而应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轻微的下唇麻木症状,经用药1个月后好转。结论:牵引拔牙技术、截冠和超声骨刀3种方法均可有效避免智牙拔除后下唇麻木的并发症。
- 汪湧徐颖杨驰戈旌池政兵
- 关键词:截冠埋伏阻生牙
- 一种隐形前伸定位矫治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形前伸定位矫治器,所述矫治器本体上设有一斜面导板和后牙合垫,所述斜面导板设置在矫治器的前牙区下颌牙列的舌侧,所述斜面导板的外侧面为下颌前牙接触面,所述斜面导板的内侧面为舌接触面,所述舌接触面与舌头外...
- 马志贵杨驰冯翠娟刘欢叶谢千阳沈佩戈旌
- 文献传递
- 一种双层可吸收仿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可吸收仿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双层可吸收仿生屏障膜是由外层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无孔致密膜和内层丝素蛋白/P物质多孔疏松膜构成。本发明采用旋蒸法和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将促进软硬组织再生的丝素蛋...
- 戈旌 朱君杨驰王绍义 李萌宇 俞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