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乐

作品数:15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中医
  • 7篇中医证
  • 6篇血压
  • 6篇证型
  • 6篇中医证型
  • 6篇高血压
  • 4篇高血压病
  • 4篇辨证
  • 4篇辨证分
  • 4篇辨证分型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型心
  • 2篇中医辨证
  • 2篇中医辨证分型
  • 2篇老年

机构

  • 15篇江苏省中医院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沈乐
  • 12篇陈晓虎
  • 8篇俞鹏
  • 4篇刘福明
  • 4篇唐蜀华
  • 3篇陈建东
  • 3篇孙伟新
  • 2篇俞鹏
  • 1篇宁澄
  • 1篇盛长生
  • 1篇李利华
  • 1篇崔艳
  • 1篇王杰
  • 1篇王继光
  • 1篇李燕
  • 1篇刘晴晴
  • 1篇刘倩

传媒

  • 2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蜀华以“苦甘合化”立法治疗高血压之经验被引量:1
2024年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多重不良后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由于本病常见烦躁易怒、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等肝火上炎、肝风上扰之象,故多数医家使用苦寒药物以直折热势,清热泻下。全国名中医唐蜀华教授认为,高血压辨证要把握虚实两端,即肝风上扰、肝肾不足,病机关键在阴虚阳亢。唐教授认为治疗高血压若纯用大量苦寒药物,阳亢虽平却忘顾阴液之虚,降压效果不稳且难以长期维持。唐教授基于“苦甘合化”立法组方,苦、甘药物合用,以苦寒制阳亢,用甘寒补阴虚,并自拟“苦尽甘来饮”,清肝泻火息风的同时顾护阴液,其中甘寒之甜叶菊可防苦寒化燥伤阴。全方泻实补虚并重,治疗高血压收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沈乐谢海涛俞鹏唐蜀华(指导)
关键词:高血压名医经验
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亦可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其主要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进一步使得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最终诱发的心脏病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其在所有心脏疾病中占比位居首位,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既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冠心病,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会增加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预后较差。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多种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医治疗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可能成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手段。由此,本文通过对中药汤剂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目的在于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乔洵陈晓虎阮雪莲沈乐俞鹏孙伟新
关键词:冠心病中药汤剂用药安全性
基于LC-MS技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分,筛选潜在的差异性标志物,探讨可能的生物学机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UA和AMI患者的血浆样本,获取一般信息,运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代谢物。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并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显著差异代谢物及其通路。结果:共纳入UA组33例、AMI组47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UA与AMI的显著差异代谢物54种,代谢通路共20条。泮托拉唑、乙酰左旋肉碱、棕榈酰乙醇酰胺、甜菜碱、辛酸、胆红素、组氨酸、油酸、枸橼酸盐、香草醛等代谢物可作为鉴别二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涉及的通路包括ABC转运蛋白、氨酰-tRNA生物合成、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结论:UA与AMI的血浆代谢组分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对探求其生物学本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俞鹏杨哲君石瑞洁孙伟新陈晓虎沈乐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代谢组学
从心络微型癥瘕理论探析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被引量:4
2020年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oronary micro vascualdis⁃ease,CMV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患者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并没有大血管狭窄。关于冠脉微血管疾病的研究[1]已跨越半个世纪,1973年由Kemp首次提出的X综合征到如今的冠脉微循环病变,2012年一项欧洲随访研究显示,近1/3的男性和2/3的女性患者未发现阻塞性冠脉疾病,但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P<0.001),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正式将此病列入冠心病的临床类型[2]。
乔洵陈晓虎阮雪莲沈乐俞鹏孙伟新
关键词:经络络病学说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将6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病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分析其证型分布规律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肝火亢盛证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结论:研究表明,随着高血压病病程的延长及中医辨证病机由实至虚的进展,患者的血压会逐渐增高,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刘福明陈晓虎杜午奇沈乐唐蜀华
关键词:高血压辨证分型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大动脉功能参数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动脉功能参数,为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将6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结果:阴阳两虚证型组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均明显高于无症状、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及证型不明确组别组别,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组外周反射波增强指数、中心动脉收缩压明显低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及证型不明确组别,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阳两虚证型组大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大于其他组别,大动脉硬化程度与高血压持续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福明陈晓虎杜午奇沈乐唐蜀华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
益气滋阴活血利水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被引量:1
2016年
扩张型心肌病是难治性疾病,其病因未明,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家族遗传等有关。常见症状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呼吸困难、腹胀、水肿等。早期可无特殊表现,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加重会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腿部浮肿、容易疲劳等。治疗主要是控制心力衰竭,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ARB、β阻滞剂、强心剂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常规西医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仍未明显改善,配合中药治疗能显著改善症状,举例如下。
沈乐俞鹏
关键词:活血利水益气滋阴扩张型心肌病Β阻滞剂心血瘀阻心衰病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及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病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分析其证型分布规律性。采空腹血6ml,分离白细胞,用苯酚-氯仿法从白细胞中抽提DNA。使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电泳法进行ACE I/D基因分型。结果各证型组在各基因型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但肝火亢盛、痰湿壅盛属于中医实证证型组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属于虚证或虚实夹杂的证型组。结论ACE不同基因型分布对中医辨证分型可能没有影响。
刘福明陈晓虎杜午奇沈乐唐蜀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ACE辨证分型
陈晓虎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总结陈晓虎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陈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医案处方,构建中药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运用统计学软件Excel表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选取使用频次≥30的高频中药,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共现网络的可视化升级,提取核心药物;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纳入的164例有效处方中涉及中药共153种,累计频次2916次,前8味依次为甘松、茯苓、紫草、陈皮、茯神、丹参、红花、木香;常用药物多为性温、平、寒之品,药味以甘味药和苦味药为主,多归肝、肺经,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支持度最高的是紫草→甘松,置信度100%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茯神→茯苓;高频药物聚类得到6个聚类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特征值>1的公因子9个。结论陈教授认为冠心病室性早搏以气阴两虚为本,气滞、瘀血为标,辨证施治时以益气养阴,行气活血,安神定悸为主,瘀久化热则配以清热之法,寒温并用,消补兼施,则补而不滞,消而不伤,相得益彰,临床疗效满意。
刘倩刘倩沈乐陈建东俞鹏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早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潜阳育阴颗粒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价
2025年
目的探究潜阳育阴颗粒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A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潜阳育阴颗粒治疗的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B组,疗程8周,随访10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DBPV)、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白昼DBPV、夜间DBPV、白昼SBPV、夜间SBPV]、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结果治疗后,B组与A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1.88±2.96)分、(15.19±2.49)分],低于治疗前[(23.48±1.61)分、(23.40±1.72)分],且治疗后B组较A组低(t=7.411,P<0.05)。B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8周后为(146.48±9.62)mm Hg(1 mm Hg≈0.133 kPa)、(90.11±8.31)mm Hg,随访10周后为(137.25±9.17)mm Hg、(82.56±8.60)mm Hg],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8周后为(150.83±9.27)mm Hg、(93.44±8.79)mm Hg,随访10周后为(140.79±8.95)mm Hg、(85.78±8.41)mm Hg],低于治疗前[B组为(173.69±9.56)mm Hg、(102.07±8.87)mm Hg,A组为(173.15±9.88)mm Hg、(101.77±9.03)mm Hg],且治疗后B组较A组低(t=2.820、2.393、2.384、2.318,均P<0.05)。治疗后的DBPV、SBPV、白昼DBPV、夜间DBPV、白昼SBPV、夜间SBPV,B组分别为(11.73±1.76)mm Hg、(10.28±1.38)mm Hg、(9.94±2.21)mm Hg、(8.11±1.63)mm Hg、(9.87±1.77)mm Hg、(8.92±1.65)mm Hg,A组分别为(12.38±1.53)mm Hg、(10.94±1.59)mm Hg、(10.77±2.13)mm Hg、(8.74±1.79)mm Hg、(10.69±2.05)mm Hg、(9.64±2.07)mm Hg,低于治疗前[B组分别为(15.33±2.15)mm Hg、(14.78±1.82)mm Hg、(15.41±2.49)mm Hg、(10.74±2.48)mm Hg、(13.05±2.63)mm Hg、(14.44±2.74)mm Hg,A组分别为(14.89±2.34)mm Hg、(14.69±1.64)mm Hg、(15.28±2.16)mm Hg、(11.15±2.56)mm Hg、(12.76±2.26)mm Hg、(14.73±2.61)mm Hg],且治疗后B组较A
宁澄李婕俞鹏沈乐
关键词:氨氯地平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