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灿灿
- 作品数:44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虾青素调控SLC7A11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的铁死亡和自噬水平
- 2025年
-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病理过程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于2023年6—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进行实验。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NAFLD组、NAFLD+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组、NAFLD+AST组,每组10只,并行相应干预,另取10只正常小鼠作空白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反应和结构变化;ELISA检测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应激[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血红素加氧酶1(HMOX1)、SLC7A11]、自噬(LC3B、p62)相关指标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SLC7A1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SLC7A11蛋白表达下降,NAFLD+AST组SLC7A1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AFLD+AST组比较,NAFLD+Erastin组的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HE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的肝组织中炎性反应表现加重;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的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NAFLD+AST组的炎性反应则有所减轻;NAFLD+AST组的炎性反应较NAFLD+Erastin组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小鼠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TG、TC、LDL-C水平均升高,NAFLD+AST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P<0.05);NAFLD+Erastin组的TG、TC、LDL-C水平较NAFLD+AST组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FLD组血清GSH水平降低,ROS、MDA、TNF-α、IL-6水平升高(P<0.05);与NAFLD组比较,NAFLD+Erastin组GSH降低,ROS、MDA、TNF-α、IL-6水平升高(P<0.05),NAFLD+AST组GSH水平升高,ROS、MDA、TNF-α、IL-6水平降低(P<0.05);与NAFLD+Erastin组比较,NAFLD+A
- 柯月纪文静梁灿灿王海昆崔旻姚萍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虾青素自噬小鼠
- 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sidual lipoprotein cholesterol,RLP-C)水平变化,探讨其对冠心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预测效能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和未合并NAFLD组各100例,比较2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清RLP-C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RLP-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效能;合并NAFLD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者30例,中度狭窄者39例,重度狭窄者31例,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RLP-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冠心病合并NAFLD患者血清RLP-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合并NAFLD组体质量指数[(26.42±1.67)kg/m2]、糖尿病比率(49.0%)、空腹血糖[(6.80±1.54)mmol/L]、总胆固醇[(5.33±1.12)mmol/L]、三酰甘油[(2.76±0.63)mmol/L]、谷丙转氨酶[(55.61±12.51)u/L]、谷草转氨酶[(70.53±15.78)u/L]、血清RLP-C水平[(0.58±0.14)mmol/L]均高于未合并NAFLD组[(23.19±1.75)kg/m2、31.0%、(5.68±1.23)mmol/L、(4.25±1.06)mmol/L、(1.69±0.49)mmol/L、(35.42±9.55)u/L、(43.56±11.82)u/L、(0.45±0.12)mmol/L](P<0.05)。总胆固醇(OR=3.147,95%CI:2.154~4.687,P<0.001)、三酰甘油(OR=3.635,95%CI:1.564~5.874,P<0.001)、谷丙转氨酶(OR=4.568,95%CI:2.269~6.784,P<0.001)、谷草转氨酶(OR=4.137,95%CI:2.110~6.206,P<0.001)、血清RLP-C(OR=3.449,95%CI:1.947~5.178,P<0.001)是冠心病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血清RLP-C以0.49mmol/L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NAFLD的AUC为0.824(95%CI:0.766~0.882,P<0.001),灵敏度为81.0%,特异度为72.0%。冠心病合并NAFLD患者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者血清RLP-C水平[(0.70±0.13)mmol/L]高于轻度狭窄者[(0.46±0.12)mmol/L]、�
- 梁灿灿努尔吉马·阿合尼牙孜努尔麦麦提·叶尔逊
- 关键词: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miR-195通过靶向调控趋化因子5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miR-195通过靶向调控趋化因子5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MGC803及NCI-N87细胞,根据转染不同分为:miR-NC组(空质粒),miR-195-mimics组(模拟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95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hemokine 5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miR-195及chemokine 5相关性。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与chemokine 5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95-mimics组细胞miR-195水平高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第1、2、3、4 d细胞活力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G1细胞高于miR-NC组,G2期、S期细胞低于miR-NC组,G2/S期细胞比值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划痕距离大于miR-NC组(P<0.05);miR-195 mimics组细胞侵袭数低于miR-NC组(P<0.05);miR-195-mimics组细chemokine 5蛋白含量低于miR-NC组(P<0.05);miR-195 mRNA水平与chemokine 5蛋白含量负相关(r=-0.398,P=0.00);miR-195可直接靶向chemokine 5。结论:miR-195可通过靶向chemokine 5促进胃癌MGC803及NCI-N87细胞的增殖、转移及侵袭。
- 庞澜梁灿灿吴江纪文静丁永年
- 关键词:胃癌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NAFLD可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病率。因此,NAFLD是否在器质性心脏疾病发生之前已出现心脏结构改变及功能受损。故本文将从NAFLD对心脏的改变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对心脏的改变作一综述。
- 吴文华梁灿灿苏醒丁永年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脏结构心脏舒张功能
- 基于决策曲线探讨血清APN、IL-17与冠心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基于决策曲线探讨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冠心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检测血清APN、IL-17水平,根据NAFLD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NAFLD组与未发生NAFLD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清APN、IL-17水平与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血清APN、IL-17水平对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的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血清APN、IL-17水平用于预测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的净获益率。【结果】127例冠心病患者中,28例发生NAFLD,99例未发生NAFL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NAFLD组血清APN水平低于未发生NAFLD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未发生NAFLD组(P<0.05);血清APN表达上调是冠心病患者发生NAFLD的保护因素(OR<1);血清IL-17表达上调是冠心病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OR>1);血清APN、IL-17水平单项及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均有高等预测价值;血清APN、IL-17水平联合预测NAFLD发生的净获益率高于单项预测。【结论】血清APN、IL-17水平与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有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的预测指标,血清APN表达下调、IL-17表达上调说明冠心病患者NAFLD发生风险较高。
- 梁灿灿柯月姚萍
- 关键词: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联素白细胞介素-17
- 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教育工作者对医学在线教育的创新、设计及最终产生的学习结果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策略和实验方法影响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影响了学习者后期的学习成绩。即使在大规模、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也是如此,例如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是基于自我调节和协作学习而设计的。该文对慕课的应用及教育者如何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 梁灿灿丁琼柯月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探究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85例RE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埃索美拉唑连续治疗2个月,按照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疗效指数<50%、≥50%分别设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调查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家族史等病例资料,采用组间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5例RE患者经PPI治疗2个月后,其中有80例为难治性RE,难治率为43.24%。单因素分析显示,难治组与非难治组的年龄、幽门螺杆菌(Hp)根治、合并2型糖尿病、体质指数(BMI)、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合并抑郁症、家族史、饮酒史、RE食管黏膜损伤洛杉矶分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吸烟史、高血压、病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Hp根治、合并2型糖尿病、BMI>28 kg/m^2、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合并抑郁症是影响RE患者经PPI治疗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Hp根治、合并2型糖尿病、BMI>28 kg/m^2、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合并抑郁症等均会增加RE的难治风险。
- 阿孜古力·阿不来提梁灿灿纪文静白洁丁永年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预后影响因素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减轻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减轻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接受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4例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42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的化疗和护理,实验组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化疗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并且,对于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指标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化疗疗效也较参照组较好(P<0.05);并且,实验组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晚期食道癌患者化疗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较好,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了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善。
- 牛德红梁灿灿
-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晚期食管癌化疗
- 血清FGF21与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心包脂肪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严格匹配体重指数的受试者中,测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浓度与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心包脂肪沉积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体检受试者298例,依据BMI进行匹配(±1.0 kg/m^(2)),共纳入189例研究对象(男性/女性,108/81),其中病例组60例为新发冠心病患者;对照组129例为无冠心病患者,109例无症状患者不符合要求被剔除。分析血清FGF21水平、心包脂肪体积和心脏代谢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结果FGF21浓度在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有差异,NAFLD患者血清FGF21浓度明显高于未合并NAFLD患者(107.2±83.6 ng/l,82.1±67.4 ng/l无NAFLD,P<0.05)。FGF21浓度在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二者间无差异(84.3±56.4 ng/l,96.3±98.9 ng/l未合并糖尿病,P=0.300)。FGF21浓度在是否合并冠心病(CAD)患者中二者间无差异(89.6±65.8 ng/l,84.2±83.1 ng/l无CAD,P=0.633)。血清FGF21浓度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HOMA-IR、心包脂肪体积呈正相关。它们与心包脂肪体积独立相关(β=0.111±0.053,P<0.05)。结论血清FGF21浓度与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心包脂肪量、NAFLD显著相关,但与冠心病、糖尿病无关。
- 丁琼梁灿灿
- 关键词:NAFLD冠心病冠脉CTA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常见心脏疾病的关系
- 2023年
-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普通人群中非常常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者年龄不断年轻化,已成为21世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而与NAFLD相关的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导致临床后果严重,近几年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NAFLD与临床上常合并的心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研究现状,以期为NAFLD和NAFLD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管理提供更多方向。
- 王娟娟舍玲梁灿灿丁永年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脏疾病NAFLD流行病学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