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蔚
- 作品数:24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呋麻滴鼻液中呋喃西林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建立呋麻滴鼻液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4nm处测定制剂中呋喃西林的含量。结果:在4.8μg/ml~7.2μg/ml浓度范围内,呋喃西林在波长374nm处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RSD为0.55%。结论:本法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简单、准确。
- 连晓蔚
- 关键词:呋麻滴鼻液呋喃西林
- 溪黄草中抑菌物质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主要对溪黄草抑菌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及抑菌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溪黄草中抑菌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浓度为70%的乙醇,回流时间为2h,料液比1∶30。溪黄草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霉菌抑制效果不明显。
- 姚勇芳连晓蔚朱美娟骆怡竹
- 关键词:溪黄草抑菌效果
- 两种凝胶柱基于GPC-液相色谱法测定芥花油中16种多环芳烃
- 本文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建立了AGPC-HPLC法检测芥花油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对比了两种不同规格(玻璃标准凝胶净化柱和不锈钢快...
- 向君毅连晓蔚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多环芳烃
- 文献传递
- 不同胁迫处理诱导荔枝应激与褐变的关系
- 2025年
- 果皮褐变是荔枝在采后贮运流通环节最显著的品质劣变特征之一,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以糯米糍荔枝为材料,设置轻度失水(dehydration treatment,DT)、热激(heat-shock treatment,HT)和冷激(cold-shock treatment,CT)3种逆境胁迫处理,通过研究荔枝果实经胁迫处理后果皮外观、褐变指数、褐变相关生理指标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应激变化,探究不同胁迫所诱导荔枝褐变的内在差异。结果表明:3种胁迫处理后,常温下果皮褐变加剧,亮度下降,含水量降低,膜透性增加,其中DT处理组果实褐变最迅速,褐变指数第6天即达到4.99,HT和CT处理组诱导果皮褐变的速度较DT处理组慢;DT处理组荔枝完全褐变后果皮呈干黄色,脆性高,含水量最低,仅为27.76%,明显低于HT和CT处理组的45.20%和42.99%。果实呼吸速率高低处理组表现为CT>HT>DT,相对电导率高低处理组顺序则是DT>HT>CT;贮藏前期HT和CT处理组果实的PPO、POD活性受到抑制,SOD活性则在后期明显提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失水和冷激胁迫引起褐变的果皮细胞结构被破坏,内含物基本降解消失;热激胁迫的褐变果皮细胞保持结构完整,含有大量聚结的沉积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胁迫处理的荔枝果皮褐变指数均与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与L*、果皮含水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失水胁迫处理导致荔枝快速褐变,热激和冷激胁迫可以通过诱导荔枝自身应激提高果皮含水量和果实呼吸强度,抑制果皮相对电导率升高,抑制PPO和POD活性,提高贮藏后期SOD活性,从而延缓果皮褐变。
- 薛晓清薛晓清连晓蔚肖卓霖罗焘吴振先
- 关键词:糯米糍果皮褐变
- 洋葱中黄酮苷的提取及抗氧化稳定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探讨洋葱中黄酮苷的提取工艺,以及pH值、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洋葱黄酮苷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用40倍75%的丙酮溶液,在60℃条件下提取1 h为最佳提取方法;洋葱中黄酮苷在微酸性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质比较稳定;在70℃以上条件下保存1 h基本失去抗氧化活性;洋葱中黄酮苷对光线敏感。
- 姚勇芳朱美娟莫慧平连晓蔚方壮育
- 关键词:洋葱黄酮苷抗氧化稳定性
- 腌肉中乳酸菌的分离选育被引量:11
- 2009年
- 从自然发酵的腌肉中分离到28株菌株,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有4株属于乳杆菌属(编号L1、L3、L4、L8)。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3的产酸能力最强、耐盐性能最好、发酵产品品质优良,为腌肉的优良发酵剂。
- 刘晓蓉邓毛程连晓蔚
- 关键词:腌肉乳酸菌发酵试验
- 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测信息风险预警体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是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如何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 向君毅连晓蔚
- 关键词:风险预警体系
- 清远麻鸡肉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清远麻鸡的10项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确定了权重系数,建立了清远麻鸡肉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1.138 7×(0.446 8 F1+ 0.241 5 F2+ 0.169 9 F3)。其中,F1=0.168 X1-0.206 X2+0.578 X3-0.187 X4-0.389 X5+0.586 X6+0.518 X7+0.357 X8+0.223 X9+0.306 X10;F2=0.623 X1+0.154 X2+0.465 X3-0.216 X4-0.108 X5+0.332 X6+0.376 X7+0.673 X8+0.758 X9+0.105 X10;F3=0.112 X1-0.265 X2+0.277 X3+0.156 X4+0.375 X5+0.468 X6-0.082 X7+0.374 X8+0.382 X9+0.608 X10。式中X1、X2、X3、X4、X5、X6、X7、X8、X9、X10分别代表生鸡肉弹性、肉色值(L)、嫩度值、持水性、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胶原含量、肌纤维密度和谷氨酸含量。按此模型计算清远麻鸡肉质的综合得分,得分越高的肉质越好。本研究确定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68%、24.15%和16.99%,合计达87.82%,能够较好地反映清远麻鸡肉质的整体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程天德连晓蔚梁延省钟南
- 关键词:清远麻鸡肉质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肠道菌群利用几种膳食纤维体外发酵产短链脂肪酸的研究
- 膳食纤维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营养素,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和保健功能。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可被大肠益生菌部分发酵或全部发酵,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降低肠道pH,改善肠道菌的繁殖环境。肠道内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有乙酸、丙酸、丁酸、异丁...
- 连晓蔚
- 关键词:膳食纤维体外发酵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 文献传递
- 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07年
- 乙型肝炎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本文对乙型肝炎及其病毒HBV-DNA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 连晓蔚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