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晶晶
- 作品数:67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微量气态有机物发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气态有机物发生装置,包括溶液瓶,溶液瓶的出口通过液体管线与蠕动泵进液口相连,蠕动泵的出液口通过送液管线与蒸发室的液态污染物入口相连通,浮子流量计的空气入口与压缩空气连通,浮子流量计的空气出口与蒸发...
- 裴晶晶崔国丰陆义刘俊杰龚原
- 文献传递
- 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
- 一种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空压机、硅胶干燥管、颗粒物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所述的空压机的输入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第二质量流量控...
- 裴晶晶韩旭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果蔬冷藏库的乙烯净化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一种适用于果蔬冷藏库的乙烯净化装置,装置主体为方形空气管道状,核心部件包括填充了吸附剂的乙烯吸附净化模块,乙烯吸附净化模块前端设有制冷除湿模块,所述制冷除湿模块前端设有变频风机,制冷除湿模块下方设有楔形接水...
- 裴晶晶李炯标
- 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寿命的确定方法
-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寿命的确定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监测空气净化器回风附近不同采样时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C;计算空气净化器对该污染物的净化衰减常数K;通过比较当前污染物净化衰减常数与初始污染物净化衰减常数,计算空...
- 裴晶晶董传斌代雯华
- 文献传递
- 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
- 一种空气净化滤料测试实验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空压机、硅胶干燥管、颗粒物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所述的空压机的输入端连接进气管路,所述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第二质量流量控...
- 裴晶晶韩旭
- 文献传递
- 室内臭氧与甲苯相互反应产生超细颗粒物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研究室内臭氧和甲苯两种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依据臭氧与甲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利用环境舱实验监测臭氧与甲苯共同存在时,两者浓度的变化以及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发现臭氧与甲苯发生了氧化反应,加快了臭氧的衰减;通入甲苯后,计数中径0.27μm以下颗粒物浓度出现明显增加,在颗粒物浓度达到最大值时,0.27μm以下颗粒物总数占总颗粒物的99.57%.室内臭氧和甲苯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包括超细颗粒物在内的可吸入细颗粒物,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 刘俊杰李艳菊裴晶晶
- 关键词:臭氧甲苯超细颗粒物室内空气质量
- 一种用于空气过滤器测试系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发生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过滤器测试系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发生器,它包括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出口通过液体管线与恒流泵进液口相连,恒流泵的出液口通过送液管线与蒸发室的液态污染物入口相连通,浮子流量计的空气入口与压缩空气连通,浮子...
- 裴晶晶陆义刘俊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建筑室内颗粒物及气体复合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内颗粒物及气体复合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气体净化材料和颗粒物过滤材料及外观状态表征;(2)通过负载纳米级活性炭实验系统对不同的颗粒物过滤材料进行预负载实验并进行不同颗粒物过滤材...
- 刘俊杰陈瑞清裴晶晶
- 文献传递
- 电子洁净室用化学过滤器性能及其评价方法
- 2025年
- 电子洁净室中空气化学污染物会直接影响半导体产品的质量及良品率。化学过滤器的性能及其评价方法对有效控制电子洁净室中的空气化学污染物浓度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参考相关标准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对19台电子洁净室化学过滤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分析了不同化学过滤器对酸、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类空气化学污染物的净化性能。与质量容污量相比,采用摩尔容污量能更好地评价同款双效化学过滤器处理不同污染物时的使用寿命。对某台化学过滤器分别进行了9×10^(-6)、45×10^(-6)、90×10^(-6)不同加载体积分数下的甲苯净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容污量和持附力随加载浓度降低而下降。此外,同时考虑化学过滤器的净化性能和阻力性能,采用综合能效指标分别对酸、碱化学过滤器进行了性能比较。根据ISO提供的一般通风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分级方法对电子洁净室化学过滤器的甲苯净化性能进行了分级,所测试化学过滤器均为中级(md),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区分,未来需要针对此类特殊应用场景建立更精细的化学过滤器分级方法。
- 薄海洋潘奕君裴晶晶刘俊杰
- 空气净化器去除颗粒污染物的试验性能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便携式空气净化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颗粒污染物的去除,然而大部分空气净化器名义过滤效率很高,实际净化效果却不太理想,针对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空气净化器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一个标准实验室,利用推荐的香烟尘作为测试气溶胶对市场上存在的5种主流空气净化器的单通净化效率及实际房间的净化效率进行试验比较,并利用Lighthouse 2016激光粒子计数器及Dustrak 8530气溶胶采样仪分别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悬浮粒子的计数效率(粒径≥0.3μm)及计重效率(PM_(2.5))进行了测量。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空气净化器的安装气密性及室内气流组织形式是影响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2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过滤器安装气密性对粒径≥0.3μm颗粒物及PM_(2.5)净化效果的影响程度分别超过了8%和2%,室内气流组织形式对粒径≥0.3μm颗粒物及PM_(2.5)净化效果的影响程度约为30%和20%,二者对小颗粒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程度均超过了大颗粒物。研究表明,室内气流组织形式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安装气密性。
- 张欣刘俊杰侯跃飞尹晓彤裴晶晶王志强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空气净化器PM2.5气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