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卫锋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非晶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合金
  • 3篇非晶合金
  • 3篇ZR基非晶
  • 3篇W
  • 2篇渗流铸造
  • 2篇纤维增强
  • 2篇ZR基非晶合...
  • 1篇动态性能
  • 1篇断口形貌
  • 1篇钨丝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块体
  • 1篇NI
  • 1篇TI
  • 1篇ZR
  • 1篇力学性
  • 1篇F

机构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马卫锋
  • 4篇李金山
  • 4篇寇宏超
  • 4篇傅恒志
  • 3篇周廉
  • 2篇陈春生
  • 2篇王一川
  • 1篇杜三明
  • 1篇胡锐
  • 1篇姚健

传媒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W_f/ZrTiCuNiBe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与性能被引量:2
2007年
用渗流铸造水淬法制备了φ6mm×50mm的W纤维增强的Zr41.25Ti13.75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相同渗流时间,不同渗流温度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形貌,并采用Push-out法测定了界面剪切强度,讨论了界面特征、界面剪切强度与宏观压缩断裂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渗流铸造法制备的W纤维增强Zr41.25Ti13.75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明显提高了非晶合金的塑性和断裂强度。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包括界面扩散和界面反应两个过程。界面反应程度加剧时界面剪切强度增大,复合材料的破坏方式由纵向劈裂转变为剪切破坏。
陈春生李金山马卫锋寇宏超胡锐周廉傅恒志
关键词:复合材料渗流铸造
W纤维增强Zr基非晶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现状被引量:10
2006年
评述了W纤维增强Zr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润湿行为、界面反应和残余应力等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界面的因素,讨论了控制和优化界面特性的途径和方法。
马卫锋寇宏超李金山王一川周廉傅恒志
关键词:纤维增强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
块体Ti_(40)Zr_(25)Ni_8Cu_9Be_(18)非晶合金的低温压缩行为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块体Ti40Zr25Ni8Cu9Be18非晶合金在液氮温度下的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并对不同应变速率时的低温力学性能和室温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块体Ti40Zr25Ni8Cu9Be18非晶合金在低温时的压缩强度明显高于室温时的压缩强度;且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低温压缩强度增加的幅度较大,即正应变速率敏感因子增大;在液氮温度和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光滑断面的出现说明低温对降低粘度起着阻碍作用,粘度降低的量级没有达到形成脉状花样所需要的要求;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剪切断口脉状花样的出现说明高应变速率能够明显降低剪切面粘度。
姚健李金山马卫锋寇宏超王一川傅恒志
关键词:力学性能
钨丝增强Zr基非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及断裂特性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渗流铸造法制备出d 6 mm钨丝增强ZrTiCuNiBe非晶合金复合材料,并利用Hopkinson压杆冲击加载装置、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其动态压缩行为及断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钨丝直径减小和体积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增大;当钨丝直径为0.25 mm,体积分数为60%时,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高达2 600 MPa,断裂模式为剪切断裂和劈裂混合破坏模式,同时有钨丝与基体发生脱粘现象。非晶基体在动态压缩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热软化和熔化特征。
马卫锋寇宏超李金山陈春生杜三明周廉傅恒志
关键词:钨丝动态性能断口形貌
W纤维增强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界面行为与特性研究
与传统晶态合金材料相比,块体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室温高强度和硬度、大于2/%的弹性极限、良好的断裂韧性以及在侵彻金属时具有自锐性。因此,块体非晶合金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室温塑性低限制了块体非晶合金在工...
马卫锋
关键词:渗流铸造ZR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