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单向度的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被引量:7
- 2014年
-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极富盛名的一部著作,在著作中他提出并阐述了"单向度的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逐渐丧失了否定、批评、想象和超越的能力。该著作又是他分析和批评发达工业社会的代表作,通过批判他提出了总体革命的理论。他的思想虽有很多缺陷,但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范晓丽李超
- 关键词:马尔库塞
- 塑造学习型人格 争当学习型教师被引量:1
- 2007年
- 塑造具有学习型人格的学习型教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学习型人格就是适应学习型社会需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观念,具有持续、快速、终身学习力的人格。教师的学习型人格是由道德人格、学术人格、教学人格、学习人格、政治人格五个人格要素构成。学习型教师就是具备学习型人格、能够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与学术创新的创新型教师。"两课"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快速的学习力和广博的知识。
- 李超
- 关键词:人格学习型教师学习力
- 市场经济的非道德性与公正要求
-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道德的核心是正义、公平、公正。难道市场经济就一定要讲道德、讲公正吗? 公正与市场经济有无必然联系?对此,争论不已。有的同志并不认同"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本人对此观点却不敢苟同。
- 李超
- 关键词:市场经济
- 文献传递
- 确立诚信观念 建设信用社会——唤回诚信被引量:1
- 2002年
- 诚信是规范、制度和人格的统一。“失信”现象已经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了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已经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观造成了巨大损害。“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体系缺失。必须通过对全党、全民的诚信教育和宣传,培育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制体系,其中,诚信教育是基础,个人信用是前提,企业信用是中心,政府信用是重点,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信用社会。
- 李超李雪燕
- 关键词:诚信信用制度市场经济
- 毛泽东的人学思想探微——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成果被引量:1
- 2008年
-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被运用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侧重研究了群体、阶级的人性、社会性以及共产党人的能动性和价值观,由此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进程。
- 李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
- 2011年
- 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是有区别的,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回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同步进行,思想解放、人的解放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是从上层开始,关注下层,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当前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必须深切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必须从以"官本位"为核心的政治集权主义中解放出来;二是必须从以"情本位"为核心的"关系学"中解放出来;三是必须从以"虚拟的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偏见中解放出来。然而,人的解放是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是关键。体制束缚人,体制也解放人。体制改革如果滞后,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皆是空谈。
- 李超
- 对部分农村干部能力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4
- 2007年
- 当前农村干部普遍存在着组织建设滞后、能力素质偏低,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执行能力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甚至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干部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村干部的学习能力、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等。
- 李超刘莎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干部
- 人学是21世纪时代精神的精华被引量:3
- 2006年
- 人学是研究作为整体的人及其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哲学史来看,人学是全部哲学的精髓。从现实来看,人学是21世纪的显学,是整个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主题形态;是当代中国和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 李超
- 关键词:人学显学发展动力
-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被引量:11
- 2007年
- 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题教学改革,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专题教学是针对某种现实需要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与教学活动,其特点是理论上的深刻性、思想上的针对性和实际运用上的现实性。它要求在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三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从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际。
- 李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专题教学高校教学改革
- 朱德、毛泽东伟大人格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 2011年
- "朱毛"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拆分的最佳搭挡和最优组合。在心理上共同的爱民情结,在行为上共同的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在认知上共同的刻苦好学精神,在生活态度上共同的对挫折的巨大容忍力,在品质上共同的谦逊豁达,在道德上共同的廉洁奉公、大公无私等,使他们在人格上始终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同时,又存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成分、理论思维与实际操作成分、战略宏观思维与战术微观思维成分、坚持真理和正确原则的尖锐与平和成分等人格差异。正是"朱毛"两个伟人的人格之间的差异而形成人格之间的的相互补充,才构建了"朱毛"人格的珠联璧合,才使"朱毛"人格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人格的精华,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人格基础和人格保证。
- 李超
- 关键词:人格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