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老年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 邢宏建吕红英王凌凌邹庆华齐秀恒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老年恶性肿瘤治疗领域。项目背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恶性肿瘤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身体特点,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肿瘤治疗艾迪注射液中药注射液
- 艾迪注射液对老年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老年肿瘤患者绝大部分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重点在于尽量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放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 吕红英邢宏建王凌凌邹庆华齐秀恒
- 关键词:食管癌老年爱迪注射液
- 艾迪联合NP方案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NP化疗方案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联合组患者加用艾迪注射液.观察并比较治疗过程中近期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2、0.048、0.178,P=0.559、0.827、0.673);联合组Ⅲ~Ⅳ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1.7%)低于化疗组(63.3%) (x2 =25.09,P=0.001),联合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组(18.3%与35.0%,x2=4.26,P =0.039);联合组经治疗后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13.8±2.4)与(22.4±2.7),t=2.876,P<0.005];联合组生活质量好转率明显高于化疗组(63.3%与33.3%,x2=10.812,P=0.001),而恶化率明显低于化疗组(6.7%与36.7%,x2=15.91,P=0.000).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NP化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提高NK细胞活性和生活质量.
- 邢宏建王凌凌吕红英邹庆华齐秀恒
-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NP化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毒副作用
-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被引量:4
- 2014年
- 总结了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早期发现并及时抗感染治疗等。认为提前实施干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能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吕红英邢宏建李兰金立群
- 关键词: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
- 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改良方法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探讨成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长度外测量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经右侧上肢或左侧上肢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传统法(四点法):穿刺侧上肢与躯体在同一水平面并且成30°角,穿刺点、穿刺侧上肢与躯体成30°角的顶点、同侧锁骨中点的下缘、右侧第三肋间隙为四点。所得三个测量值之和为置管长度;置管后拍X胸部正位片时同样采取:置管侧上肢与躯干成30°角的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横L法)进行测量。比较两组PICC置管长度、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率。结果 四点法测量长度45.3±2.4;传统方法测量长度49.6±2.8,u=9.38,P﹤0.01。观察组导管尖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90.4%,对照组为44.4%,x2=30.41,P﹤0.01。结论 成年患者行PICC置管时,应用改良传统法(四点法)外测量置管长度,杜绝了因置管侧上肢与躯干所成的角度的不统一而导致的导管尖端位置的改变;显著提高导管尖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
- 于士玉吕红英杨晓红边艳玲王彦超杜宝昌
- 关键词:PICC置管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