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洁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织物
  • 5篇棉织
  • 5篇棉织物
  • 3篇水性
  • 3篇水性聚氨酯
  • 3篇丝光
  • 3篇中性纤维素酶
  • 3篇纤维
  • 3篇纤维素酶整理
  • 3篇酶整理
  • 3篇聚氨酯
  • 2篇对丝
  • 2篇牦牛绒
  • 2篇脱色
  • 1篇涤纶
  • 1篇涤纶针织物
  • 1篇电磁波屏蔽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断裂伸长
  • 1篇断裂伸长率

机构

  • 1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闽南理工学院

作者

  • 11篇孙洁
  • 8篇贺江平
  • 3篇赵建华
  • 2篇贾明静
  • 2篇翟锐根
  • 2篇郭蓉如
  • 1篇梁金山
  • 1篇李志伟
  • 1篇刘毅

传媒

  • 3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印染助剂
  • 1篇金属世界
  • 1篇毛纺科技
  • 1篇染整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性纤维素酶整理对丝光棉织物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后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了酶用量、pH、整理温度和时间对织物失重率、顶破强力、硬挺度及抗起毛起球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2.0%(omf),pH=7.5,整理温度50℃,整理时间5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整理的丝光棉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顶破强力控制在220 N以上.
孙洁贺江平翟锐根赵建华
关键词:中性纤维素酶
牦牛绒的氧化-还原法剥色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金属盐预媒处理后的牦牛绒进行氧化漂白和还原处理的变量(脱色时间、处理液浓度和脱色温度)的分析,讨论工艺变量对白度、碱溶解度、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并运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牦牛绒还原-氧化脱色的较佳工艺条件。
孙洁贺江平郭蓉如
关键词:牦牛绒白度碱溶解度断裂伸长率
涤纶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工艺优化及性能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探讨涤纶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的优化工艺及整理后织物性能的改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涤纶针织物染色后的吸湿快干整理工艺为:吸湿快干整理剂TWSOFT HS-TC用量为3%,整理温度为130℃,整理时间为30min,整理浴pH值为6.5.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的涤纶针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吸湿快干性能显著的提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对织物色光的影响较小,且耐洗性能优异.
孙洁李志伟贺江平
关键词:吸湿快干涤纶针织物
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针对活性染料染制的纯棉织物湿摩擦牢度较低的缺点,本课题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记为PEG-1000和分子量为1000的聚丙二醇记为PPG-1000)、2,2-二羟甲基丙酸(...
孙洁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活性染料棉织物改性
中性纤维素酶整理对丝光棉织物性能影响的研究
研究了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后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了酶用量、pH、整理温度和时间对织物失重率、顶破强力、硬挺度及抗起毛起球性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2.0%(omf),pH=7.5,整理温度50...
孙洁贺江平翟锐根赵建华
关键词:中性纤维素酶性能试验
轧制程度如何改变纯锡的晶粒结构与强度韧性?
2025年
纯锡因其优异的塑性和低熔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和焊接领域。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轧制变形量(即压薄程度)对纯锡内部晶粒结构和硬度、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高纯度铸态纯锡,在室温下通过轧机施加3种不同的变形量(17.6%,35.3%,52.9%)。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详细观察了轧制后晶粒的尺寸、形态和取向变化;同时使用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测量了材料的硬度和拉伸性能(强度和延伸率)。主要研究发现:(1)晶粒显著细化: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纯锡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过程。这个过程如同材料的“自我重组”,导致原始粗大的晶粒被破碎并转变为细小的新晶粒。变形量越大,动态再结晶越充分,晶粒细化效果越显著。在52.9%变形量下,组织几乎完全由细小均匀的再结晶晶粒组成。(2)硬度与强度下降:与未轧制的铸态纯锡相比,即使经过17.6%的轧制,纯锡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也出现下降。并且,变形量越大,硬度降低得越多。这种“软化”现象主要是由于动态再结晶过程消耗了晶粒内部的位错等缺陷(这些缺陷通常是材料硬化和强化的来源)。(3)塑性变化复杂:在较低变形量(17.6%)下,纯锡的拉伸应变(塑性变形能力)略有提升,可能与部分细化的晶粒有关。然而,当变形量继续增大(35.3%和52.9%)时,拉伸应变反而下降,材料断裂时表现出脆性特征。这是因为较大的塑性变形导致材料内部产生了应力集中区域,降低了其整体塑性变形能力。因此轧制加工能有效细化纯锡的晶粒,但同时会显著降低其硬度和强度。虽然轻微轧制可能略微改善塑性,但过大的变形量反而会损害其韧性,使其更容易脆断。理解轧制变形量与纯锡组织性能之间的这种关联,对于优化其加工工艺和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封志斌李博新孙洁刘毅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力学性能
水性聚氨酯对棉织物抗皱整理配方的优化被引量:7
2011年
将自制的纯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和聚酯/聚醚混合型的水性聚氨酯整理剂分别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水洗.结果表明,聚酯/聚醚混合型的整理剂抗皱效果明显好于纯聚酯型的整理剂.其最优水性聚氨酯整理配方为:聚酯多元醇分子量1 000,聚酯/聚醚比例为3∶2,R值2.2,DMPA用量4.5%.
孙洁贺江平贾明静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抗皱整理棉织物
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工艺的确定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后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酶用量、pH值、整理温度和时间对织物失重率、顶破强力、硬挺度及抗起毛起球性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中性纤维素酶整理丝光棉织物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2%(o.w.f),pH值为7.5,整理温度50℃,整理时间5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整理的丝光棉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顶破强力控制在220N以上,仍能保持织物应有的使用性能.
孙洁贺江平梁金山赵建华
关键词:中性纤维素酶
空心微珠表面金属化研究及其多功能织物开发
空心微珠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粒材料。作为一种价廉质轻的芯材,空心微珠具有许多优点,它无毒、自润滑、分散性和流动性好,导热系数小、保温、电绝缘、隔音、稳定性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物理、化学、...
孙洁
关键词:空心微珠化学镀电磁波屏蔽热防护织物
文献传递
牦牛绒氧化-还原法脱色工艺被引量:9
2012年
对金属盐预媒处理后的牦牛绒进行氧化漂白和还原处理二步法脱色,讨论工艺变量(处理液用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牦牛绒白度、碱溶解度、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并运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牦牛绒氧化-还原法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用量的增加,脱色温度的升高,脱色时间的延长,脱色后的牦牛绒白度增加,但碱溶解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降低。氧化漂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30%H2O2质量浓度20 g/L,漂白温度50℃,漂白时间45 min;还原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1.5 g/L,还原温度50℃,还原时间60 min。经优化工艺脱色后的牦牛绒,白度达到32.6%,碱溶解度30.82%,断裂强力4.44 cN,断裂伸长率26.4%。
孙洁贺江平郭蓉如
关键词:牦牛绒脱色漂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