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龙

作品数:51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建筑科学
  • 13篇水利工程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荷载
  • 7篇混凝土
  • 6篇沉降
  • 5篇地基
  • 5篇有限元
  • 5篇塑料套管混凝...
  • 5篇土桩
  • 5篇混凝土桩
  • 5篇荷载作用
  • 4篇循环荷载
  • 4篇载荷试验
  • 4篇施工方
  • 4篇施工方法
  • 4篇受力
  • 4篇受压
  • 4篇桩基
  • 4篇大坝
  • 3篇电站
  • 3篇载力
  • 3篇受力特性

机构

  • 46篇河海大学
  • 12篇浙江大学城市...
  • 3篇宁波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
  • 2篇浙江台州市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东华工程科技...
  • 1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嘉兴市交通工...
  • 1篇上海汇壹土木...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南通河海大学...
  • 1篇广东省交通规...

作者

  • 51篇陈龙
  • 27篇陈永辉
  • 13篇王新泉
  • 11篇齐昌广
  • 7篇顾冲时
  • 6篇陈庚
  • 4篇张世民
  • 4篇刘旭
  • 3篇孔纲强
  • 3篇章健
  • 3篇魏新江
  • 3篇左殿军
  • 3篇朱浩东
  • 3篇潘峰
  • 3篇章劼
  • 3篇刘安远
  • 3篇叶丰
  • 3篇陈胜
  • 3篇张健
  • 2篇李婷婷

传媒

  • 3篇水利学报
  • 3篇水电自动化与...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公路
  • 2篇河海大学学报...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岩土力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施工技术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混凝土
  • 1篇工程力学
  • 1篇河南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步真空预压法处理超软土的室内试验及机理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真空预压处理超软地基过程中出现的排水板滤膜外土颗粒聚集现象,提出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一种新型真空预压方式——异步真空预压法。该法对相邻的竖向排水体在同一时间下施加不同的真空度,实现对超软土的异步真空吸水预压,缓解因土颗粒单向迁移造成排水体滤膜及膜外土体的淤堵。通过室内试验发现,真空度调节对真空预压的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同时,异步吸水真空预压排水量是常规真空预压的1.1倍,效果优于常规真空预压;通过对异步真空预压法的机理分析,认为异步真空预压法可保持零速面移动范围内的细颗粒含量,防止细颗粒的过量迁移,有助于缓解超软土的固结排水中的淤堵问题。
陈庚陈永辉彭中浩陈龙王波
关键词:吹填淤泥
硬壳层对管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为研究就地固化硬壳层对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影响,以绍兴钱滨线泥浆池路段为背景,开展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路堤荷载作用下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和变形;从桩-土应力比的角度,着重探讨硬壳层对桩基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路堤高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桩帽宽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等设计参数对桩-土应力比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硬壳层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桩基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就地固化硬壳层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地表以下5~6 m处,区别于传统桩基复合地基的土体水平位移沿深度逐渐降低的规律;桩-土应力比在23~37,高于传统桩基复合地基.
陈永辉韩丹丹孔纲强陈龙陈庚
关键词:道路工程预应力管桩桩-土应力比
竖向静载荷试验桩头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载荷试验桩头处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装置包括承压板,在承压板的上方安装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承压板的下方通过调平装置安装桩头承压套箍,在承压板上千斤顶的两侧对称布置水平仪,千斤顶的上方设有荷重传感器,荷重传感...
王新泉魏新江张世民陈永辉章劼刘安远齐昌广陈龙章健朱浩东潘峰叶丰
碾压混凝土坝补强加固前后坝基扬压力变化规律解析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分析碾压混凝土坝补强加固前后坝基扬压力变化性态,建立了自适应监控模型,以分析补强加固前后各影响因子对坝基扬压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补强加固效果明显,降低了坝基扬压力,改善了坝基渗流性态。
陈晶顾冲时陈龙
关键词:补强加固扬压力自适应模型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密封垫防水耐久性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为研究盾构管片接缝橡胶密封垫的防水耐久性,开展了橡胶密封垫水热加速老化试验,并对老化后试样进行拉伸力学性能试验、试样表面电镜扫描与长期防水性能试验,分析了橡胶垫表面微观尺度下的防水失效机理;采用橡胶密封垫极限防水压力为耐久性评价指标,结合基于Arrhenius方程的p-T-t数学模型,推导了橡胶密封垫长期防水性能折减系数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老化后橡胶密封垫表面接触状况的恶化和橡胶材料的硬化,加速了橡胶密封垫接触面间渗漏通道的形成;橡胶密封垫防水性能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但下降速度逐渐减小。采用提出的防水性能预测公式对广东榕江-关埠引水工程盾构隧洞实际使用的橡胶密封垫的耐久性进行了预测,预测服役100 a后的老化系数为0.390,结果相对于仅考虑橡胶材料力学性能时的预测结果偏小12.36%,对原设计使用期内频繁出现的渗漏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与更准确的寿命预测。
王媛周峰陈龙陈龙
关键词:盾构隧道接缝防水橡胶密封垫耐久性预测
海域扩宽公路的变形特征及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扩宽工程日益增多,然而针对海域公路这一特殊工况下道路扩宽的报道及研究尚少。本文以海域公路拓宽为背景,结合数值分析,研究了原有路堤和拓宽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并在原有地基不同固结度条件下的新路堤拼宽变形及稳定予以分析,结果表明: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软土浅层,新路堤下土体侧向位移均向外侧,地基土的侧向挤出是导致原有路堤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在拓宽荷载作用下,在新旧路堤结合面及其附近会产生过大的剪应力,同时地基内超静孔压分布表明路堤结合部的稳定性最差;原有地基的固结情况对拼宽路段的工后沉降及边坡稳定影响较大,但当固结度达到95%后其影响降低,建议原有地基固结度达到95%时进行道路拼宽作业。
陈庚王波陈永辉陈龙赵子荣
关键词:深厚软基固结度
流态固化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与应用研究
2025年
深基坑、管廊肥槽、桥涵台背等工程常需要进行回填作业,流态固化土由于其自密实、自流平、自硬化的优势,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具备替代传统碾压夯实回填材料的潜力。本文依托宁波西洪大桥某管廊回填工程,研究了不同固化剂配比下流态固化土的无侧限强度、渗透系数、压缩特性与流动特性,并且结合现场试验探讨了其工程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减水剂组流态固化土的强度、渗透性等服役性能指标与施工和易性均显著提升。9%水泥掺量+1%膨胀剂+0.5%减水剂试样相较9%水泥掺量+1%膨胀剂试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由0.79 MPa提升到1.36 MPa,上升了72%,渗透系数下降了20.6%,压缩模量提升了25.7%;该配比的拌合后含水率为64.6%,拥有180 mm的坍落度。减水剂能有效增加固化土中的水化产物总量,形成网状络合结构链接内部土颗粒,具备良好的支撑效应,提高胶凝材料的聚合度,保证其内部结构更为致密。现场试验发现,流态固化土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0.61 MPa,抗渗性能大幅提高,但较试验室数据性能损失近50%。
王明刘振忠薛泽叶梓陈龙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回填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拓展工艺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在现场施工中明显的扩孔效应和前期承载力发挥不足等问题,开展了TC桩拓展新工艺试验研究。介绍了TC桩管外注浆、塑料套管粒料注浆和塑料套管壁外管内注浆施工工艺,针对各类桩型开展了28 d单桩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并通过埋设钢筋应力计的形式研究了管外注浆TC桩与普通TC桩在荷载传递机制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管外注浆新型工艺能有效地增加TC桩的前期承载能力,相对于普通TC桩,28 d单桩承载力提高了117%。塑料套管壁外管内注浆TC桩相对于普通TC桩,28 d单桩承载力提高了50%。粒料注浆能够有效避免TC桩在挤土压力作用下出现爆管的情况。
刘旭陈永辉陈龙赵子荣李行
关键词:承载力
立体排水-电极联合体处理高含水率废弃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高含水率废弃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超软土加固的可回收立体排水-电极联合体,并根据立体排水-电极联合体空间布置情况,试验设计从过程中排水量、含水率与抗剪强度、沉降变化、电势分布、电流变化以及能耗情况出发,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土体电渗固结性状,结果表明:(1)立体排水-电极联合体增加了横向排水通道之后,缩短了排水固结路径,使土体中部维持着一个较高的电势水平,相对于传统竖向电极排水量最大提高38%;(2)增加横向排水体后抗剪强度单层式与双层式联合体分别提高3.0倍和1.5倍,且土体强度更加均匀;(3)引入了统一能耗系数概念,增加横向排水体后能耗系数从0.163降低到0.154,体现了立体排水-电极联合体的优越性。
王加勇陈庚陈永辉陈龙
关键词:电渗排水量
固废基人工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025年
基于水热固化技术,以淤泥、电石渣、硼泥等固废为原料来制备固废基人工骨料,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运用于混凝土制备;分析人工骨料的水热固化微观机理及基本指标,探讨人工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人工骨料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并运用于混凝土具有可行性;当人工骨料替代率为25%、饱和度为100%时,水灰比(m_(W)/m_(C))为0.55、0.40人工骨料混凝土28 d时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32.0、38.3 MPa;人工骨料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促进水化进程,当人工骨料替代率为100%时,m_(W)/m_(C)为0.40混凝土的28 d自收缩率降低了约74%.
韩丹丹陈永辉孔纲强陈庚陈龙
关键词:人工骨料抗压强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