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作品数:34 被引量:28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经济管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甘肃省用能特点及电能替代潜力用户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在电能替代的背景下,甘肃省存在着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为促进甘肃省新能源的消纳,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电能替代战略,可以解决弃风弃光的难题。通过分析甘肃省用户用能的结构、特点以及用户用能的趋势,明确了电能替代的潜力用户,为甘肃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提供参考。 刘俊 徐辉 刘亚平 宋栋 庞越侠关键词:电能替代 基于改进梯度校正法的短路电流在线实时计算 被引量:11 2007年 高压断路器智能操作的实现,关键问题之一是要在给断路器发出开断信号前实时、快速获取短路电流的基波准确参数。为了减少计算短路电流参数所需要的时间,应用了改进的梯度校正法,在在线情况下,利用三个不同的采样起点不断地加入新数据,对短路电流的参数进行实时地校正,以消除短路电流直流分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取短路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和初始短路相位角为研究对象来验证本文算法,仿真表明,在40dB噪声下,该算法能够在短路发生后18ms准确地计算出短路电流的基波分量参数,基本符合智能操作的要求。 刘俊 马志瀛 闫静 涂煜 栾乐关键词:短路电流 实时性 参数辨识 智能操作 变压器式可控并联高压电抗器的稳态建模 被引量:7 2018年 详细讨论了变压器式可控并联高压电抗器(CSRT)的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CSRT各低压控制绕组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SRT等值阻抗的稳态数学模型,该模型仅含有实验易获取的变压器漏抗参数。利用本文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某变压器式可控并联高压电抗器等值电抗与触发角、控制绕组数的定量表达关系,验证了CSRT电抗可连续调节的特性。另外,从实际超高压电网的可控高抗工程应用角度,分析了特殊故障引起安控动作之后轻载运行电压高的问题,并研究了可控高抗投入对系统母线电压水平和关键断面传输功率的影响。 柯贤波 孙骁强 程林 刘俊关键词:数学模型 等值电抗 传输功率 模型-数据融合驱动的频率稳定智能增强判别方法 2025年 经典低阶频率响应模型可快速计算各项频率指标,但由于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扰动类型多样,运行方式复杂多变,难以准确获取系统参数和扰动功率大小,同时模型本身线性化会引起较大误差,导致频率预测值和实际值存在较大差异。为使频率响应模型适应实际应用场景中高精度的要求,该文提出了模型-数据融合驱动的频率稳定智能增强判别方法(model-data driven intelligent enhanced method for frequency stability discrimination,MD-IEFSD),利用扰动初期频率响应数据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辨识,建立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CNN-Attention频率参数预测模型,构建了融合参数预测误差和频率响应曲线预测误差的损失函数,引入了参数的敏感性和学习速率的分析,实现了频率稳定性的准确判别。最后以中国电科院万节点测试系统为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吕昊 陈锦辉 杜友田 徐式蕴 李宗翰 傅太国屹 刘俊关键词:频率稳定 参数辨识 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改进梯度校正法的短路电流在线实时计算 高压断路器智能操作的实现,关键问题之一是要在给断路器发出开断信号前实时、快速获取短路电流的基波的准确参数。为了减少计算短路电流参数所需要的时间,应用了改进的梯度校正法,在在线情况下,利用三个不同的采样起点不断地加入新数据... 刘俊 马志瀛 闫静 涂煜 栾乐关键词:短路电流 实时性 参数辨识 智能操作 文献传递 基于多尺度图注意力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2025年 已有基于图深度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的拓扑结构特征,但对电网拓扑结构图中多尺度子图间的信息传递特性没有进行有效建模,导致判稳模型对电网局部与全局动态耦合关系的捕捉不足,降低了模型在复杂扰动下的判稳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子图信息传递过程的功角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提出并构建了一种k阶图注意力网络,以不同尺度的电网拓扑子图作为图深度学习中特征提取的基本单元。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为特征聚合分配自适应权重,以挖掘实际电网中不同细粒度区域之间的特性。最后,通过CEPRI-TAS-173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傅太国屹 杜友田 吕昊 李宗翰 刘俊关键词:暂态稳定评估 国内外智能电网统计指标体系现状与构建方法初探 被引量:3 2011年 介绍了美国、欧洲智能电网统计指标体系建设情况,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采用系统分析法,提出了智能电网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思路与体系构建原则,以及初步的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黄晨宏 许唐云 刘俊 刘召杰 吕征宇关键词:统计指标 智能电网 指标体系 基于μ综合鲁棒控制的微电网频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多种分布式发电、储能和负荷构成的微电网应用越来越广。鉴于微电网中的微电源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传统大电网的调频控制方法很难直接适用于微电网的频率控制。考虑孤岛模式运行下的微电网,采用微电网对等控制中的下垂控制思想,考虑系统的结构型不确定性干扰,构建了微电网动态频率响应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μ综合鲁棒控制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微电网的鲁棒频率控制方法,以提高微电网的动态频率特性。最后对微电网的频率响应进行时域仿真,与传统PI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并研究了加权函数的选取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μ综合鲁棒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微电网频率控制的性能。 赵晓民 王铭飞 庞素敏 韩国辉 朱龙洋 刘俊关键词:微电网 鲁棒控制 Μ综合 采用FJPD互信息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预测特征选择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广域测量系统和模式识别技术的日趋发展,为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预测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基础,但传统基于机器学习的暂态稳定性预测对输入特征的选择和分析仍考虑不足。通过对系统暂态过程的分析,研究各轨迹变量与暂态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综合考虑数据采集时间和学习机的精度,提取故障完全切除后5个周期内节点电压幅值和发电机功角、转子转速轨迹作为学习机的输入。进而提出一种适合轨迹变量特征分析的特征联合概率分布(FJPD)互信息计算方法,利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原则对学习机的输入特征进行选取,实现数据的降维、减少计算量、保持预测精度,并保留特征的物理意义。对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样本进行学习机的训练和测试,验证了提出的基于FJPD互信息的mRMR方法对轨迹特征选择的有效性。 刘俊 王旭 孙惠文 牛拴保 张振宇运行方式对过网网损率影响的分析 2007年 南通送长兴岛经崇明中双港存在过网电量,按照《崇明、长兴地区购售电量的结算方法》,江苏海门站送崇明中双港站的220kV网损率暂定为1.7%。由于网损率的制定在长兴岛长兴站投运之前,在网损率制定过程中未考虑长兴站的负荷及崇明电网送中双港运行方式对网损的影响,1·7%是否合理,需要验证。通过考虑负荷、运行方式对网损率的影响,重新计算后得出南通送长兴岛长兴站的网损率为1.525%。 刘俊关键词:网损率 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