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作品数:40 被引量:188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比治疗肾病综合征(NS)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与应用单纯西药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33例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结合组(65例,单纯西药)、西药组(6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水肿情况、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结合组水肿消退时间(14.31±1.63)d短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肌酐、白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血肌酐(178.52±60.34)μmol/L低于西药组(P<0.05),结合组尿量(1073.36±100.69)mL/24h、白蛋白(33.36±6.03)g/L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合组不良反应率(3.08%,2/65)低于西药组(16.17%,11/68)(P<0.05)。结合组总有效率(96.92%,63/65)高于西药组(83.82%,57/68)(P<0.05)。结论:以中西医结合法治疗NS临床效果比单纯以西药治疗显著,具有快速消水肿、大幅改善体征、降低不良反应等优势。 李君科 李阳 周珂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药治疗 肾病综合征 祛湿化瘀汤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汤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非布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祛湿化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湿化瘀汤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湿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24 h Upro、β2-MG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刘柳 李阳 陈少杰 朱学强 周珂关键词:尿酸性肾病 中医药疗法 基于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的中医情志数字化识别框架构建 被引量:1 2025年 本文基于现代心理学及中医情志学理论,结合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将深度学习的方法应用于中医情志的数字化研究以更准确地捕捉和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整合心理学与中医理论中的面部表情-情志关联,构建跨学科研究框架:对情志表情进行数据标注,通过面部表情采集、数据处理,以及训练基于三维时空卷积网络(3D CNN)的分类模型,实现情志识别。该框架在视频情绪分类中的准确率达到91.43%。高唤醒度情绪识别优势显著,“怒”的召回率(1.0000)与F1分数(0.9463)最优,“惊”的精确率最高(0.9760),符合“怒则气上,惊则气乱”的病机特征。基于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的中医情志数字化识别框架与中医望诊理论高度契合,可为中医师提供量化“七情”的客观工具,阐释了中医经典中的情志-面部关联。相关研究需拓展多人群纵向验证,建立AI辅助中医诊断系统的发展路径。 汤嵛猗 沈梓强 晏峻峰 李阳 李阳关键词:面部表情识别 中医情志 中医望诊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老年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基础预防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通过对比2组干预后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不同标本(呼吸系统、伤口、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分泌物)的阳性率、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度、感染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医院感染率治疗组为16.67%(7/42),低于对照组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道、伤口分泌物的阳性率及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降低老年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杨醴江 李阳 蒋新宇 贾玉梅 张博 杨锴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老年 医院感染 放疗 五味消毒饮 沙参麦冬汤 祛湿化瘀法治疗尿酸性肾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祛湿化瘀法治疗尿酸性肾病(UAN)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6月1日发表的祛湿化瘀法治疗UAN随机对照试验,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5.1.0版推荐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总有效率、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等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研究≥10篇的结局指标绘制漏斗图,评估潜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088例UAN患者,其中观察组549例(干预措施为口服祛湿化瘀类中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539例(干预措施为常规西医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69,95%CI:2.65~5.14,P<0.01),BUA水平(MD=-43.19,95%CI:-61.48~-24.91,P<0.01)、Scr水平(MD=-27.82,95%CI:-32.24~-21.40,P<0.01)、BUN水平(MD=-2.23,95%CI:-3.04~-1.43,P<0.01)、24 h-UTP水平(MD=-0.40,95%CI:-0.57~-0.22,P<0.01)低于对照组。结论祛湿化瘀法可有效改善UAN患者的尿酸代谢及肾功能,疗效良好。 陈少杰 李阳 刘柳 朱学强 周珂关键词:尿酸性肾病 祛湿 化瘀 META分析 中医情志疗法在肿瘤防治中的全程应用 李阳 刘晓红尤昭玲治疗妇产科病症常用药对举隅 被引量:2 2006年 马红霞 游卉 王若光 马惠荣 李阳 付灵梅关键词:妇科 加味阳和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的30例患者使用口服加味阳和汤加减联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从治疗后骨转移灶、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及高钙血症和碱性磷酸酶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1试验组在改善骨转移灶方面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卡氏评分、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高钙血症及AK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李阳 黄立中 龚辉 肖玉洁 王云启 梁慧关键词:加味阳和汤 乳腺癌 骨转移 临床疗效 萆薢分清丸对于脾肾阳虚型高尿酸性肾病患者血清TNF-α、MCP-1的影响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萆薢分清丸治疗脾肾阳虚型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评价萆薢分清丸治疗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扩大应用范围,为治疗高尿酸性肾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的脾肾阳虚型高尿酸性肾病患者... 李阳关键词:高尿酸性肾病 非布司他 TNF-Α MCP-1 文献传递 益肾泻浊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性肾病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益肾泻浊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泻浊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43%,对照组为77. 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益肾泻浊法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性肾病在降尿酸和改善肾功能方面作用较单用非布司他更优,可延缓高尿酸性肾病的进展。 李阳 周珂 董扬洲关键词:高尿酸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布司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