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龙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海带
  • 1篇悬链
  • 1篇悬链线
  • 1篇悬链线理论
  • 1篇隐私
  • 1篇隐私保护
  • 1篇数据共享
  • 1篇数控
  • 1篇数控车
  • 1篇数控车床
  • 1篇误差源
  • 1篇内球面
  • 1篇基因
  • 1篇夹具
  • 1篇合约
  • 1篇补偿技术
  • 1篇车床
  • 1篇区块链

机构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李华龙
  • 3篇李哲
  • 3篇王小强
  • 2篇苏兴旺
  • 2篇孙志超
  • 1篇王宇锐
  • 1篇汤剑

传媒

  • 3篇工程设计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带条自动上料机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前对于形状和尺寸均确定的刚体的自动上料已有成熟技术,但对于柔性物体的自动上料尚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针对具有高度柔性的海带条设计了海带条自动上料机.该机采用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包括绕水平轴间歇回转180°的转台和在转台上对称布置的2对用于夹持海带条的专用夹具.通过对海带条相对尼龙的摩擦系数、海带条在自重作用下弯曲与伸出长度关系的规律、海带条强度等实验得到了海带条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设计并制造出对厚度范围在0.5~1.5mm的海带条有足够夹持力且同时可以顺利被拉出的专用夹具,完成海带条自动上料机的机械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对该机的试运行,证明研制的海带条自动上料机满足了海带打结机自动上料的要求.
李哲王小强李华龙苏兴旺孙志超
关键词:夹具
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基因数据共享平台研究
传统的基因数据共享模式是以基因组学公司为中心,用户需要向基因组学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并提供DNA样本,基因组学公司对DNA样本进行检测之后会得到基因数据以及一份基因分析报告,用户仅获得基因分析报告,而基因组学公司拥有基因数...
李华龙
关键词:隐私保护区块链
文献传递
基于悬链线理论的海带打结原理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机械化海带打结是当今未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研制的海带打结机难以达到产业化要求的99%的打结成功率.为了研究海带打结机的海带成结原理并提高海带打结成功率,利用悬链线理论对海带打结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海带线的悬链线数学模型,提出了端点等高、端点不等高和受到端点外其他约束等各种悬链线方程的解法,分析了海带线打结过程中4个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通过将海带线在4种状态下的空间曲线向指定平面投影的方法研究了打结原理,结果表明海带线符合扭转打结法的条件,证明了此种海带打结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提高海带打结机打结成功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李哲王宇锐汤剑李华龙王小强
关键词:海带悬链线
进给系统刚度对内球面车削的误差影响研究
2012年
针对目前半闭环车床加工内球面精度低、误差大的现状,研究进给系统刚度对加工误差的影响并提高内球面的加工精度.利用赫兹接触理论对进给系统刚度进行分析,建立了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半闭环车床加工内球面的工艺过程,并推导了切削曲面过程中进给系统受力状况,给出了误差表达式.通过对加工误差模型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进给系统刚度所产生的加工误差与刀位点和母线圆弧形状有关,所产生的误差可通过增发运动脉冲补偿.提出了一种引进补偿机制的插补运算方法,为提高内球面加工精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李哲李华龙王小强孙志超苏兴旺
关键词:内球面
数控车床研制及其进给刚度误差源的一种加工补偿技术
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主要部件是滚珠丝杠,其结构特点及安装形式决定了进给系统传动刚度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床的加工精度,半闭环车床由于缺少光栅尺等位置检测装置,因此进给系统刚度引起的加工误差会更明显。研究进给系统刚度产...
李华龙
关键词:补偿技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