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园

作品数:34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淋巴
  • 15篇儿童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10篇急性
  • 7篇淋巴瘤
  • 7篇淋巴细胞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患儿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蛋白
  • 5篇水疱
  • 5篇基因
  • 5篇儿童急性
  • 4篇水疱病
  • 4篇种痘
  • 4篇肿瘤

机构

  • 3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34篇张园
  • 26篇徐学聚
  • 16篇刘玉峰
  • 8篇盛光耀
  • 7篇叶放蕾
  • 6篇王乐
  • 6篇吴爽
  • 6篇王颖超
  • 5篇周令
  • 5篇朱晓丹
  • 5篇李玲
  • 3篇杨成胜
  • 3篇邹湘
  • 3篇方营旗
  • 3篇李欢欢
  • 3篇李红敏
  • 3篇陈佩佩
  • 3篇闵燕平
  • 2篇李欢
  • 2篇董南南

传媒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临床研究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鼓室成形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鼓室成形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ation,ETBD)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AO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AOM伴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鼓室成形联合ETBD患者22例为实验组,单独行鼓室成形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2年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及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气导听阈、ABG及ET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气导听阈和ABG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实验组术后ETS高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组间数据对比:术后6个月两组间气导听阈和ABG无统计学差异(P>0.05),ETS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间气导听阈、ABG及ETS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室成形术可显著提高AOM患者的术后听力,联合ETBD不仅可有效改善咽鼓管功能,且长期随访听力改善效果更佳,可作为AOM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李红敏王朋飞朱晓丹李玲张园王乐叶放蕾
关键词:粘连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
儿童原发性恶性颅外生殖细胞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恶性颅外生殖细胞肿瘤(MGCT)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并治疗MGCT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复发的高危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统计其总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率(EFS)。结果共109例MGCT患儿,5年的OS率、EFS率分别为(91.3±2.8)%、(86.5±3.4)%;复发率为12.8%,主要的复发部位为骶尾部(9/14)。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在发病部位(χ^(2)=18.45,P<0.01)、COG分期(χ^(2)=11.32,P<0.01)、是否转移(χ^(2)=12.80,P<0.01)、肝转移(χ^(2)=15.29,P<0.01)和肺转移(χ^(2)=9.57,P<0.001)等方面存在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示骶尾部为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组的OS(59.1±1.4)%低于未复发组(95.7±2.1)%;未完整切除肿瘤组的OS(65.8±1.4)%低于完整切除组(94.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未完整切除肿瘤的MGCT患儿预后差,骶尾部为MGCT患儿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华张园吴爽闵燕平刘玉峰徐学聚
关键词:复发
儿童动脉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结局分析
背景与目的:脑卒中是儿童重要的致死、致残的原因,并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来的研究发现并证实了一些危险因素和儿童脑卒中的关系。对儿童脑卒中病因的深入了解,是阻止和干预并最终减少脑卒中带来的身体、精神、经...
张园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儿童
ALL患儿化疗过程中合并溶血2例并文献复习
本文结合病例,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并发溶血性贫血的发病过程、诊断标准以及临床治疗进行了阐述。
张园徐学聚杨成胜王颖超方营旗邹湘刘玉峰盛光耀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传递
人婆罗双树样基因及其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
2013年
目的研究人婆罗双树样基因(SALL4)mRNA及其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的单核细胞进行SALL4 mRNA表达测定,运用ELISA法同步检测患儿血清中SALL4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AL组与对照组之间SALL4 mRNA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ALL和T—ALL之间的SALL4 mRNA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LL与ANL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ALL组、T-ALL组、AN—LL组、正常对照组的SALL4蛋白表达量均数分别为:136±17、33±23、151±64、55±16。③各组中的SALL4 mRNA和外周血清中的SALL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31,P〈0.01)。结论儿童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存在SALIA基因的异常高表达,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ALL4基因参与了儿童AL的发病。儿童AL中,SALL4mRNA及其蛋白在B—ALL和ANLL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而在T—ALL和健康对照中不表达,提示儿童AL中B—ALL和T—ALL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而B—ALL和ANLL可能存在同样的发病机制。
吴爽徐学聚杨成胜张园刘玉峰盛光耀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circZNF609靶向miR-153调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和凋亡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circZNF609靶向miR-153调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瘤组织50例,选取同期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反应性增生的正常淋巴结组织30例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和对照组织中circZNF609的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9细胞分为Control组(空白对照)、si-con组(转染siRNA control)、si-ZNF609组(转染circZNF609 siRNA)、si-ZNF609+Anti-NC组(共转染circZNF609 siRNA和inhibitor control)和si-ZNF609+Anti-miR-153组(共转染circZNF609 siRNA和miR-153 inhibitor)。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caspase-3、cyclin D1、p21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circZNF609与miR-153的关系。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circZNF609的表达水平(1.44±0.22)高于对照组(0.37±0.12,P<0.001)。si-ZNF609组细胞存活率[(51.74±6.39)%]低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100.00±10.23)%和(99.64±11.67)%,均P<0.001],G0/G1期细胞比例[(63.25±4.11)%]高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48.62±4.32)%和(47.12±3.20)%,均P<0.001],细胞凋亡率[(13.36±1.42)%]高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3.65±0.47)%和(3.84±0.62)%,均P<0.001],C-caspase-3、p2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5±0.09和0.90±0.08)高于Control组(分别为0.38±0.04和0.65±0.07)和si-con组(分别为0.39±0.05和0.66±0.05,均P<0.001),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0.40±0.03)低于Control组和si-con组(分别为0.52±0.06和0.53±0.04,均P<0.001)。circZNF609和miR-153互为靶向关系。si-ZNF609+Anti-miR-153组细胞存活率[(169.92±13.25)%]高于si-ZNF609+Anti-NC组[(100.00±9.68)%,P<0.001],细胞G0/G1期比例[(52.01±3.62)%]和凋亡率[(8.20±0.87)%]低于si-ZNF609+Anti-NC组[分别为(64.51±5.17)%和(14.03±1.17)%,均P<0.001],C-caspase-3、p21蛋白表达
杨成胜娄莹可秋萍徐学聚张园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凋亡
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Beclin1、LC3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FN)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0例(ALL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16例(AML组),另取同时期健康儿童16例(对照组)。取各组骨髓液制备BMMNC,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BMMNC中的TfR、FN、Beclin1、LC3 mRN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TfR、FN分别与Beclin1、LC3的关系。结果 ALL组BMMNC中TfR、FN、Beclin1、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均<0.01)。AML组BMMNC中Beclin1、LC3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低(P均<0.01),TfR、FN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均<0.01)。在ALL组、AML组及对照组,TfR与Beclin1、LC3表达均呈负相关(P均<0.05),FN与Beclin1、LC3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TfR、FN在急性白血病患儿BMMNC中表达升高;Beclin1、LC3在ALL中表达增高,而在AML中表达下降;随着自噬活性的增强,TfR表达下调、FN表达上调。
姚凤丹徐学聚穆慢慢张园闵燕平董南南张婉妍
关键词: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p-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儿科血液病区收治的ALL患儿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所有患儿确诊后均进行正规化疗,其中完全缓解56例(缓解组),复发12例(复发组)。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46名作为对照组。测定ALL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复发后及对照组儿童外周血p-Hcy、hs-CRP、LDH和TSGF。结果缓解组化疗前和缓解后p-Hcy、hs-CRP、LDH和TSGF高于对照组,且缓解后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5)。复发组复发后各项指标高于缓解组缓解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缓解组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化疗前p-Hcy与TSGF呈正相关(r=0.72,P<0.05),p-Hcy与LDH呈正相关(r=0.82,P<0.01),p-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动态监测外周血中p-Hcy、LDH、hs-CRP及TSGF的表达,于明确儿童ALL化疗疗效及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园徐学聚杨成胜王颖超方营旗邹湘刘玉峰盛光耀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以颅内外并发症首诊的中耳胆脂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以颅内外并发症首诊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4例因颅内外并发症首诊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病历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中耳胆脂瘤颅内外并发症患者,包括单项并发症203例,2项并发症34例,3项以上并发症7例。其中迷路炎186例次,周围性面瘫41例次,耳周脓肿27例次,脑膜炎12例次,脑脓肿10例次,乙状窦病变7例次,硬膜外脓肿6例次,脑积水4例次。结论:中耳胆脂瘤的骨质破坏性可导致颅内外并发症,颅外并发症以迷路炎发病率最高,以头晕症状就诊的中耳炎患者需要警惕;其次为周围性面瘫,越早行面神经减压术,面瘫症状恢复越好。颅内并发症中脑脓肿较为多见,脑脓肿致死率最高,临床医生应警惕耳源性脑脓肿,耳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应协同、充分评估患者中耳病变和脑脓肿,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李红敏朱晓丹王乐张园李玲王朋飞叶放蕾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颅外并发症颅内并发症
儿童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例报告被引量:3
2013年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EBV)感染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LP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种痘水疱病(HV)样皮疹、合并多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疾病。本病极为罕见,与EBV感染密切相关,预后较典型HV差,易与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HVLL)混淆。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因四肢、臀部反复皮疹5年,加重伴发热4个.
徐学聚周令张园刘玉峰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EB病毒感染反复皮疹EBV感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