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翔

作品数:42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稀土
  • 18篇产业链
  • 11篇产业链延伸
  • 8篇稀土产业
  • 5篇企业
  • 4篇上市公司
  • 3篇中国稀土
  • 3篇稀土产业链
  • 3篇稀土新材料
  • 3篇会计
  • 3篇价格波动
  • 3篇供应链
  • 2篇大智
  • 2篇电机
  • 2篇堆叠
  • 2篇永磁
  • 2篇永磁电机
  • 2篇有色
  • 2篇有色金属
  • 2篇有色金属行业

机构

  • 41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江西应用技术...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包头稀土研究...

作者

  • 42篇罗翔
  • 14篇赖丹
  • 8篇吴一丁
  • 3篇吴建奇
  • 2篇刘婷
  • 2篇谢林海
  • 1篇刘建胜
  • 1篇王世进
  • 1篇黄智勇
  • 1篇杨阳
  • 1篇袁志明
  • 1篇李敏

传媒

  • 3篇价格月刊
  • 2篇科学决策
  • 2篇中国矿业
  • 2篇金融与经济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财务与金融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有色金属科学...
  • 1篇会计之友
  • 1篇稀土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商业会计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路基工程
  • 1篇财政监督
  • 1篇财会月刊(下...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中国商论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稀土产业沿价值链“逆向”发展的解析——基于经营绩效视角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稀土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稀土产业发展却一直停滞于产业链的前端(原料)环节,后端的稀土应用环节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产业发展呈现沿价值链"逆向"发展的不利态势。文章利用沪深19家稀土类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经营绩效视角对稀土产业链的前端与后端进行比较,挖掘我国稀土产业沿价值链"逆向"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我国稀土产业朝价值链后端发展的建议。
吴一丁罗翔
关键词:产业链经营绩效主成分分析
全球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的技术演进
稀土新材料是维护国家安全、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实现"双碳"战略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中国面临西方重构稀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如何促进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本文从专利申请时间趋势、...
罗翔李政赖丹郭咏梅
关键词:稀土产业链延伸技术演进
全球稀土新材料的技术演进及中国稀土产业链延伸的方向选择被引量:5
2023年
稀土新材料是维护国家安全、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中国面临西方重构稀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如何促进稀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合理选择稀土产业链的延伸方向是中国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本文从专利申请时间趋势、新材料类别、国家(地区)分布、热点技术领域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全球稀土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演进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稀土产业链延伸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判断与技术演进分析。研究发现,全球稀土新材料专利家族数总体上呈现快速上升的演进态势,经历了“美国→日本→中国”的技术引导演变格局;全球稀土新材料专利家族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稀土催化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稀土合金、稀土抛光材料和稀土储氢材料;中国和日本占据了全球稀土新材料专利家族数的半壁江山;全球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家族数呈现稳步增长的演进态势,中国已成为全球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家族数最多的国家,将稀土永磁电机作为稀土产业链延伸的重点方向不仅具备经济可行性,而且具备技术可行性。本文研究可为中国准确把握稀土新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合理选择产业链延伸的重点方向,优化及调整产业链结构,提升稀土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提供决策参考。
罗翔李政赖丹
关键词:稀土产业链延伸稀土永磁电机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配置研究
当前正在进行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的配置,使得改革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的事权和财权得到良好地配置。法律法规能否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行,最终还是要具体落实到司法和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
罗翔
中国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后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稀土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已成为制约稀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利用价格传导和风险管理理论,基于产业链延伸视角分析了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后果。其次,在分析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1月~2021年9月稀土矿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OLS方法实证检验需求、供给、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对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不利于中国稀土产业链延伸战略的实施,影响了稀土全产业链的稳定发展;随着全球稀土资源博弈日益激烈和供应格局日趋多元,除了普遍关注的需求与供给因素外,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外生冲击也是影响稀土矿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罗翔李政赖丹
关键词:价格波动产业链延伸经济后果
我国稀土企业集团整合赋能产业链延伸的历程、机制、效应与展望
2025年
稀土企业集团整合是提升稀土产业链竞争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稀土企业集团整合赋能产业链延伸的演进历程、理论机制与主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稀土企业集团整合的演进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思想萌芽期(1999—2010年)、加速推进期(2011—2014年)、初步形成期(2015—2020年)和深化转型期(2021年至今)四个演进阶段;我国稀土企业集团整合通过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促进资源有效协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等渠道赋能稀土产业链延伸;我国稀土企业集团整合赋能产业链延伸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但资源协同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尚未得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提出国家进一步推动稀土企业集团有序有效开发海外中重稀土资源、切实提升稀土企业集团整合的资源协同效应、发挥稀土企业集团的产业链链主作用、引导两大稀土企业集团与产业链下游龙头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或并购整合等对策建议。本文研究既有助于全面客观认识我国稀土企业集团整合赋能产业链延伸的历程与效应,也能够为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嬗变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发挥稀土企业集团整合的作用,增强稀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罗翔李政祝爽
关键词:稀土产业链延伸供应链
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被引量:5
2019年
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减持行为,已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11-2018年间1743家A股上市公司的3330个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但两者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短期债务占比越大,债务期限越短,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治理结构和债务期限视角,就如何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赖丹蔡晓凤罗翔
关键词:公司治理债务期限大股东减持
密实度对格栅-再生混凝土骨料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相对密实度、颗粒级配及法向应力等因素对格栅-再生混凝土骨料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通过大型直剪仪对不同相对密实度的再生混凝土骨料进行单调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相对密实度、颗粒级配、法向应力影响因素下,界面均呈现出峰值后剪切软化现象;相对密实度对界面剪切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相对密实度的增大,界面抗剪强度、剪切模量、似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整体剪胀量均呈现增大趋势;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大,界面峰值抗剪强度与残余抗剪强度均增大,剪胀现象明显;界面峰值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增加幅值、剪胀量随法向应力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
吴建奇李敏罗翔陈腾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骨料相对密实度颗粒级配抗剪强度
产业升级视角下我国稀土企业的风险研究
2016年
实现稀土产业升级是解决稀土高端应用领域发展落后、环境破坏严重、出口定价权缺失等问题的必经之路。从微观视角而言,产业升级的实践主体是企业,最终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微观企业的升级决策,稀土企业由产业链前端向后端升级面临着诸多风险。本文以产业升级为视角,通过DFA方法对稀土产业链前后端的风险水平进行深入比较,判断产业链前后端的风险水平能否驱动我国稀土产业升级。研究表明,产业链前端的风险水平低于后端,降低产业链后端的风险水平是实现稀土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罗翔吴一丁
关键词:产业链DFA方法
黄金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动态评价——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被引量:2
2014年
黄金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水平是衡量我国黄金产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最重要标准。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依据我国黄金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面板财务数据,从动态角度对我国黄金产业的效率水平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2007-2012年,我国黄金上市公司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年均5%的衰退趋势;技术进步效率是制约我国黄金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考察期内,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发生明显的增减变动。
罗翔黄智勇杨阳
关键词:黄金上市公司MALMQUIST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