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刚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沥青
  • 6篇改性沥青
  • 4篇混合料
  • 3篇流变性
  • 3篇流变性能
  • 3篇聚合物改性
  • 3篇聚合物改性沥...
  • 3篇胶粉
  • 3篇SBS改性
  • 3篇SBS改性沥...
  • 2篇蠕变
  • 2篇温度敏感性
  • 2篇沥青混合
  • 2篇沥青混合料
  • 2篇胶粉改性沥青
  • 2篇改性
  • 2篇改性沥青及混...
  • 1篇电镜
  • 1篇动态剪切流变
  • 1篇动态剪切流变...

机构

  • 8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8篇王岚
  • 8篇陈刚
  • 3篇邢永明
  • 2篇冷冰
  • 1篇贾永杰
  • 1篇王宇

传媒

  • 3篇功能材料
  • 3篇公路工程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被引量:25
2015年
为评价不同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MA)、橡胶粉改性沥青(RPMA)、复合改性沥青(CMA))老化前后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以上3种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试样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并取老化前后温度扫描数据利用粘温指数VTS的不同算法在不同温标下对改性沥青的粘度-温度曲线进行拟合,针对不同沥青从线性相关系数的角度分析了各自最适用的温标及算法;在适用的温标下利用粘温指数VTS评价了不同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温度敏感性,并利用电子显微镜扫描实验,从沥青的微观结构特征分析了不同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开式温标及兰金式温标下拟合出的VTS可以更好地评价不同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组分及蜡含量的变化对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影响最大,胶体结构与大分子分子量的影响次之;老化作用使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降低,RPMA在老化前后温度敏感性最低。
王岚胡江三陈刚贾永杰王宇
关键词: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
基于VIC-3D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界面力学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开裂及裂缝发展规律,通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半圆试件三点弯曲实验,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利用VIC-3D(video image correlate,3D)采集系统对试件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并利用VIC-3D软件计算得到试件在受弯拉过程中三维位移场、应变场的变化及变化速率,分析并得出裂缝出现及发展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开裂试件断口进行观察,结合位移场、应变场及其变化速率揭示了试件开裂及裂缝发展的机理。结果表明,利用水平方向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可探究裂缝的发展轨迹;沥青混合料的开裂和裂缝发展沿沥青砂浆与粗集料的界面区发生,且趋向于表面情况相对差的集料的界面区;裂缝发展速率与界面区的厚度有关,可根据界面区厚度的代表值预测裂缝发展速率。
王岚胡江三陈刚弓宁宁
关键词:位移场应变场裂缝
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流变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小梁弯曲蠕变试验及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比研究了胶粉改性沥青(CR)和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微观结构、高温及低温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SEM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及SBS改性剂都能与沥青达到良好共融,但在沥青混合料中胶粉改性沥青与石料界面的粘结性要优于SBS改性沥青;DSR试验结果表明,CR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低温抗裂能力和高温抗变形能力;小梁弯曲蠕变试验在-15、0、15、30,45℃5种温度下对比研究了配合比相同的2种沥青混合料,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弯曲蠕变速率对比曲线,试验结果表明,CR混合料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此外,还进行了45℃下2种沥青混合料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证明CR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高温变形特性。
王岚陈刚胡江三邢永明冷冰
关键词:胶粉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蠕变
聚合物改性沥青高温抗变形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研究短期老化作用、温度分别对3种聚合物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SMA)、橡胶粉改性沥青(RPMA)、复合改性沥青(CMA)抗变形能力的影响,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分别对3种沥青原样及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后的沥青试样进行重复蠕变恢复实验,利用抗变形指数HL与蠕变劲度的粘性部分GV对沥青高温变形性能进行评价;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沥青试样的微观结构形态进行观察,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同沥青抗变形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GV与HL可较好地评价高温下改性沥青的抗变形能力;短期老化作用使基质沥青与改性剂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抗变形性能改变;温度对沥青抗变形能力的影响取决于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强弱,RPMA在高温状态下表现最好。
王岚胡江三陈刚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沥青温度
聚合物改性沥青及混合料高低温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胶粉改性沥青(CRMA)是将一定比例的废旧橡胶轮胎粉末加入基质沥青中而制成的一种高性能改性沥青。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比观察了CRMA和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外观形貌,发现橡胶粉及SBS改性剂都与沥青融合性良好,混合料中石料与CRMA沥青界面粘结性更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得到温度和荷载作用频率对两种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证明CRMA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低温变形能力和抗高温性能;通过小梁弯曲蠕变试验,研究了配合比相同的两种沥青混合料在-15、0、15、30和45℃5种温度下的流变特性,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弯曲蠕变速率对比曲线,发现CRMA混合料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通过对45℃下两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证明CRMA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高温变形特性。
王岚胡江三陈刚
关键词:胶粉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蠕变
沥青混合料变形特性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对橡胶粉(CR)改性沥青混合料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变形场分析,利用Vic-3D图像处理软件对散斑图像进行处理,提取试件表面随着荷载变化的位移场和应变场.通过预切口半圆弯拉实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水平位移变化速率和水平应变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裂纹性质及断裂特性的分析.在沥青混合料裂纹开裂过程中,开裂时的荷载、最大荷载与最大水平应变对应荷载并非同一荷载值.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长期温度老化和冻融循环前后,CR改性沥青混合料都具有更强的抗开裂能力,并且长期温度老化对2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断裂韧性指标得到与DSCM实验结果相吻合的开裂特性,验证了DSCM对沥青混合料裂纹研究的适用性.
王岚陈刚邢永明胡江三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数字散斑相关法变形场断裂韧度
聚合物改性沥青细观结构及高温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包括内蒙古在内的西部地区常用的3种聚合物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及复合胶粉改性沥青),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比观察了废胶粉和SBS改性剂、普通沥青及3种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形貌,发现两种改性剂均具有网状结构,3种改性沥青中橡胶粉及SBS改性剂都与沥青融合性良好;利用针入度粘度指数PVN和粘温指数VTS对3种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进行了评价,发现胶粉改性沥青具有最小的温度敏感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通过研究复数剪切模量G*及相位角δ随温度及频率变化的规律并利用改进的车辙因子对3种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得出胶粉改性沥青具有最好的高温稳定性,其次为复合胶粉改性沥青,并且从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角度出发解释了3种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与高温变形性能存在此种规律的原因。
王岚胡江三陈刚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沥青细观结构温度敏感性高温性能
老化对胶粉和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6
2015年
为研究短期老化作用对胶粉(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对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然后在不同温度和荷载频率下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橡胶粉及SBS改性剂都能与沥青达到良好共融,老化后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界面结合状况却差于橡胶粉与沥青的界面结合状况;老化作用使C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由储存模量G′(弹性)占主导作用转向由损失模量G″(黏性)占主导作用的温度转化点向高温转移;短期老化作用在高温下对SBS改性沥青产生的影响较大;短期老化前后,CR改性沥青较SBS改性沥青具有更强的高温抵抗变形能力和抗车辙能力;随加载频率增大,2种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都得到增强.
王岚陈刚邢永明胡江三冷冰
关键词:聚合物改性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流变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