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 作品数:48 被引量:306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2007-2016年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律和特点,为有效应对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0起,发病62 562例,死亡65例。未分级事件和传染病事件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的83.04%和93.04%,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98,P<0.05。事件发生场所为学校的占事件总数的74.41%,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08(0~168.41)d,首例病例发生时间至接报时间的中位数为6.32(0~86.72)d,两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33,P<0.001。结论 2007—2016年传染病为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事件类型,主要发生场所为学校。报告时间越早,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早报告、早处置,以减少事件扩散范围和危害。 马晓薇 冯晶 甄若楠 王志伟 谢朝军 陈建东 李泳光 廖鑫龙 肖新才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直报 流行病学特征 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卫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卫生状况,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预防和控制由空调细菌污染所带来的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要求,对5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运行期间,采集集中空调送风口空气样品,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除β-溶血性链球菌外,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口有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1.4%,细菌总数检出范围为27-930 cfu/m^3,最高超标近1倍;真菌总数合格率为85.7%,真菌总数检出范围为7-6000 cfu/m^3,最高超标11倍。结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加强微生物卫生管理。 李小晖 郭重山 钟嶷 刘慧 周自严 杨轶戬 江思力 王志伟关键词:公共场所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集中隔离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集中隔离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集中隔离工作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改善集中隔离者的生活体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电子问卷,对广州市27个集中隔离点年龄在18~70岁的隔离者以短信邀请的方式发放电子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隔离处置情况、自我感知隔离对其心理影响、媒介使用和信息获取情况、抑郁筛查量表(PHQ-2)、广泛性焦虑量表(GAD-2)、社会支持、应激感受量表(PSS-10)等。结果:回收到来自21个隔离点的320名隔离人员的合格问卷。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放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应激感知得分提高、负面主观感知是产生焦虑的危险因素[OR=1.126,OR95%CI(1.042,1.217);OR=5.636,OR95%CI(2.525,12.583)];应激感知得分提高、负面主观感知、使用多种媒介信息获取渠道是产生抑郁的危险因素[OR=1.095,OR95%CI(1.009,1.187);OR=7.829,OR95%CI(3.301,18.571);OR=5.825,OR95%CI(1.750,19.389)]。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集中隔离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而对隔离的负面主观感知和高应激程度是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 陈希 陈胤先 陈博文 敖惠瑜 杨韵鸥 罗业飞 刘方华 王志伟 何蔚云 罗新妮关键词:焦虑 抑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次数对患者健康状况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次数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1—12月通过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平台随机选取新冠感染患者,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新冠患者感染次数及症状严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冠感染次数与CAT评分的关系。结果2809例新冠患者平均年龄(37.10±13.70)岁,男女比例为1.15∶1。感染1次1184例(42.15%),感染2次1248例(44.43%),感染≥3次377例(13.42%)。症状较轻(CAT评分≤20分)2505例(89.18%),症状严重(CAT评分>20分)304例(10.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相关因素后结果显示,新冠感染2次(OR=1.41,95%CI:1.07~1.86)、新冠感染3次(OR=2.39,95%CI:1.69~3.36)是症状严重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复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对新冠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预防新冠病毒再次感染对居民后续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王娟 梁嘉敏 Lukatie 曾玲珑 谢东明 王志伟 彭志丽 吕嘉春关键词:症状严重程度 生活质量 广州市居民新冠疫苗接种犹豫性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居民对接种新冠疫苗的犹豫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市范围通过电话号码随机抽样1 000例广州市居民,由广州市12 320卫生热线于2021年4月中旬对抽取的居民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居民对接种新冠疫苗的知识、信念和态度。运用SPSS 20.0软件包,分析广州居民的疫苗接种犹豫状况的分布,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疫苗犹豫的相关因素,OR及其95%CI大于1为疫苗犹豫的危险因素。结果 1 000位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90±9.27)岁,男性占44.1%,男女比例为1∶1.27,疫苗犹豫的调查对象占30.0%。城市居民犹豫率(31.6%)高于农村居民(23.6%);小学及以下学历者犹豫率(52.2%)高于中学和大学学历者;自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和较差者犹豫率均低于自评健康状况中等者(40.4%);对疫苗作用了解不多者犹豫率(40.2%)高于了解者(26.7%),其P值皆<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市居民(OR=1.469)、低学历(OR=2.800)、自评健康状况中等(OR=1.887)、对疫苗作用了解不多(OR=1.960)、认为疫苗不能有效避免新冠病毒(OR=2.733)、认为身体健康(OR=2.730)、认为国内风险不高(OR=4.749)、认为治疗手段完善(OR=2.652)、认为疫苗存在风险(OR=1.597)、担心疫苗副作用(OR=2.524)、担心疫苗是假冒伪劣或过期产品(OR=1.813)、担心疫苗接种人员操作不规范(OR=1.729)、难预约(OR=1.706)及易受到同事同学(OR=1.353)、家人(OR=1.451)、社交媒体(OR=1.383)疫苗犹豫的影响是导致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犹豫的危险因素(P值皆<0.05)。结论居民存在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犹豫的现象,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和健康教育来提升公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信心,增强公众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意识,提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 王志伟 陈璐 Lukatie 彭志丽 李铁钢 杨智聪 吕嘉春关键词:影响因素 2019-2023年广州市12320卫生热线数与人群流感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描述12320卫生热线的数量与流感活动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12320卫生热线数量与流感活动的相关性。方法从12320卫生热线平台导出2019-2023年所有数据,依据“流感”“感冒”“发热”“咳嗽”等关键词筛选出与流感相关的话务与工单。绘制话务和工单与流感病例数和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的时间序列图和散点图,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每周及每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话务中咨询类数量最多,投诉类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工单中投诉类占比最大。2023年流感发病数最高,2021年最低;ILI%在2022年最高(7.41%),在2019年最低(5.28%)。话务和工单数量的变化趋势与流感活动变化呈现较高的相似性。每月话务数量与流感病例数和ILI%均存在相关性(r=0.39、0.39,P均<0.01),每周话务数量与流感病例数和ILI%均存在相关性(r=0.34、0.32,P均<0.01)。无论是每月或是每周的工单数量均与流感病例数无相关性(P>0.05),而与ILI%存在相关性(r=0.53、0.43,P均<0.01)。将流感活动前后移动1个月、1周和2周,与12320卫生热线数的相关性均会减小甚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320卫生热线平台能起到公众沟通、风险沟通、舆论监测等作用,可以辅助进行实时的流感监测与分析,为完善流感预警系统提供科学基础。 王娟 陈志涛 王碧云 王德东 黄敏欢 吴迪 刘艳慧 王志伟关键词:流感 2007年度广州市星级宾馆客房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星级宾馆客房的卫生状况,提高客房内空气及公共用品用具的卫生质量。方法对广州市区内的35家星级宾馆的客房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及公共用品的消毒效果进行卫生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细菌学部分的检验结果与2002年度作比较。结果2007年度空气质量指标中合格率最低的是CO2,仅78.99,空气细菌数的合格率为80.36,公共用品用具中洁具类的合格率最高为98.13,2007年度的空气细菌数及公共用品用具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02年度。结论目前广州市星级宾馆客房的卫生状况较SARS发生前已有明显的改善,但仍应加强卫生管理工作。 王志伟 钟嶷 杨轶戬 江思力 王伟鸿关键词:星级宾馆 卫生质量 公共卫生硕士学生校外不同实践时长培养需求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 通过对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学生校外不同实践时长的专业实践培养教育现状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不同实践时长MPH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需求,为构建校外实践培养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月采用自编问卷对某校外实践基地全日制在读MPH的培养需求进行普查,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描述统计分析,选择方差分析对不同实践时长的实践培养需求进行统计检验。结果 本次共调查115人,调查结果显示,实践需求程度(F=3.463,P=0.019)、核心能力培养需求程度(F=3.469,P=0.019)和科研训练需求程度(F=3.576,P=0.016)在实践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实践时长的MPH课程基本需求的重要性认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3,P=0.399)。在课程需求程度维度中,只有课程内容需求中的“职业素养知识”在实践时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1,P=0.009)。结论 MPH培养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针对不同实践时长的MPH,科学构建实践培养体系,应根据MPH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特点设置不同实践时长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培养能力多样化的公共卫生专业型人才。 侯建荣 黄美婷 周梓峰 王大虎 王志伟 彭志丽关键词:公共卫生硕士 公共卫生人才 重大传染病防控背景下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人员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广州市、区级疾控机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人员基本情况、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量表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人员工作绩效得分进行差异分析,对组织支持感得分与工作绩效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629人,女性409人(65.02%),男性220人(34.98%),以30~49岁居多(54.53%);疾控人员组织支持感总体得分为(3.63±0.84)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绩效总体得分为(4.06±0.69)分,处于中高水平;不同年龄、学历、工龄、工作类别、婚姻情况、子女情况、已聘任岗位、编制情况、工作类型的人员工作绩效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工作支持、价值认同、利益关心维度得分与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80~0.681,均P<0.01);工作绩效得分与工龄(β'=0.180)、工作支持(β'=0.560)、利益关心(β'=0.155)得分呈正相关关系(调整后R2=0.496,P<0.001)。结论疾控机构人员组织支持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疾控机构人员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有直接预测作用。 周颖 王志伟 蔡文锋 郑红英 陈嘉敏 陈伟平 张嘉玮关键词:组织支持感 工作绩效 不同质控方式下被访者特征与电子问卷质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区居民新冠知识的网络调查 2024年 目的通过电子问卷来收集数据日趋普遍,针对电子问卷质量,分析两种不同质控方式的效果,并探讨被访者特征对电子问卷调查质量的影响,为后续制定电子问卷调查质控标准、提升网络问卷调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作答时间(过短则不合格)、质控问题(未选择指定选项则不合格)为标准衡量电子问卷质量,利用5135份社区居民新冠疫情相关知识的网络问卷调查,分析问卷中被访者特征对网络问卷质量的影响。结果以质控问题、作答时长单独为标准时,问卷合格率分别为67.6%和96.1%;两者联合质控的问卷合格率为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质控问题为标准时,女性(OR=1.26,95%CI=1.11~1.44)、文化程度高(本科及以上学历,OR=1.46,95%CI=1.15~1.85)者的问卷质量较高;以作答时间为标准时,文化程度高(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OR=0.12,95%CI=0.02~0.39)、学生(OR=0.43,95%CI=0.28~0.64)的问卷质量更低,而年龄更高者问卷质量越高(50岁以上,OR=19.33,95%CI=5.09~93.41)。结论作答时间和质控问题两种质控方法的问卷合格率不同、影响因素差别较大,说明仅使用一种质控方式的质控效果可能不够全面,应考虑结合多种质控方式、设置合理的质控标准。 尚萌琳 罗锐 彭志丽 王志伟 顾菁关键词:数据质量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