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 作品数:51 被引量:2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昆明市艾滋病防治项目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靛蓝二磺酸钠与蛋白质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 2013年
- 目的 建立测定微量蛋白质的共振光散射(RLS)分析方法。方法 在酸性介质中靛蓝二磺酸钠(IB)主要依靠静电作用在蛋白质表面聚集,其在414 nm处产生强烈的共振光散射信号,信号强度与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结果 该法对不同蛋白质的测定线性范围上限至少可达10.0 mg/L,检出限为38~107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6%,加标回收率在103%~108%,常见金属离子及氨基酸不干扰测定。结论 RLS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微量蛋白质的测定。
- 李怡廖斌苏晓梅
- 关键词:靛蓝二磺酸钠蛋白质
- 昆明市三类重点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昆明市吸毒人群、暗娼和MSM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结合2021-2022年昆明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对三类重点人群的丙肝防治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共调查2344人,其中吸毒人群654人、暗娼1282人、MSM 408人。丙肝防治总知识知晓率吸毒人群为60.2%、暗娼为85.6%、MSM为97.5%。吸毒人群的丙肝知识总知晓率明显低于暗娼(OR=3.938,95%CI:3.157~4.918)、MSM(OR=26.264,95%CI:13.755~50.148)。性别、文化程度是吸毒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其中相对于男性,女性知晓丙肝知识的概率更高(OR=19.423,95%CI:10.786~34.975);相对于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更高(OR=2.091,95%CI:1.245~3.512)。年龄、活动区域、丙肝既往检测史是暗娼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其中相对于<50岁,50岁及以上者知晓丙肝知识的概率更低(OR=0.233,95%CI:0.129~0.419);相对于郊县,在城区(OR=4.147,95%CI:2.547~6.752)和农业县(OR=3.573,95%CI:1.684~7.583)活动者更高;相对于有丙肝检测史的,既往未检测过(OR=0.370,95%CI:0.230~0.596)及不知道是否检测过(OR=0.035,95%CI:0.007~0.172)的更低。文化程度是MSM的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者知晓丙肝的概率更高(OR=9.048,95%CI:2.159~37.912)。结论昆明市MSM、暗娼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今后应针对吸毒人群,特别是男性,以及年龄偏高、文化层次较低的重点人群全面宣传丙肝的传播途径、治疗信息,加大筛查力度,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丙肝的感染和传播。
- 张婉筠李怡程晓藕马艳丽杨喻雯缪茜
-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知晓率
- 氯化物对测定硝酸盐氮的干扰探讨
- 2004年
- 董玉英李怡冉亚莉
- 关键词:氯化物硝酸盐氮生活饮用水
- 昆明HIV感染吸毒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CD4/CD8比值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吸毒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CD4/CD8比值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15—2016年云南省女子戒毒所和昆明市戒毒所吸毒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一对一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对抗体阳性者检测CD4^+、CD8^+T细胞数,比较不同HIV治疗史人群的免疫特点。结果共调查1 949人,HIV感染者130人,其中118人完成CD细胞计数检测,20.3%曾接受HIV抗病毒治疗。所有HIV阳性者中,CD4^+细胞中位数为284个/μL,CD4/CD8中位数为0.26,曾治疗与从未治疗者的CD4^+细胞中位数、CD4/CD8分布无统计学差异(Z=1015.500,P=0.452;Z=865.500,P=0.079)。从未治疗者较曾治疗者的年龄更小、外地户籍更多、开始吸毒晚,接受HIV干预服务比例更低。结论昆明市HIV感染吸毒者携带HIV病毒时间长,治疗比例低,免疫现状差。亟待进一步探索和制定高危人群监测与治疗高效衔接策略。
- 李婕李怡冯瑞琳梁军胡斌廖斌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吸毒者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
- 市售乳扇和乳饼中8种有害元素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对市售乳扇和乳饼样品中8种有害元素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某市部分区县具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及超市的乳扇和乳饼进行采样,并将样品通过石墨湿法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内标法定量,同时测定分析样品中砷(As)、铅(Pb)、汞(Hg)、镉(Cd)、铬(Cr)、硼(B)、铝(Al)、钡(Ba)8种有害元素。结果表明:市售乳扇和乳饼样品未受金属元素Hg和Cd的污染,受元素B、As、Ba及Pb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但乳扇样品被元素Al和Cr污染较严重,乳饼中Ba元素污染程度相对较高;乳扇和乳饼样品中普遍含有Cr、Ba和Pb元素,乳扇中元素污染程度大于乳饼,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乳扇和乳饼作坊的监管,规范生产工艺,严格把关污染环节,加强生产环节污染监管力度,确保此类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 陈俊秀李洁刘玲冉亚莉李怡李文廷
- 关键词:乳扇乳饼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食品安全
- 昆明市2018-2020年溯源出阳性接触者的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昆明市溯源出阳性接触者的HIV/AIDS患者基本特征,为制定适合于昆明市的溯源工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昆明市2018-2020年接受了HIV接触者溯源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HIV接触者检测信息等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溯源出阳性接触者的HIV/AIDS患者特征。[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患者更容易溯源出阳性接触者,女性患者的溯源检测阳性率是男性患者的1.445(1.018~2.053)倍(P<0.05);相较于昆明市内其他县(区)报告的患者,报告地区类别为本县(区)的患者更容易溯源出阳性接触者,昆明市内其他县(区)报告患者的溯源检测阳性率是本县(区)的0.621(0.422~0.914)倍(P<0.05);新报告患者更容易溯源出阳性接触者,新报告患者接触者的检测阳性率是既往患者的1.708(1.216~2.399)倍(P<0.05)。[结论]在溯源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患者、本地患者和新报告患者的重点关注,以高效发现潜在感染者。
- 何文捷廖斌洪彪李丽王晶莹梁军张潇文刘俊李怡
- 关键词:HIV/AIDS
- 昆明地区窖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董玉英冉亚莉李怡马景孚周帆邱俊沈庆辉徐月恒于东林
- 关键词:水质总硬度硫酸盐
- 昆明市HIV感染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原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对昆明市未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分析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HIV感染者治疗率及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截至2018年8月31日尚存活但未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和未治疗原因(包括对ART的认知、躯体因素、社会羞耻感、治疗服务可及性、对待疾病的态度等几个方面)。结果有效调查784例HIV感染者,其中,未治者537例(68.5%),脱失者247例(31.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途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未治疗原因主要是担心被暴露、药物副作用、自觉身体状况良好不需要治疗。未治疗组对治疗药物副作用的偏见率较高(P<0.05),其认为身体状况良好不需要治疗的比重(49.2%)高于脱失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失组的感染者,其社会羞耻感更强烈(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机构应加强ART效果宣传,引导感染者正确认识治疗的作用及意义,尤其是吸毒感染者,应该给予更多关注,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脱失;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引导公众减少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污名化,减轻社会羞耻,以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 李怡张潇文李丽刘俊梁军何文婕王晶莹洪彪廖斌
- 关键词: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
- 公共卫生视角下我国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 王晶莹李怡廖斌梁军
- 昆明市2527例MSM的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MSM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12月,动员昆明市辖区内MSM进行HIV抗体检测,收集人口学、行为学和血清学等信息,并运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27名MSM参与此次调查,并进行HIV检测。HIV阳性检出率为8.9%(224人),梅毒阳性检出率为3.3%(83/2523)。统计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最近3个月的男性性伴数、最近3个月及最近1次(3个月内)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情况、既往HIV检测,均是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不同特征的MSM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采取不同的模式,注重实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 张婉筠李丽李婕李怡吴文龙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