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丽

作品数:139 被引量:516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7篇藏药
  • 14篇镰形棘豆
  • 14篇藏医
  • 10篇血隆病
  • 8篇学成
  • 8篇离子
  • 8篇化学成分
  • 7篇电感耦合
  • 7篇电感耦合等离...
  • 7篇药渣
  • 7篇中药
  • 7篇木香
  • 6篇鼠尾
  • 6篇鼠尾草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土木香
  • 6篇土木香内酯
  • 6篇内酯
  • 6篇木香内酯

机构

  • 130篇青海大学
  • 29篇南京中医药大...
  • 12篇青海师范大学
  • 8篇首都师范大学
  • 7篇江苏省中药炮...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青海卫生职业...
  • 4篇青海省中医院
  • 3篇安徽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山东省中医药...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135篇童丽
  • 51篇热增才旦
  • 42篇李文渊
  • 22篇李永平
  • 19篇索南邓登
  • 17篇吴萍
  • 17篇杨芳
  • 13篇李福安
  • 12篇王津慧
  • 12篇蔡宝昌
  • 12篇袁冬平
  • 11篇陈湘宏
  • 9篇魏全嘉
  • 8篇利毛才让
  • 8篇杨欢
  • 8篇王栋
  • 7篇王海洁
  • 7篇徐达宇
  • 7篇德洛
  • 6篇杨光明

传媒

  • 1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1篇青海医学院学...
  • 8篇中国民族民间...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民族医药...
  • 6篇亚太传统医药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四川中医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药材
  • 3篇转化医学电子...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光谱实验室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4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藏药镰形棘豆中2′,4′-二羟基查耳酮的含量被引量:5
2009年
藏药镰形棘豆为豆科棘豆属植物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的干燥全草,藏药名为“莪大夏”,为《中国药典》1977年版和《藏药部颁标准》收载,该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生肌愈疮止血等功效,是藏医“三消炎药”之一。由于其突出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学者已对它进行了化学和药理等方面的研究。杨欢等从该药中分离出了查耳酮、二氢黄酮和异黄酮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楼成华杨欢蔡皓许惠琴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镰形棘豆
GC/MS法测定藏药蔓嘎挥发油化学成分
2008年
目的:分离鉴定出藏药蔓嘎(Kaempferia galangal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16%,主要为桂皮酸乙酯类化合物。结论:本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进一步阐释了藏药道地药材蔓嘎的内在质量。此实验结果为开发利用藏药蔓嘎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热增才旦利毛才让童丽李文渊王英锋
关键词:GC/MS挥发油化学成分
复方芎芪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复方芎芪胶囊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降压、降糖、调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芎芪胶囊,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糖、血压明显减低(P<0.05,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芎芪胶囊对代谢综合征具有降糖、降脂、降压作用,其机制与中医药整体调节作用有关。*
童丽吴萍魏全嘉李福安包天佑李朝辉徐达宇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探析现代科技手段在藏药渣驯的药性分析及炮制方法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藏药渣驯(brag-zhun)为藏医广泛应用的药物,具有解诸热的功效,用于治疗痛风病以及肝、肾、胃等热性疾病。本文以传统藏药药性理论为基础,对藏药渣驯的药性理论及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并引用了历代藏药学家对渣驯的文献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藏药渣驯药性分析及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索南邓登李先加童丽
关键词:药性
转化医学在慢性高原病中的应用
2018年
转化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主要目的是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可以应用于临床的产品与技术,并于近年广泛流行在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如何高效地将现有的实验室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是目前全世界科学家和医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转化医学理念及近年与慢性高原病相关的文献论述转化医学在慢性高原病中的应用,以期促进转化医学在慢性高原病方面的发展。
黄雅倩童丽李永平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
藏药研究中信息化技术的适用性探讨
2009年
探讨信息化技术在藏药研究中的应用。针对文献数据信息化系统、藏药服用指导信息化系统和药效评价信息化系统,根据藏药科学体系复杂的特点,以及藏药效应评价多靶点的特征,探讨藏药研究中信息化技术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童丽才让加
关键词:藏药信息化技术
藏药镰形棘豆药效学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藏药镰形棘豆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探讨该药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鸡蛋清致炎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观察藏药镰形棘豆的抗炎作用;采用扭体法观察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作用。结果:镰形棘豆对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童丽袁冬平李文渊热增才旦王海洁扎西东主
关键词:藏药镰形棘豆抗炎镇痛
GC测定藏药四味藏木香汤散中土木香内酯的含量
2009年
四味藏木香汤散系藏族验方,藏医典籍《四部医典》和《月王药诊》都有记载,由藏木香、悬钩木、宽筋藤、干姜组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功用解表、发汗;用于瘟病初期、流感初期、恶寒头痛、关节酸痛、
热增才旦童丽利毛才让李文渊王英峰
关键词:土木香内酯藏木香驱虫药(中药)藏药
藏药十五味黑药散治疗乙醇性胃溃疡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及体内实验验证,探讨十五味黑药散治疗乙醇性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SwissADME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十五味黑药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等数据库获得乙醇性GU疾病相关靶点,将二者靶点取交集,得到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交集靶点进行PPI及网络拓扑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的部分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十五味黑药散治疗乙醇性GU的有效成分400个、交集靶点162个。关键成分包括二氢荜茇明宁碱、芹菜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荜茇宁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ALB、SRC、P53、HSP90AA1及Bcl2等。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十五味黑药散可能通过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异生物质刺激的反应等治疗乙醇性GU。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十五味黑药散可能通过PI3K-Akt、MAPK、AGE/RAGE和HIF-1信号通路等治疗乙醇性GU。经十五味黑药散干预后,乙醇性GU小鼠溃疡指数和胃黏膜损伤均显著改善,血清中SOD、GSH水平显著提升,且MDA水平显著降低,胃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十五味黑药散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发挥治疗乙醇性GU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胃黏膜损伤。
何静童丽祁丽萍索南邓登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
藏药渣驯炮制前后X-射线衍射仪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渣驯的X-射线衍射仪分析共有模式,从而对渣驯进行鉴定、分析。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产地炮制前后的渣驯进行测定。结果:三种不同产地渣驯生品及其制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的拓扑规律与衍射特征标记峰值不一致。结论:首次建立了渣驯的X-射线衍射图谱,X-射线衍射技术鉴别渣驯药材是可行的。
童丽索南邓登程会云陈湘宏袁冬平杨芳
关键词:X-射线衍射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