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珠三角地区城镇院外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单中心研究
- 目的 通过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珠三角地区城镇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区域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运用Utstein模式建立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系统,收集整理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201...
- 刘远山吴海东胡怀岭姜椿法邱全煌黄子通蒋龙元余涛
- ACS患者心肺复苏结局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诱发心搏骤停(cardiopulmonary arrest,CA)患者心肺复苏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62例2019年9月—2024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心肺复苏术后并收治入院的CA患者。所有患者病因均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CS。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好转出院组(对照组)。对比各组的临床资料,并以Gensini评分作为反映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指标,分析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因素。结果:复苏前心律(OR=10.78,95%CI:1.16~100.37)、年龄(OR=1.08,95%CI:1.01~1.16)、Gensini评分(OR=1.06,95%CI:1.01~1.11)、高血钾(OR=9.53,95%CI:1.73~52.54)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联合复苏前心律、年龄、Gensini评分和血钾水平构建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结论:复苏前心律、年龄、Gensini评分和血钾水平是ACS患者CA并成功接受心肺复苏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四项指标可以对患者住院期间死亡起到较好的预测作用。
- 苏晨吴海东王彤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搏骤停心肺复苏GENSINI评分
- 12352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本区域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6月1日-2019年06月30日2年内荣昌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结果:本院2年内共有院前急救12352例次。患者以60-70岁的老年患者为主,一天内在9-21时为院前急救的高峰时段。一年中以春季和冬季院前急救病例较多。外伤以车祸伤为主,非外伤中以神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为多见。结论:区域院前急救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本区域的院前急救重点是外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应建立胸痛、卒中和创伤等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以提高急救能力。一天内在8-22时以及冬春季节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
- 曹淞吴海东吴海东廖伟马中华
-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创伤猝死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60例体会被引量:5
- 2002年
- 吴海东王彤
- 关键词:急救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体位穿刺点进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