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晶晶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含水量
  • 3篇植被
  • 3篇土壤
  • 3篇土壤含水量
  • 3篇采石场
  • 2篇畜粪
  • 2篇压实
  • 2篇植被恢复
  • 2篇生态环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水土
  • 2篇水土资源
  • 2篇土资源
  • 2篇木炭粉
  • 2篇秸秆
  • 2篇矿区生态
  • 2篇矿区生态环境
  • 2篇降水
  • 2篇废弃物
  • 1篇地震

机构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四川省水土保...
  • 1篇中科鼎实环境...

作者

  • 9篇冯晶晶
  • 8篇赵廷宁
  • 3篇史常青
  • 2篇王国
  • 2篇张成梁
  • 2篇郭小平
  • 2篇吴海龙
  • 2篇张艳
  • 2篇孙永康
  • 2篇郭晶晶
  • 1篇李丹雄
  • 1篇梁超
  • 1篇高俊
  • 1篇韩煜
  • 1篇彭贤锋
  • 1篇张艳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压实新土体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新土体是资源化利用矿化垃圾和采矿、采石场弃渣石配置而成的工矿企业污染场地植被修复生长基质。为了提高新土体的持水能力,解除弃渣场、尾矿库等困难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植物存活、生长的制约,本试验对新土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压实,对10~100cm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为期2年的观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分析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压实显著提高新土体含水量和持水能力。2)由于持水能力增加,重度压实区月平均含水量峰值滞后于月降水量峰值,对照及轻度压实区月平均含水量峰值与月降水量峰值时间一致。3)轻度压实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月平均含水量与降水量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重度压实区下层含水量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4)雨季新土体含水量由雨前含水量和降雨量决定,决定系数为0.657~0.861。随着压实度增加,雨前含水量和降雨量的影响增加。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幅度下降,60~100cm土层在观测期间仅接受过1次降雨补给。
张成梁冯晶晶赵廷宁荣立明
关键词:矿化垃圾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土壤持水量植被修复
太行山北段东麓采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加快太行山北段东麓采石废弃地的植被恢复,选取地形、植被、土壤等14个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影响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明确划分太行山北段东麓采石废弃地的立地类型并进行立地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土壤层厚度和地形特征等因子是研究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同时也是研究区采石废弃地上判断某一立地条件优劣的重要因子;2)依据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以及调查结果,可将研究区采石废弃地分成8类立地类型;3)根据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可将立地类型划分为立地条件较好的立地(综合得分≥24)、立地条件稍差的立地(综合得分20~24)、立地条件较差的立地(综合得分18~20)和立地条件较为恶劣的立地(综合得分〈18)4类,并按照立地情况提出相应的植被恢复建议。
李丹雄赵廷宁张艳冯晶晶
关键词:植被恢复采石废弃地
利用存量垃圾筛分土和粗颗粒采石废弃物构建植物生长基质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大量的城市垃圾难以处理,既有垃圾场填满,新建垃圾场征地困难。为了安全、经济地处理城市垃圾,可将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中的存量垃圾进行原地筛分,将富含腐殖质的筛分土作为植...
冯晶晶
关键词:生态修复
文献传递
一种含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绿化基质含有以下成分: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绿化基质进行植被复绿后,土壤抗冲刷能力和拦截水土流失能力增强,既能保护水土资...
张艳赵廷宁郭晶晶吴海龙郭小平张成梁史常青王国冯晶晶孙永康
文献传递
压实对矿区废弃土壤含水量及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不同压实处理对矿区废弃土壤含水量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有效利用采石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改善矿区立地条件、进行植被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将砾石和城市固体废弃物按体积8∶2混合后进行不同程度压实处理,进行小区试验。[结果]压实显著提高基质含水量,减小各层含水量差异。随着压实程度增加,植物主要耗水层上移。不同植物受到压实的影响不同,刺槐和苜蓿在重度压实条件下生长明显受阻,侧柏生长量增加。植物在中等强度的压实条件下,能够通过调节自身,适应环境。[结论]一定程度的压实能获得理想的植物保存率和生长量,压实技术可以运用在废弃采石场植被修复工作中。
冯晶晶张成梁赵廷宁荣立明
关键词:压实土壤含水量城市固体废弃物刺槐侧柏苜蓿
汶川地震不同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区土壤种子库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植被恢复特点,在四川省北川县采用野外取样和在当地自然环境下萌发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5种不同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落石及堰塞湖)土壤种子库大小、物种组成及其与地上植被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灾害类型土壤种子库密度介于30133.33±6776.03~93383.33±26499.81粒/m2;方差分析显示,只有落石损毁类型种子库密度与其它几种灾害类型差异显著,各灾害类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在0-5cm和5-10cm土层之间无明显分层区别。土壤种子库中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所占比例为90.48%,灌木所占比例为9.52%,没有观察到乔木种。各土壤种子库之间Sorensen相似性指数较高,为0.529-0.714;土壤种子库与相应样地地上植物之间相似性不高,相关性也不密切,其相似性指数介于0.167-0.292。建议灾害损毁地植被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若采取简易的水土保持措施和适量客土措施,将会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植被的更新;种子库中缺乏乔太种.一腆谏乔未化需兽人工输入种子雨.
彭贤锋史常青赵廷宁梁超冯晶晶张成梁高俊龙军王兴宇韩煜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汶川地震植被恢复
一种含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的绿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绿化基质含有以下成分:采石场渣土、畜粪、秸秆和木炭粉。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绿化基质进行植被复绿后,土壤抗冲刷能力和拦截水土流失能力增强,既能保护水土资...
张艳赵廷宁郭晶晶吴海龙郭小平张成梁史常青王国冯晶晶孙永康
文献传递
压实对基质含水量和时空异质性的影响
2016年
为了将基质压实发展为改善立地、促进生产的技术手段,运用在农林业生产中,研究不同程度压实后基质持水能力及水分动态变化特征。试验布设5个试验槽,标记为T1~T5,T1为对照,基质自然沉降,T2~T5经过碾压后,容重分别为对照容重的1.25、1.50、1.75、2.00倍。2012~2013年定期测量1 m内基质体积含水量,通过变异系数评价含水量的时间变异性和垂直、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随着压实程度增加,基质含水量显著增加,时间变异系数和垂直、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变异系数下降。随着植物根系的发展,T1~T4深层含水量的时间变异系数升高。T5浅层含水量的时间变异系数和水平变异系数均较高,由于含水量的时间和水平异质性可以反映根系活动,结果表明重度压实限制植物根系发展。
张成梁冯晶晶赵廷宁张文
关键词:压实含水量时空异质性
自然降水条件下煤矸石坡土壤含水量及径流变化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防止矸石山水土流失,促进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对自然降水条件下煤矸石坡面含水量及径流变化进行观测,研究降水量及风化年限对煤矸石坡面各层含水量及产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小雨(〈10 mm/d)条件下,煤矸石坡地表、地下径流量接近;在中雨(≥10 mm/d,〈25 mm/d)及大雨(≥25 mm/d)条件下,降雨主要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流失。在小雨情况下,煤矸石坡产生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量均较少;中雨的发生频率和累计降水量最高,累计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最高;大雨发生频率最低,累计产生的地下径流量和总径流量最高。2)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地下径流量与最大降雨强度、平均降雨强度显著正相关。3)由于风化程度增加,与2013年相比,2014年次小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总径流分别降低50%、100%、80%,次中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总径流分别降低88%、82%、97%。4)煤矸石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20~30 cm含水量最高。随着风化程度增加,10~30 cm含水量增加。尽管10 cm风化程度高,但是由于表层蒸发,含水量较低。5)由于煤矸石颗粒粗大、渗透性强,在小雨、中雨、大雨条件下,矸石坡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均小于土坡,分别为土坡的4%、26%、19%。
冯晶晶张成梁刘治辛赵廷宁荣立明
关键词:煤矸石径流量降水含水量风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