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荣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F腹透患者血清营养指标检测结果预测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CRF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我院肾脏内科门诊透析的150例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特种蛋白分析仪,利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腹透组TRF结果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AB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s-CRP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CRP的增高,患者营养指标明显降低。结论门诊腹透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及时纠正营养状况,对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莉唐秀英苏荣
- 关键词: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28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MV感染情况将其分为CMV阳性组(22例)和CMV阴性组(20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内镜表现以及治疗方案和效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UC合并CM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CMV阳性组发热、近1个月使用激素、近1个月使用抗生素,以及黏膜形态学特征为深凿样溃疡、不规则溃疡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CMV阴性组(P<0.05);CMV阳性组正常黏膜的人数比例显著低于CMV阴性组(P<0.05),两组疾病严重程度、Mayo内镜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阳性组Hb、ALB水平低于CMV阴性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CM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及接受手术治疗的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MV阴性组相比,CMV阳性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数比例更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人数比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凿样溃疡是UC并发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5.513(3.932~320.759),P=0.001],较高的Hb水平是抑制UC并发CMV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951(0.912~0.991),P=0.016]。结论重度UC患者易合并CMV感染,Hb水平及内镜下深凿样溃疡与CMV感染具有显著关联,临床医师需加强此类患者的监测,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改善预后。
- 刘佳欣张丽娜赵桂荭苏荣杨嘉力王芳杨少奇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巨细胞病毒糖皮质激素影响因素
- 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的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获得全面发展,最终走向临床一线的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也日新月异。
- 唐秀英苏荣
-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见习
- 一种胃结石碎石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结石碎石装置,包括圈丝,所述的圈丝对折后,其对折端形成有一碎石圈,圈丝外侧活动套设有引导管,引导管与碎石圈相邻设置,圈丝两自由端从引导管贯穿后可拆卸的连接有调节部件,调节部件用于操纵圈丝在引导管内移...
- 苏荣侯瑞瑞孟祥坤苗雨
- T2DM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T2DM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50例T2DM(DM)患者,单纯DM组50例,早期DM肾病(EDN组)、临床DM肾病组(DN组)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和尿mALB。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DN组又DM组、DN组进一步升高;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 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2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情况,是诊断T2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 苏荣李莉唐秀英王菊英
-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 171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0年随访研究
- 2024年
- 目的随访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10年病例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进行生存分析,探讨影响PBC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7月1日回顾性收集2008年至2013年首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门、急诊及住院PBC患者共171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并建立档案。自2015年7月后随访患者历次就诊信息及预后,观察结束时间为2023年7月31日。观察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相关影像学资料及消化内镜检查结果。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71例患者平均年龄(57.71±11.79)岁,男女比例1∶4.9。初次就诊时仅有38.01%患者处于PBC的早期阶段,39.76%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PBC患者死亡平均年龄为(61.69±10.96)岁,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32.9%)、腹腔感染(23.6%)、重症肺炎(20.7%)。PB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64.26个月,1年生存率81.87%、3年生存率为51.46%、5年生存率为39.77%、10年生存率为20.7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延迟诊断(HR 68.035)、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或失应答(HR 8.081)、血清钙离子(HR 0.629)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延迟诊断(HR 83.302)、乏力(HR 2.668)、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HR 1.733)、血小板<125×109/L(HR 0.997)、体重可以维持(HR 0.189)是影响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或失应答(HR 4.204)、乏力(HR 1.721)、血小板<125×109/L(HR 0.997)是影响患者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BC多见于中年女性,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40%的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重症肺炎是首要死亡原因。存在延迟诊断、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或者失应答、血清钙离子≤2.0 mmol/L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
- 苏荣苗雨孟祥坤张晓旭尹华刘昊林晚黄莹张旭杨少奇
- 关键词:预后影响因素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验证。方法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重复性(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批批重复性)和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批内重复性、批间重复性、批批重复性及100份患者标本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准确度验证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Kappa为1.0。结论本室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重复性、准确度能满足实验性能验证的要求。
- 苏荣唐秀英张玉蓉王菊英杨宝珍
- 关键词:抗核抗体
- 一种肠道菌群移植菌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肠道菌群移植领域,提供了一种肠道菌群移植菌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从健康供体的肠道中采集粪便样本,将所述粪便样本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均质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述均质样本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目标...
- 苏荣王浩杨少奇马钧柏
- 哮喘儿童血清IgE、IL-4、IFN-γ、IgG4和hs-CR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疾病缓解期血清IgE、IL-4、IFN-γ、IgG4和hs-CRP(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的水平变化,探讨儿童哮喘发生的免疫学机制,为儿童哮喘的临床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首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30例,正规应用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方案吸入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治疗2周后患者为哮喘缓解组,儿童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总IgE、IL-4、IFN-γ、IgG4和hs-CRP、的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急性组血清总IgE、IL-4、hs-CRP和IgG4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IFN-γ水平低于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血清总IgE、IL-4和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gG4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IL-4与总IgE存在正相关(r=0.7517)。结论检测血清IgE、IL-4、IFN-γ和IgG4的水平对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 李莉张建荣张文华苏荣蔡永梅唐秀英
- 关键词:血清总IGEIL-4HS-CRPIGG4
- 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检测的性能验证
- 2013年
- 目的可提取核抗原抗体(ENA)的性能验证。方法对免疫印迹法检测的可溶性核蛋白抗体重复性和准确度进行评价。批内重复性验证:用6份特征性患者血清样本(5份阳性,1份阴性)对同一批号的产品进行检测,每份血清检测5次,比较阳性血清检测的结果,要求特异性抗体检出结果基本一致,阴性血清检测的结果为阴性;批间重复性验证:在3d内,用6份特征性患者血清样本(5份阳性、1份阴性)对同一批号的产品进行检测,每份血清每次复管检测1次,统计其阴阳性符合率;批批重复性验证:用6份特征性患者血清样本(5份阳性、1份阴性)对近3个月内所有不同批号的试剂进行检测,统计1年内所检测不同批号试剂的阴阳性符合率;阴性、阳性符合率:将100份已检测过的患者标本,其中阴性50份,阳性50份,重新检测1次,分别统计阴性、阳性重复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准确度验证:统计分析近3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其他单位组织的室间质评结果与本室检测结果的阴性和阳性符合率。结果批内、批间、批批及100份患者标本的阴性、阳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本室免疫印迹法检测可溶性核蛋白抗体的重复性、准确度能满足实验性能验证的要求。
- 苏荣任霖张玉蓉
- 关键词: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